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崙頭尾山親山步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崙頭尾山親山步道
圖片來自健行筆記

大崙頭尾山親山步道 基本資料

所在縣市: 臺北市士林區

里程: 5.4公里

步道類型: 郊山步道

步道型態: 雙向進出

海拔高度: 400~475公尺

高度落差: 75公尺

路面狀況: 木棧道、石階、石板路

所需時間: 2 小時

難易度: 低

所屬園區: -

大崙頭尾山親山步道
圖片來自聯合新聞網

山脈: 五指山系

最適季節: 全年

申請入山: 否

申請入園: 否

百岳 /小百岳: 大崙頭山

附近步道: 翠山步道金面山親山步道、 陽明山東西大縱走(超健腳加強版)、 碧溪步道、 環台北天際線第五段支線:士林至內雙溪

相關山嶽: 大崙頭山、 大崙尾山

基點: 1.大崙尾山/451m/三等三角點/編號1073號 2.大崙頭山/476m/無名/編號5號[1]


景點介紹

大崙頭山與大崙尾山位於五指山系西伸的主稜上,自東北向西南延伸,大崙尾山海拔451公尺,巨岩羅列、聳立成峰,大崙頭山海拔475公尺,是內湖地區最高的山脈,山頂平台視野廣闊,登高遠望風光極佳,兩山並列,氣勢懾人,成為士林中央社區重要的地標。

大崙尾山因斷層通過、地勢較陡,加上水源區的保護下開發較少,自然生態植物保存完整,自中央社區登山口進入,迎面的是寬闊平坦的碎石路,與路旁的高聳林蔭相襯,一路走來涼爽舒適;山頂設有觀景台,可眺望外雙溪、陽明山一帶景致。

步道往大崙頭山前進,位於山腰處的大崙湖,湖水碧綠、倒映山色;往大崙頭山的碧山路兩旁,秋芒迎風搖曳,涼爽宜人,山區北面有自然步道與萬溪產業道路銜接,步道隱密林中,內雙溪森林自然公園蓊鬱林相始終一路相陪。


踩過異趣山中徑

大崙頭尾山親山步道
圖片來自健行筆記


這條步道約半天就可走完全程,卻能體驗好幾種不同的路面,從最早的泥土路、水泥路、砂岩鋪面、花崗岩鋪面、碎石路、枕木鋪面到高架木棧道等,可看出生態觀念的演進。

泥土路經長期的踩踏,土壤孔隙變緊密,雨水無法滲入,植物無法生長。當雨水直接打擊泥土,表土容易被沖蝕,產業道路或石梯路容易在路的兩旁形成蝕溝,所以,登山時應盡量照著規劃的山路行走,以免破壞水土保持。中社路登山口起的石梯兩旁附有排水溝,成效如何仍待觀察。碎石路可分散重力,避免雨水直接沖蝕,保持滲水功能,並保留一些空隙給其他生物。高架棧道一方面是希望讓土地能慢慢恢復生機,使原本的植物和生物陸續回來;另一方面則是讓民眾能從不同的角度來欣賞與觀察森林。 [2]


交通方式

開車

【中社區登山口】

國道一號接堤頂大道往內湖方向,走到底後左轉北安路、右轉劍南路至至善路二段,右轉中社路後沿指標抵達中社區大崙尾登山口。

【碧溪產業道路登山口】

國道一號接堤頂大道往內湖方向,走到底後左轉北安路、右轉劍南路至至善路三段,右轉碧溪產業道路過溪山苗圃詢指標抵達大崙頭登山口。

大眾運輸

【中社區登山口】

1.搭乘捷運淡水信義線士林站下車,轉乘公車255至「大崙尾步道口」站下車。

2.搭乘捷運文山內湖線大直站下車,轉乘公車棕13至「大崙尾步道口」站下車。

【碧溪產業道路登山口】

搭乘捷運淡水信義線劍潭站下車,轉乘公車小18至「碧溪橋」站下車。


路線地圖

出發點: 中社區登山口/碧溪產業道路登山口

路線: 中社區登山口→(0.38K, 約17分鐘)→產業道路→(0.49K, 約16分鐘)→大崙尾山→(0.56K, 約16分鐘)→打印台→(0.6K, 約19分鐘)→大崙頭山登山口→ (0.53K, 約20分鐘)→大崙頭山打印台→(0.23K, 約10分鐘)→森林木棧步道口→(0.84K, 約22分鐘)→碧溪產業道路登山口

備註: 大崙頭山北面步道盡頭有支線與碧山風景名勝接壤,大崙尾山南面步道可連接金龍產業道路,往西行接內湖步道到劍南路湧泉寺或九蓮寺,往南則接上金面山步道,東南向則串連忠勇山、鯉魚山親山步道,由此構成一網狀步道系統。


路線地圖
圖片來自健行筆記


人文生態

大崙頭尾山

大崙頭尾山早期即有栽植柑橘、楊梅等農作,從中社步道上來的路旁仍有不少當時留下來的楊梅樹。在大崙頭步道與碧山路44巷交叉口處,有一個約籃球場大小的人工堰塞湖-「大崙湖」,原是利用此地比較低的山凹地形用廢土堆積成壩形成的,主要用於蓄水、灌溉、養殖。

大崙頭尾山親山步道
圖片來自健行筆記

動物

大崙尾東西面步道接近崙頂前有一木造觀景台,可眺望四周景物,也是觀看大冠鷲最佳位置。當陽光充足,天氣溫和時,經常可看見大冠鷲三五成群。

植物

在大崙頭山和大崙尾山之間的迎風面,終年受強風衝擊,樹高明顯下降,就形成由紅楠奧氏虎皮楠大明橘森氏楊桐、大頭茶、小葉赤楠等植物所組成的「風衝矮林」。而東北季風造成的冷溫效應,使得原本在有如兩千公尺高的中海拔生態環境才能生長的植物,在這四百多公尺高的環境也能存活,形成了極為特殊的植物北降現象。例如原本長有溫帶地區的野鴨椿、雷公藤等落葉植物,在這裡一樣活得精采。山頂地區出現暖溫帶闊葉林,較溫暖的溪谷地則有熱帶地區常見的板根、幹生花等植物,加上原屬的亞熱帶闊葉林生態系,等於濃縮熱帶、亞熱帶、暖溫帶於一地,孕育出獨特且豐富的壓縮型生態系。

地形地貌

大崙頭山是內湖區最高的山脈,登高望遠絕對有好風景。由大崙頭山與大崙尾山連結而成的登山步道系統,就是昔稱的「內湖山脊線步道」,該兩座「高山」屬五指山系、因位於內湖行政區的北緣、內湖區最高的山脈、故稱為「內湖山脊線」。

特色

綜合熱帶、亞熱帶及暖溫帶闊葉林特色、步道林蔭遮蔽,涼爽宜人。[3]


視頻

大崙尾山親山步道,台北市區中好走的森林步道

台北內湖最高山~大崙頭山!一小時抵達輕鬆好走~展望極佳!城市裡吸收森林芬多精

20200725大崙頭尾山親山步道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

  1. 大崙頭尾山親山步道,健行筆記
  2. 大崙頭尾山步道,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自然步道協會
  3. 大崙頭尾山親山步道,健行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