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在大青山下(翦伯贊)

《在大青山下》中國當代作家翦伯贊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在大青山下

現在讓我們離開趙長城談一談陰山一帶的漢代城堡。

根據考古報告,在陰山南北麓發現了很多古城遺址,至少有二十幾個古城遺址。這些古城大部分是西漢時期的,也有北魏時期或更晚的。古城遺址最大多數分布在陰山南麓通向山北的峪口,也有分布在陰山北麓的,還有分布在黃河渡口和鄂爾多斯東北地區的。從古城分布的地位看來,幾乎通向陰山以北的每一個重要峪口,都築有城堡。特別是今日呼和浩特市北的蜈蚣壩,尤其是包頭市北大青山與烏拉山之間的缺口,城堡的遺址更多。大概這兩個峪口是古代遊牧民族,而在漢代則是匈奴人侵襲的主要通路。看起來,漢王朝在陰山一帶的戰略部署,至少有三道防線,第一道防線是陰山北麓的峪口和更遠的地方,第二道防線是陰山南麓的峪口,第三道防線是黃河渡口和鄂爾多斯東北一帶。

在陰山以北築城障的事,《史記·匈奴傳》有如此的記載:太初四年「漢使光祿徐自為出五原塞數百里,遠者千餘里,築城障列亭,至廬朐。」《正義》引《括地誌》云:「五原郡相陽縣(《漢書·地理志》作?固陽縣),北出石門障,得光祿城,又西北得支就縣(《漢書·地理志》注作支就城),又西北得頭曼城,又西北得牢城河(《漢書·地理志》注作虞河城),又西北得丙虜城(《漢書·地理志》注作宿虜城)。」由此看來,當漢武帝時漢王朝在陰山以北築了很多城堡,幾乎是步步為營,把它的勢力遠遠地推到陰山以北的地方。一直到元帝時由於匈奴呼韓邪單于款塞入朝,才從陰山以北的城堡撤退駐軍,但仍然保留着通烽火的哨兵。《漢書·匈奴傳》記侯應諫元帝的話,其中有云:「前以罷外城,省亭隧,今裁足以候望,通烽火而已。」這裡所謂「外城」,就是陰山以外的城堡。

在大青山與烏拉山之間的峪口中有一條昆都侖河,由北而南流入黃河。昆都侖河就是古代的石門水,石門水大概是古代遊牧民族進入陰山以南的沃野最方便的一條道路。在這個通道的外面,已經發現了一些漢代的古城,有一個古城可能就是漢代的光祿城。我們這次訪問內蒙西部,曾經遊覽了呼和浩特市附近塔布土拉罕的漢城遺址和包頭市附近麻池鄉的漢城遺址。

塔布土拉罕在呼和浩特市東北三十五里,大青山的南麓。古城作長方形,分內外兩城,外城周圍約六里。在內城的地面上到處可以看到漢代的繩紋陶片。在城的附近有五個大土堆,塔布土拉罕就是五個大土堆的意思。這五個大土堆,可能是五個大封土墓,如果把這五個大封土墓打開很有可能發現這個古城的歷史檔案。

內外兩城,內城也散布着很多漢代磚瓦,外城很少。古城周圍有很多古墓,大多數沒有封土。在這裡的墓葬中,發現了很多古物,其中有漢代的錢幣和漢式的銅器、陶器、漆器等等,也有金質和銀質的鏤空飾片,飾片上的花紋作虎豹駱駝等動物形像。還發現了「單于天降」、「四夷□服」以及「單于和親」、「千秋萬歲」、「長樂未央」等文字的瓦當殘片。

我不想詳細介紹這兩個古城的發現,只想指出一個事實,即陰山南北和黃河渡口一帶的漢代古城,不是由於經濟的原因,而是由於軍事的原因建築起來的。嚴格地說,這些古城不能稱為真正的城市,只是一種駐紮軍隊和屯積軍用糧食武器的營壘。居住在這些城堡中的主要的是軍隊,也有小商人和手工業者;但這些小商人和手工業者是依靠軍隊生活的,只要軍隊撤退,這些城堡也就廢棄了。

我還想指出,陰山一帶在民族關係緊張的時期是一個戰場,而在民族關係緩和時期則是一個重要的文化交流的驛站;甚至在戰爭的時期,也不能完全阻止文化的交流。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從這一帶發現的文物得到說明。例如在當時漢與匈奴的邊境線上都發現了漢代的錢幣和工藝品,這些工藝品與在內地發現的同一時期的工藝品是一樣的,這件事說明漢與匈奴之間的和平往來,並沒有完全被萬里長城和軍事堡壘所遮斷。

在大青山腳下,只有一個古蹟是永遠不會廢棄的,那就是被稱為青冢的昭君墓。因為在內蒙人民的心中,王昭君已經不是一個人物,而是一個像征,一個民族友好的像征;昭君墓也不是一個墳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歷史紀念塔。

青冢在呼和浩特市南二十里左右。據說清初墓前沿有石虎兩列、石獅一個,還有綠琉璃瓦殘片,好像在墓前原來有一個享殿,現在這些東西都沒有了,只有一個石虎伏在階台下面陪伴這位遠嫁的姑娘。

據內蒙的同志說,除青冢外,在大青山南麓還有十幾個昭君墓。我們就看到了兩個昭君墓,另一個在包頭市的黃河南岸。其實這不是一個墳墓,而是一個古代的堡壘。在這個堡壘附近,還有一個古城遺址。

王昭君究竟埋葬在哪裡,這件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為什麼會出現這樣多的昭君墓。顯然,這些昭君墓的出現,反映了內蒙人民對王昭君這個人物有好感,他們都希望王昭君埋葬在自己的家鄉。

然而現在還有人反對昭君出塞,認為昭君出塞是民族國家的屈辱。我不同意這樣的看法。因為在封建時代要建立民族之間的友好關係,不能像我們今天一樣,通過各族人民之間的共同的階級利益、經濟基礎和意識形態,主要的是依靠統治階級之間的和解,而統治階級之間的和解又主要的是決定於雙方力量的對比,以及由此產生的封建關係的改善。和親就是改善封建關係的一種方式。當然,和親也是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出現的,有些和親是被迫的,但有些也不是被迫的,昭君出塞就沒有任何被迫的情況存在。如果不分青紅皂白,只要是和親就一律加以反對,那麼在封建時代還有什麼更好的方法可以取得民族之間的和解呢?在我看來,和親政策比戰爭政策總要好得多。[1]

作者簡介

翦伯贊(1898年4月14日-1968年12月18日)湖南桃源人,維吾爾族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