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墓畔回憶錄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下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墓志銘既可指勒之碑石的詩體或散文體銘文,也可指任何類似墓誌的悼念性質的文字。這部《墓畔回憶錄》( Mémoires d'outre-tombe),也可算是作者給自己寫的一種墓志銘。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作者死前兩年完成的這部巨著,確是道出了他內心的真實。 這真實的主題就是傷逝,嘆人生短暫,哀時光易逝,用文字與手中的筆掙扎着反抗時間。 把往昔留住,把現在留住,把未來留住,在追憶逝水年華中,我想重新爬上我的美好歲月的山坡…… 浪漫主義文學贊成者或反對者,回憶錄之研究家或愛好者,傳記文學之研究家或愛好者,死亡文化之研究家或厭惡者,大中學生…… 一個掙扎着反抗時間的老人,終於敵不過時光的流逝,完成從搖籃到墓地的長旅…… 大約七十歲的時候,他在聖馬洛港外一座名叫格朗貝的孤島上,為自己選定了一塊墓地。十年後,他被安葬到這裡,沒有墓碑,沒有銘文,沒有裝飾,只有無名方石一塊,上面立着粗碩的十字架。孤獨地,驕傲地,默默地面對大海…… 這墳墓的墓志銘很長,名字就叫《墓畔回憶錄》,其中有這樣的話:生命於我是不適合的,死亡於我也許更加相宜。(La vie me sied mal, la mort m'ira peut-être mieux.) 一種更文藝的翻譯版本是:生不如意,但願死後順遂。 希臘、羅馬的墓地,常設在城郊的道旁;埃及的墓地,常設在尼羅河畔;惟有作者的這墓地,選在洶湧大海的波濤聲里……

作者簡介

夏多布里昂(1768~1848),法國十八至十九世紀的作家,政治家,外交家,法蘭西學院院士。1768年9月4日生於法國布列塔尼伊勒維萊訥省的聖馬洛市,1848年7月4日卒於巴黎。拿破崙時期曾任駐羅馬使館秘書,波旁王朝復辟後成為貴族院議員,先後擔任駐瑞典和德國的外交官,及駐英國大使,並於1823年出任外交大臣。著有小說《阿達拉》、《勒內》、《基督教真諦》,長篇自傳《墓畔回憶錄》等,是法國早期浪漫主義的代表作家。 父親靠做生意發財而購置了貢堡的地產。夏多布里昂的青少年時代常在這裡度過。中學畢業後乘船去美洲探險。回國後由於參加了孔德親王的僑民團而逃亡到布魯塞爾和倫敦,在流亡中寫出了《革命論》等著作 。1800年回到法國 ,1801年發表《阿達拉》,1802年,包括《阿達拉》在內的《基督教真諦》全文發表,大獲成功。並為此受到拿破崙賞識。1814年發表《論波拿巴和波旁王室》,受到波旁王朝的重用,1830年七月革命後閉門寫作6卷巨著《墓中回憶錄》 夏多布里昂可以說是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他對大自然的描寫和對自身情感的抒發成為了一代浪漫主義作家的榜樣。他首創的情感浪潮的寫作方法成為了浪漫 …

內容預覽

一八四六年四月十四日脫稿於巴黎   一八四六年七月二十八日修改   像雲霧、像船隻、像陰影   約伯   由於我無法預料我何時壽終正寢,由於在我這樣的年紀餘下的日子純屬恩賜之物或者毋寧說遭罪,所以我要作一些說明。   到今年九月四日,我就滿七十八歲:現在是離開這個舍我而去、而且我並不留戀的世界的時候了。   以這篇前言開始的《回憶錄》,按照我的生涯的自然劃分而劃分。   令我時時感到窘迫的可悲的需要,迫使我賣掉我的《回憶錄》。無人知道,我因為被迫抵押我的墳墓承受了多少痛苦。但是,我這最後的犧牲應該歸咎於我立下的誓言和我的行為的始終如一。出於一種也許是怯生生的眷念之情,我視這部《回憶 ……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