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衛·羅賓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自 大衛·羅賓森)
前往: 導覽搜尋
大衛·羅賓遜
NBA籃球運動員
出生 1965年8月6日
國籍 美國
身高 216 cm(7英尺1英寸)
體重 113在手动语言转换规则中检测到错误(249英磅)

大衛·莫里斯·羅賓遜英語:David Maurice Robinson,1965年8月6日),出生於美國佛羅里達州基韋斯特,為前美國職業籃球運動員,場上位置為中鋒,身高216公分。羅賓森在1987年NBA選秀大會中被聖安東尼奧馬刺以首輪第一順位選中,因為堅持先於美國海軍服役,故球迷暱稱其為「海軍上將」(The Admiral)。


馬刺在上將進入NBA之前的4個賽季,戰績分別為西部第八、西部倒二、西部第八和西部倒一,是一支聯盟中下游球隊。自1989-1990賽季上將為馬刺效力以後,馬刺14年裡有13年打進季後賽,常規賽最低名次為西部第六,最高排名聯盟第一,僅有的1年沒有打進季後賽是因為上將受了大傷賽季報銷。大衛-羅賓遜的加盟一舉把馬刺從聯盟中下游隊伍提升為聯盟強隊,馬刺崛起,開啟了一段長達近30年的強隊歷史。[1]


上將是有名的左手將,腳步靈活,身體協調性很好,進攻犀利,他巔峰期的得分能力出眾,有過單場砍下71分的壯舉,1993-1994賽季獲得聯盟得分王,是近三十年來僅有的兩個內線得分王(位置C&PF,另一人是奧尼爾(94-95和99-00))。上將常規賽場均20+10的賽季數達到8個,常規賽場均得分25+的賽季數達到4個,常規賽單場得分30+的次數達到186,占比接近20%。考慮到上將24歲才進聯盟打球,如果他能像鄧肯一樣在21歲或者更早地進入聯盟,他的巔峰期肯定可以延展幾年。[2] [3]


由於是大齡新秀,上將的職業生涯只有14年,這在超級巨星里算是比較短的,而且其中1年還完全報銷了。在他完整的13個賽季里,上將常規賽場均取得了20+10的數據,季後賽場均取得了18+10的數據,季後賽數據下滑的主要原因是上將在職業生涯末期33-38歲出戰了70場季後賽,占總季後賽出場比約57%。上將後期季後賽場次打得多的原因也眾所周知,那就是上將的大傷讓馬刺因禍得福在97年選中了超級新人鄧肯,馬刺補全了爭冠最重要的拼圖,從強隊進化為頂級強隊,因而可以在季後賽進一步突破。


羅賓森在禁區的進攻主宰能力十分優秀,同時也有着長人少見的速度和抄截能力,曾於比賽中拿到「 大四喜 」數據;1995年攻下職業生涯單場最高的71分。其偉大成就與俠客·歐尼爾派屈克·尤英哈基姆·歐拉朱萬並稱為90年代的聯盟四大中鋒。


大衛·羅賓森[1]

重傷缺陣,再創傳奇的起點

1997年為羅賓森與馬刺另一個轉捩點。那時羅賓森因傷勢的原因缺席了大半球季,球隊在失去禁區靠山後只打出20勝62敗的難堪成績,也就此得到了選秀狀元籤,在這時馬刺挑中了進入選秀的提姆·鄧肯。由於是羅賓森的缺席間接導致馬刺的爛成績而選中鄧肯,因此當時也有不少嘲諷的言語「羅賓森替馬刺帶來了鄧肯」。然而,籃球史上廣為佳話的雙塔陣營也因此誕生了。


雙塔傳奇與兩次冠軍

在鄧肯加入後所組成的雙塔陣營,馬刺一下就比上個球季多進帳了36勝,雖然羅賓森在此時的得分能力已有逐漸下滑的趨勢,但是羅賓森願意以防守線為主,一邊替球隊搶勝一邊提攜鄧肯。 隔年因罷工而縮短的1998-1999 NBA賽季,兩人更一舉拿下馬刺隊史第一座冠軍。在這之後,原先批評羅賓森打球太軟弱的言論也就漸漸消失。此後的馬刺也是季後賽的常客。 雖然面臨沙奎爾·奧尼爾科比·布萊恩特「OK組合」所率領的紫軍軍團使的馬刺往往為之慘虧,但是在一連串的新血加入,由馬努·吉諾比利托尼·帕克與鄧肯組成的「GDP三劍客」已漸成為完全體,馬刺迎來了更完整的陣容。而羅賓森在03年時場均得分已下滑至8.5分,但是在一幫年輕球員的努力以及自身的經驗輔佐下,馬刺在03年再度贏得一座冠軍,在這美好的氣息中,「海軍上將」正式光榮退役。


榮譽

2009年9月11日,羅賓森和邁克爾·喬丹約翰·斯托克頓傑里·斯隆、C·薇薇安·史金格一同入選奈史密斯籃球名人紀念堂[4] 2013年,進入FIBA名人堂


視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