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葉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大葉藤 |
中文學名:大葉藤 拉丁學名:Tinomiscium petiolare Hook.f. & Thoms.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毛茛目 科:防己科 屬:大葉藤屬 |
大葉藤(TinomisciumpetiolareHook.f.etThoms)又名越南大時藤、奶汁藤、假黃藤、獁(犭留)能、黃藤子、黃藤、土黃連、藤黃蓮。生長於深山密林中或石灰岩山坡林中。廣泛的分布於廣西南部、雲南南部和東南部。
基本內容
- 分布區域: 雲南南部和東南部、廣西南部。生於林中。分布于越南北部和中部。
- 拉丁學名: Tinomiscium petiolare Hook.f. & Thoms.
- 種: 大葉藤
- 中文學名: 大葉藤
- 科: 防己科
- 族: 天仙藤族
- 綱: 木蘭綱
- 門: 被子植物門**界: 植物界
- 屬 大葉藤屬
- 目: 毛茛目
- 亞 綱: 木蘭亞綱
基本介紹
- 門中文名 被子植物門
- 門英文名 Angiospermae
- 綱中文名 雙子葉植物綱
- 綱英文名 Dicotyledoneae
- 目中文名 薔薇目
- 目英文名 Rosales
- 科中文名 防已科
- 科拉丁名 Menispermaceae
- 屬中文名 大葉藤屬
- 屬拉丁名 Tinomiscium
- 種中文名 大葉藤
- 種拉丁名 TinomisciumpeliolareHook.f.
- 種下等級 TinomisciumtonkinenseGagnep.
- 生境 生境:林中,山谷密林下
- 海拔下限 290
- 海拔上限 2700
- 是否中國特有 否
- 是否引種栽培 非人工引種栽培[1]
毒性
莖、葉有毒,小鼠腹腔注射其乙醇提取物80mg/kg,迅速驚厥死亡[A-25]。
形狀特徵
- 性狀鑑別
根圓柱形,直或稍彎,直徑0.5-2cm。表面棕黃色或淺棕色,具不規則縱向溝紋。質硬,斷面灰黃色,有放射狀紋理和小孔,皮部易破裂。氣微,味苦。莖圓柱形,少數略彎,直徑可達2.5cm。表面灰棕色,具粗縱棱,節處隆起。質硬,斷面放射狀紋理較根部密而明顯。
- 顯微鑑別
根橫切面:木栓層為20餘列木栓細胞。皮層薄壁細胞含澱粉粒和草酸鈣小
化學成分
大葉藤含二十六烷酸(hexacosanoicacid),棕櫚酸(palmiticacid),α-羥基一三十碳-6-烯酸十三碳醇酯(tridocanyl-α-hydroxytriacont-6-encate),β-谷甾醇(β-sitosterol),胡蘿蔔甙(daucosterol)及木蘭花鹼(magnoflorine)。莖含1-甲氧基-3-羥基-6-甲基蒽醌(1-methoxy-3-hydroxy-6-methylanthraquinone),香草酸(vanillicacid),丁香酸(syringicacid),β-谷甾醇及左旋四氫非洲防己鹼(tetrahydrocolumbamine)。
藥用
- 來源
藥材基源:為防己科植物大葉藤的根或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TinomisciumPetiolareHook.f.etThoms.
採收和儲藏:全年均可採收,洗淨,切段,鮮用或曬乾備用。
- 鑑別
理化鑑別取該品粗粉2g,用乙醇回流l小時,乙醇液濃縮至膏狀,加2%鹽酸捏溶,濾過。取濾液1ml,滴加改良碘化鉍鉀試液,產生紅棕色沉澱。(檢查生物鹼)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
祛風濕通絡;散瘀止痛;解毒。主風濕痹痛;腰痛;跌打損傷;目赤腫痛;咽喉腫痛
-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浸酒。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或外搽。
本科概述
本科約67屬425種,大多產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中國有18屬60餘種,主產南部和西南部。本科為重要的有毒植物之一,多種植物有毒。自然中毒雖不多見,但其毒性久已為人所熟知。主要的有毒植物有千金藤屬(StephaniaLour.)、木防己屬(CocculusDC.)和輪環藤屬(cycleaArn.ExWight)的一些種以及錫生藤、蝙蝠葛、青藤、古山龍等。有些種類是著名的箭毒原料,供製作毒箭、毒刀,捕殺野獸用,藥用不慎也能造成嚴重中毒或死亡。此外,黃花地不容、白線薯、廣西地不容、小花地不容和青藤等哂辛己玫惱蟯礎⒄蚓埠痛咼咦饔謾K?侵械畝嗍?勺魑?崛∷那獍吐磽?56—14)或顱通定(rotundine)的原料[3,4]。木防己、蝙蝠葛等可作為殺蟲農藥或毒魚。國外還有印度防己屬(Anamirta)、谷樹屬(Chondodendron)、Telitoxicum和Abuta等屬的一些植物有毒[1,2]。本科植物宦含生物鹼,已從20多屬50—60種植物中得到200餘種,大多數屬於異喳啉類生物鹼,其中有些為劇毒成分,如簡箭毒鹼劇毒成分為倍半萜印防己毒素(pi-crotoxin)它們均為強神經性毒素。異喹啉類生物鹼多具中樞神經系統興奮作用和強神經肌肉阻斷作用,小劑量多數表現呼吸興奮,中毒時能引起陣發性痙攣及呼吸困難,對心臟也有抑制作用,最後由於呼吸抑制而死亡,且具強肌肉鬆弛作用。問世已久的肌松劑——氯化筒箭毒鹼(tubocurarine)(56—1)最初來自本科的毛谷樹(Caondodendrontomento-sum,RuizetPavon)及其近緣植物。中國六十年代首次從錫生藤得到叔胺錫生藤鹼H(即dl-箭毒鹼)(56—20)亦具良好肌松作用[6,7],後從粉防己、毛葉輪環藤、海南輪環藤以及地不容等植物提取了類似肌松成分[3,8-11]。這些成分經改制成季銨鹽或二甲基衍生物季銨鹽後,肌松強度大大增強,均為作用於神經肌肉接頭處突觸後膜上的乙酰膽鹼受體的非去極化型肌松劑。從千金屬等一些植物里發現了多個新生物鹼,如從廣西地不容塊根中分出的二氫巴馬亭(dihydropalmatine)(56—2)和去氫千金藤鹼(dehydrostephanine)(56-3),從糞箕篤(StepfianialongaL.)塊根中分得的二種蓮花烷新鹼——糞箕篤鹼(lo-nganine)(56—4)和糞箕篤酮鹼(Longanone)(56-5),從荷包地不容分出的左旋荷包牡丹鹼(1—dicentrine)(56—6)。本科植物中的生物鹼,按其結構可分為:1.苄基異喹啉類(Benzylisoqinolines):衡州烏藥鹼(coclaurine)(56—7)、勞丹寧(1audanine)(56—8),主要分布在木防己屬和千金藤屬。2.原阿撲菲糞(ProaporPhines):如光千金藤鹼(stephafine)(56-9),主要存在於干金藤屬等少數植物里。3.阿撲菲類(Aporphines):如千金藤鹼(stcPhanine)(56—10)、木蘭花鹼(magno-.Florine)(53-14);異紫堇定(isocorydine)(56—11),主要分布在千金藤屬、木防己屬和青藤屬。4.嗎啡類(Morphines):如青藤鹼(sinomenine)(56—12)、尖清風藤鹼(sinoacutine)(56—13),主要存在於青藤和蝙蝠葛中。5.原小檗鹼類(Protobcrberines):如四氫巴馬亭(tetrahydropalmatine)(56—14)、藥根鹼()atrorrhizine)(56—15),廣泛存在於千金藤屬、古山龍屬、金果欖屬等的植物里。6.蓮花烷類(Hasubananes):如青藤明(acutumine)(56—16)、青藤定(acutumidine)(56—17)、蓮花寧鹼(hasubanonine)(56—18),主要存在於千金藤屬植物以及青藤、蝙蝠葛中。7.雙苄異喹啉類(Bisbenzylisoquinolines):如蝙蝠葛鹼(dauricine)(56—19)、箭毒鹼(curine)。(56—20)等,此類生物鹼在本科植物中分布最廣,種類最多,主要在干金藤屬、錫生藤屬、谷樹屬等植物中。8.二苯駢(d,f)阿唑寧類(Dibenz(d.F)azonines):如樟葉防己弗寧(laurifonine)(56—21)、樟葉防己芬(1aurifine)(56、22)、樟葉防己菲寧(laurifinine)(56-23),主要存在於木防己屬的少數植物中[18,19]。除上述異喹啉生物鹼外;還含刺桐生物鹼,如異衡州烏藥定(isococculidine)(56—32)、衡州烏藥寧(coccoline)(56—41),它們較集中分布在木防己屬[20,21]。此外,倍半萜印防己毒素(picrotoxin)存在於印度防己(AnamirtacoculusWightetArm.)和菲律賓大葉藤(TinomisciumphilippinenseDiels)等少數有毒植物中。
大葉藤屬
拉丁文:TinomisciumMiers
木質藤本。葉具長柄,革質,具掌狀脈。總狀花序着生老枝或老莖,簇生,稀單生。雄花:萼片9~12,外層3~4片,小苞片狀,內層6片,近革質,窄長圓形,邊緣蒼白、膜質,覆瓦狀排列;花瓣6,長圓形或近圓形,邊緣常內卷,比內萼片短;雄蕊6,與花瓣對生且與之近等長,離生,花絲粗厚,近頂部擴大,花葯2室,貼生於擴大的花絲頂端,藥室平行或叉開;退化心皮3。[1]
雌花:萼片和花瓣與雄花同形;退化雄蕊6,披針形,頂端有喙;心皮3,近倒卵形,柱頭裂成腦紋狀。核果1~3,有柄,兩側稍扁。種子有胚乳;子葉扁平,比胚根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