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中的蝙蝠(西川詩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夕陽中的蝙蝠》是詩人西川創作的現代詩歌。
作品原文
在戈雅的繪畫裡,它們給藝術家
帶來了噩夢。它們上下翻飛
忽左忽右;它們竊竊私語
卻從不把藝術家叫醒
說不出的快樂浮現在它們那
人類的面孔上。這些似鳥
而不是鳥的生物,渾身漆黑
與黑暗結合,似永不開花的種籽
似無望解脫的精靈
盲目,兇殘,被意志引導
有時又倒掛在枝丫上
似片片枯葉,令人哀憫
而在其他故事裡,它們在
潮濕的岩穴里棲身
太陽落山是它們出行的時刻
覓食,生育,然後無影無蹤
它們會強拉一個夢遊人入伙
它們會奪下他手中的火把將它熄滅
它們也會趕走一隻入侵的狼
讓它跌落山谷,無話可說
在夜晚,如果有孩子遲遲不睡
那定是由於一隻編幅
躲過了守夜人酸疼的眼睛
來到附近,向他講述命運
一隻,兩隻,三隻編幅
沒有財產,沒有家園,怎能給人
帶來福祉?月亮的盈虧褪盡了它們的
羽毛;它們是醜陋的,也是無名的
它們的鐵石心腸從未使我動心
直到有一個夏季黃昏
我路過舊居時看到一群玩耍的孩子
看到更多的蝙蝠在他們頭頂翻飛
夕光在胡同里布下了陰影
也為那些蝙蝠鍍上了金衣
它們翻飛在那油漆剝落的街門外
對於命運卻沉默不語
在古老的事物中,一隻蝙蝠
正是一種懷念。它們閒暇的姿態
挽留了我,使我久久停留
在那片城區,在我長大的胡同里
作者簡介
西川(原名劉軍,1963年-),出生於江蘇徐州,畢業於北京大學,中國詩人、作家,北大三詩人之一。[1]
其創作和詩歌理念在中國當代詩歌界影響廣泛,著有《虛構的家譜》《讓蒙面人說話》等作品,曾獲魯迅文學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阿齊伯格獎修金等榮譽。[2]
西川的詩寬容、開放、有散文化傾向,詩中的尷尬、荒謬,且多是無名無姓的小人物或是妖怪、妖仙、小 老兒、幽靈,也是印證了這個節段進程的譜系和傳承。西川的詩在內容上讓平常生活成為陌生與不確定,而又細微地將時代裁剪。他的寓言故事形式及箴言經文的語句又形成了向純粹古典的回歸與審美自主的精神和寫作原創的理念。
西川的寫作當然吸取了東方古典文化內在精髓,如果說西川師承了卡夫卡、博爾赫斯等大師的現代文學傳統的話,那西川比他們更加純粹,更加現實化,而且這種純粹是發生在一種樸素的心態之上的。[3]
西川在不經意之間,把生活的片斷組成了寓言,讓噩夢和遊戲構成交會,沮喪與諷刺構成默認和融合,讓詩句構成似是而非的表述,背後是黑暗的隱義。如果但丁追求的是不朽的話,那莎士比亞追求的是此生此世,而卡夫卡追求的是虛無,西川為人們寫下的只是瞬間,並且是不真實的瞬間,尷尬,還有荒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