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大眼海鰱

學名  Elops machnata

命名者 Forsskål, 1775

英文名 River skipjack

別名  Argentina machnata、瀾槽、

    四破、海鰱(臺東)、竹篙頭(台東)、

    瀾槽(澎湖)、竹梭(澎湖)、爛土梭(澎湖)

觀賞魚/食用魚  否/是

最大體長     118 cm

分類

  條鰭魚 Chondrichthyes

  海鰱 Elopiformes

  海鰱 Megalopidae

  海鰱 Rhinopterus

大眼海鰱,體延長而側扁。吻長約等於或稍大於眼徑。口大;上頜向後延伸超過眼睛;上下頜、鋤骨及齶骨均具細齒。具喉板,擬鰓發達。

體被小而薄的圓鱗,腹部無稜鱗,背鰭、臀鰭基底有鱗鞘;胸鰭及腹鰭基部具腋鱗。背鰭起始於腹鰭基後,最末鰭條不延長;臀鰭位於體後部。

體具銀白色光澤,背部較暗。各鰭偏黑。本種以前多被誤鑑為夏威夷海鰱。[1]

目錄

棲地環境及深度

礁區、砂泥底、河口、近海沿岸、潟湖、礁沙混合區 。棲息深度1 - 30公尺

亞熱帶大洋性洄游魚類,以小魚蝦為主食,幼魚常出現於內灣、河口等半淡鹹水域;成魚於外海產卵。

分佈

西印度洋太平洋波斯灣(Ref。68964),紅海莫塞爾灣南非,東至印度和西太平洋非洲:內陸水域。臺灣分布於東部、西部、南部、北部、東北部、澎湖小琉球[2]

繁殖

發生在沿海水域,但進入潟湖和河口(參考文獻4832)[實際淡水記錄仍有待確認]。底棲魚類(Ref。58302)。年輕人和成年人以小魚和甲殼類為食(參考文獻5213)。可能在海上產卵,但是透明的幼體遷移到近海地區,並且經常在微鹹水中發現(參考文獻7050)。是吞食魚,魷魚和蝦餌的貪食食肉動物(Ref。3968)。可食用,但不美味,骨頭飽滿(Ref。3968)。據南非克尼斯納報導,該物種的總長度為126厘米(G. Bernardt,pers。comm。[3]

保育

最少關注(LC) ;評估日期: 2016年6月20日

參考文獻

  1. 大眼海鰱,fishdb.sinica.edu.tw
  2. Elops machnata,fishbase.se
  3. Elops machnata,fishbas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