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太陽,向我的緯度滾來(外四章)(呂達余)

太陽,向我的緯度滾來(外四章)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太陽,向我的緯度滾來(外四章)》中國當代作家呂達余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太陽,向我的緯度滾來(外四章)

大地明明還是寂寥的,天空不時飄着鉛色雲朵。

草色未萌,柳芽未綻,殘雪未融。

我感覺渾身有些燥熱了,想脫去身上沉重的冬衣。

當你來到廣場上,伸手不覺寒了,腿腳活絡了,臉舒展開來了。我相信春是來了,目光投向草地,投向柳梢,投向長空,去捕捉春的消息。

我感覺,太陽,正轟隆隆地,向我的緯度滾來。

雖然迎春花沒有綻開,柳梢頭沒有綠尖芽,桃花的訊息更是渺杳,但我確信春是來了,她來了,來到了我們身邊。確切地說,是來到了我們的心上。經冬的小屋坐不住了,可是呆了整一個冬天呢。你好像嗅到了草葉的青氣,你好像看到了花朵的艷麗,你好像感到春陽將金色灑了一身。

這不是幻像。透過雲層,太陽,正轟隆隆地,向我的緯度滾來。

大風歌

風是無形的水,在空間的河床,永不止息流動。

老子說:上善若水。然而,善之善者,風也。風不着於地,而涌動於空,無所託其身,亦無所污其身。以此,而勝於水。

它紛披於草叢,喧譁於枝葉,流蕩於高天。

上天探地,穿隙入洞,無所不至。

可吹戰旗獵獵,足顯壯士豪情;

可掃千里赤地,蕩滌牛鬼蛇神;

可攪萬里長空,頓使風雲變色。

遇高山必扶搖而上,直上雲天,絕不徘徊兩側,迂迴而行。

遇大河必挾裹而下,一瀉千里,不作靜影沉璧,雅人小唱。

風哉,其性柔,其勢勁,其情狂。老子作頌於水,而忽於風,非善。

寒枝棲鳥

靜立於枝,在北風中。黑影三兩,像極古畫。冬天的樹,沒有蔭涼,沒有果實,沒有蟲子。你在那裡,瞭望,或跳躍。

冬天,你在地上覓食。經過的泥土上,印一個個「丫」。冬天缺少食物,你一點一點刨,一粒一粒啄。

不時飛離地面,一躍而上高樹。

寒風掠過樹枝,翻飛你的羽毛。你在那裡,瞭望,或跳躍。

你有腳丫,更有翅膀;你不是走獸,你是飛禽。

你必須站立高處,你必須遙望蒼天。

你在等待風和日麗的日子,你的鳴聲要在藍天裡迴響。

曲橋

有水域的公園,水間必有曲橋。

直線之中,左一折,右一折,曲曲折折。人行於上,左右徘徊,迤邐而行。

此橋多謂九曲橋,未必就是九曲。

人行於其上,亦曲曲折折。

左俯水面游魚,右眺遠山剪影,而對岸之景迎來。或偶一回顧,四面風光來襲。

此乃曲橋之妙,遊園非如此,何以為游哉。

橋本為通達之物,越障除礙之捷徑。然而前行途中,一味行走,直取對岸,捷則捷矣,趣味頓失。

人多喜坦途,而畏曲折。以是觀之,可不畏也,美在曲中。

古鎮

斑駁的牆壁,濡染舊時的煙塵;黑黝的翹檐,挑起昔日的明月;街道的青石,凹凸祖先的足印。

周邊堀起的高樓,在壓矮它的同時,明麗繽紛的色澤,進一步印證它古老。

它像古碑一樣,文字漶漫不清,要傾圮於塵了。忽然有懷鄉的人,懷古的人,裝點起它來,說起如煙的往事。它成了旅遊景點,重現昔日的煙火,又美侖美奐起來。

從這裡走出去的人,陸陸續續來了,又陸陸續續走了。

從別處來觀光的人,陸陸續續來了,又陸陸續續走了。

懷鄉的清淚灑了一街巷,閒情的步履走了一街巷。終是,嘆惋聲、嬉笑聲留下了,吃喝一番便走了。往日先民的繁勝,不能夠再重現,不可能了。曾經的好故事,可以懷想,不可以留戀。

遊人們的車子轉向高速,駛入都市的霓虹光彩里去。

[1]

作者簡介

呂達余,男,安徽銅陵人氏,大專學歷,高級政工師。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