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寨自然村(雲南省文山馬關縣仁和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寨自然村

[ 圖片來自網絡]

中文名 :大寨自然村

所屬地區:雲南省文山馬關縣仁和鎮

大寨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馬關縣 仁和鎮仁和村委會,屬於 山區(壩區、山區或半山區)。位於仁和 鎮東邊,距離仁和村委會2 公里,距離仁和鎮2公里。國土面積0.30平方公里,海拔1,550.00米,年平均氣溫17.00 ℃,年降水量1,200.00毫米,適宜種植核桃等農作物。有耕地191.00畝,其中人均耕地0.96畝;有林地258.00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45戶,有鄉村人口199人,其中農業人口199人,勞動力123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96人。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67.7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2,220.00 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畜牧業為主。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91.00畝(其中:田40.00畝,地151.00畝),人均耕地0.96畝,主要種植包穀、水稻等作物;擁有林地258.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0.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0畝,主要種植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0.00畝,其中養殖面積0.00畝;草地0.00畝;荒山荒地0.00畝,其他面積0.00畝。有無等資源。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8年底,已實現通、通、通 (或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有(無)路燈。全村有45戶通自來水,有2戶飲用井水,有0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 %)。有45戶通電,有35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35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 %、 %和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移動電話的農戶數30戶,其中擁有移動電話農戶數25戶(分別占總數的 %和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 路(或不通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柏油路路面(水泥路、柏油路、彈石路或土路);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2.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2.0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0輛,拖拉機 0輛,摩托車8輛。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0戶;裝有太陽能農戶0戶;建有小水窖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10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0.00畝,有效灌溉率為 %,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0 畝。 該村到2008年底,農戶住房以 之一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0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28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2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5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67.7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7.90萬元,占總收入的26%;畜牧業收入27.90萬元,占總收入的41%(其中,年內出欄肉豬64頭,肉牛60頭,肉羊0頭);漁業收入0.00萬元,占總收入的 %;林業收入2.00萬元,占總收入的3%;第二、三產業收入19.90萬元,占總收入的30 %;工資性收入6.00萬元,占總收入的 %。農民人均純收入2,220.00元,農民收入以畜牧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6.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2人,在省內務工17人,到省外務工5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畜牧業(種植業、養殖業、第三產業等),主要銷售往本縣(縣內、省內、省外、國外)。2008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27.9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41%。該村目前正在發展水稻特色產業,計劃大力發展雜交紅薯產業。擁有企業0個,其中縣級龍頭企業0個;專業合作組織0 個,其中,已登記註冊0個;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人數0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45戶,共鄉村人口199人,其中男性101人,女性98人。其中農業人口199人,勞動力123人。 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0人,占人口總數的%(人員名單附後);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75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88%;享受低保0人(人員名單附後)。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鄉)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2公里,距離鎮衛生院2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仁和村小學完小,中學生就讀到仁和鎮中心學校中學。該村距離小學校2公里,距離中學2公里。

村務公開

該村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粘貼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村重大項目建設、低保人員名單、村幹部報酬。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