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資本形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固定資本形成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科技術語。
隨着社會制度的不斷發展與進步,中國的漢字也在不斷演化着,從最初的甲骨文[1]漸漸發展到了小篆[2],後來文化進一步發展後,才出現了」漢字」這種說法。
名詞解釋
固定資本形成是指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購置、轉入和自產自用的固定資產,扣除用於銷售和轉出的部分後得到的價值。其中,常住單位是指在我國的經濟領土內具有經濟利益中心的單位。
固定資本形成的計量有總額和淨額兩種方式,二者的差別在於當期固定資本消耗。計算公式為:固定資本淨額=固定資本總額-固定資本消耗
固定資本形成的核算方法
核算固定資本形成的基本方法是:是以核算期內獲取的核算固定資產價值與處理的固定資產價值相減求其淨獲取價值。計算公式為:
當期獲得的有形固定資產+當期獲取的無形固定資產+當期獲取的附着在非生產資產上的資本形成-當期處理的原有固定資產價值=當期固定資本形成價值
固定資本形成的分類
固定資本形成包括以下內容:
1、有形固定資本形成,是整個固定資本形成的基本部分;
2、無形固定資本形成;
3、附着在土地及其他非生產資產上的資本形成。
固定資本形成和固定資本消耗的比較
固定資本形成和固定資本消耗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固定資本消耗是指固定資產在當期生產過程中的消耗。它是生產過程的投入價值,從資產存量角度看則代表固定資產在核算期內因正常陳舊和損壞而形成的價值減少,因而表現為固定資產價值的負增加即固定資本負形成。
其中,固定資產,是指企業為生產商品、提供勞務、出租或經營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壽命超過一個會計年度的有形資產。固定資本指用於購買機器、設備、工具、廠房等耐用的勞動資料的那部分資本,屬於不變資本的一部分。與流動資本對稱。
支出法核算中的固定資本形成總額與固定資產投資的差別
固定資本形成總額指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獲得的固定資產減處置的固定資產的價值總額。固定資產是通過生產活動生產出來的,且其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資產,不包括自然資產、耐用消費品、小型工器具。固定資產投資是指以貨幣形式表現的在一定時期內全社會建造和購置固定資產的工作量以及與此有關的費用的總稱。
固定資產投資統計數據是核算固定資本形成總額的主要基礎資料來源。二者主要區別表現在:一是固定資產投資包括土地購置費,舊設備購置費、舊建築物購置費,固定資本形成總額不包括這些內容。二是固定資產投資不包括城鎮和農村非農戶500萬元以下項目的固定資產投資,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包括這部分投資。三是固定資產投資不包括礦藏勘探、計算機軟件等知識產權產品的支出,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包括這方面的支出。四是固定資產投資不包括房地產開發商的房屋銷售收入和房屋建造投資成本之間的差額,即商品房銷售增值,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則包括這一內容。
參考文獻
- ↑ 漢字小時候|一個文字,一段歷史,搜狐,2020-11-24
- ↑ 書法丨原來小篆是中國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由國家規定的標準漢字形態!,搜狐,2017-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