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太蓬山摩崖造像及石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太蓬山摩崖造像及石刻

來自 攜程旅行 的圖片

本名 太蓬山摩崖造像及石刻

位於營山縣太蓬鄉

有「太蓬仙跡」

之稱的太蓬山

太蓬山摩崖造像及石刻位於營山縣太蓬鄉有「太蓬仙跡」之稱的太蓬山上。[1]

簡介

太蓬山摩崖石刻位於營山縣太蓬鄉,素有「蜀北名山」之譽,「太蓬仙跡」之稱的太蓬山上。最早的唐代開鐫於唐先天二年,即公元713年,最晚的為民國38年(1949年)。其中唐代8幅,五代1幅,宋代40餘幅,元代2幅,明代5幅,清代8幅、民國2幅。石刻內容有:佛教經典,造像碑記,遊人詩賦,史實辯誤等。

其中最珍貴的有唐代《安祿山題龕》、唐代知縣任惠琳題「透明岩」碑、唐主持僧《十三生七齋記》、唐朱倫之《普濟寺》碑,宋雍沿《題太蓬十三韻》、宋朱時敏《辯太蓬有安祿山題龕》、清《裝修神像碑記》等。這些石刻題記,從不同角度反映了當時太蓬山的宗教、政治、文化、地理及風景名勝資源等。而且這些題刻的書法風格各異,形體齊備,正、草、行、隸遒勁。流暢,是古代書法藝術之瑰寶,被南充市人民政府於1994年11月公布文物保護單位。

保護範圍:以山腳為基準,東、北外延15米,南、西外延10米。

建設控制地帶:保護範圍外延15米。

參考來源

  1. 太蓬山摩崖造像及石刻, 博雅旅遊,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