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迴轉半徑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科技術語。

歷史名詞是歷史上曾出現的事件及事物的名稱[1],例如「禪讓」,傳說古代實行舉薦賢能之人為首領繼承人的一種制度,據文獻記獻:有堯舉舜、舜舉禹[2]、禹先舉皋陶、皋陶死禹又舉益等歷史故事。

目錄

名詞解釋

迴轉半徑(迴轉半徑)一般指慣性半徑

慣性半徑(radius of gyration)又稱迴轉半徑,是指物體微分質量假設的集中點到轉動軸間的距離,其值為任一截面對某軸的慣性矩除以該截面面積所得商的平方根值,它的大小也等於轉動慣量除總質量後再開平方。物體在轉動時對慣性的度量稱轉動慣量,它的大小等於物體各微分質量與其到轉動軸的距離平方的乘積之和。

研究介紹

近年來,特種排水型高性能船舶的研究趨於活躍,如深 V型船、小水線面雙體船以及穿浪雙體船等,都是研究和使用較多的船型,同時,三體船也引起了人們極大的關注。三體船船型的特殊構造使得高速三體船的興波阻力小,2 個側體又能提供足夠的穩性,且連接橋還具有提高總縱強度的功能,同時也有利於形成寬闊的甲板面,為設備布置提供更大的空間。此外,該船型還具有優良的耐波性,尤其是可避免雙體船的「扭搖」(橫搖與縱搖的耦合搖擺)與「急搖」(短周期的橫搖),並可明顯減小縱搖和升沉。 由於三體船具有這些突出的優點,其特性研究便成為焦點。 三體船的橫搖性能與三體船的穩性關係極大,而橫搖慣性半徑正是橫搖問題的關鍵參數之一。

對於單體船的橫搖慣性半徑的估算值是其船寬的 0.30 ~ 0.40 倍。 對於大部分甲板上沒有貨物或壓載的船舶來說,質量主要集中在船體兩側,對於甲板上有貨物或壓載的船舶而言,貨物的質量分布對慣性半徑的取值有很大的影響,因此船舶在滿載情況下的慣性半徑值要小於空載情況。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把船舶簡化成一根長、寬、高與船的長、寬、吃水相同且質量均勻分布的梁,其橫搖慣性半徑的解析值為 0.29 倍的船寬。可見,簡化的單體梁模型的橫搖慣性半徑與實際船的橫搖慣性半徑的取值很接近。也就是說,單體船橫搖慣性半徑可以簡化為質量均勻的單體梁模型橫向慣性半徑乘以小的修正係數。基於這一觀點出發,該研究將三體船簡化為等效的三體梁模型,通過對三體梁簡化模型的研究,給出三體船橫搖慣性半徑的估算公式。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