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尋親之旅(廖燕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夷陵尋親之旅》是中國當代作家廖燕民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夷陵尋親之旅
仲春三月,我和妻子朱玉茹、女兒廖馨(廣西北海市政協委員、九三學社成員)、以及小孫女三代四人,前往湖北宜昌市夷陵區南埡村,探訪我的外祖父全敬存先生的故鄉。全敬存先生是辛亥革命元老之一,曾為中華民族的解放崛起長期奮鬥,並有大量詩歌傳世,被夷陵區列為二十八位歷史文化名人之一。
我母親全順儀是全敬存先生的大女兒。母親對故鄉山水親人感情深厚,我們經常聽她說起青少年時代故鄉生活的點點滴滴。令人遺憾的是,母親從三十來歲離開故鄉,直至八十七歲逝世始終沒能再回去看一看。我們的這次尋親之旅,也算是圓了她老人家的一個心愿吧。
這次行程前,女兒廖鑫通過北海市九三學社和政協文史委聯繫了宜昌市九三學社及夷陵區政協,得到了當地有關領導的熱情回應,對我們的整個行程進行了十分周到細緻的安排。
4月20日這天一大早,宜昌市九三學社宣傳部的宋志武部長、唐盛鵬副部長、夷陵區政協文史委簡志安主委等人開專車引領我們前往目的地。夷陵區的文史專家陳斌老師也全程陪同,為我們進行引導講解,陳老師的祖籍就在南埡村,因此他的講解不僅專業詳盡,而且特別的熱情自豪。當天下午,夷陵政協文史委還舉行了一個贈書儀式,由陳斌老師向我們贈送了同我外祖父有關的一些珍貴文獻資料和考證研究成果。
外祖父的故鄉分鄉鎮南埡村,在離宜昌市區四五十公里外的山區。我們驅車前往,一路上欣賞了夷陵山區層巒疊翠的秀麗景象,也感受到了山間道路的屈曲難行。
到達南埡村頭時,鎮裡的相關領導和南埡村的支書楊倩已在那裡迎候我們。楊支書指着路旁的一幢二層小樓說,這小樓就是幾年前在我外祖父出生祖屋地基上新砌的。小樓的女主人是我外祖父家族中的後輩,她和丈夫倆熱情地迎出屋外,向我們詳細地講述當年外祖父祖屋的樣式陳設等情況。我心中有些遺憾,不能看到外祖父故居的原貌了。卻又在屋前發現了一小段很老舊的青石小路,路上的石板已塊塊破碎,碎石被磨得鋥亮光滑。他們說,這是一條商道,在明清時就有了,通往前面的集市南埡,也是去遠方的馬幫們來回的重要通道。
看着這段古舊的青石小路,我眼前似乎浮現出一位清秀少年,端坐路旁茅屋裡刻苦攻讀的情景。外祖父少時家境貧寒,六歲入塾讀書,在書塾里經常要忍飢捱餓。但他常年認真鑽研,從不懈怠。憑着勤奮精神和聰穎天資,他學業終有所成,十二歲就考中秀才,令人驚嘆,人稱「小秀才」。十六歲時,受到當時洋務領袖張之洞的賞識,推薦其進武昌「兩湖書院」讀書。與黃興、陳裕時,高桐崗等辛亥革命元勛為同學。從此,他走出這重重大山,參與到中國歷史上「三千年未有之大變革」的風涌浪潮中去。
外祖父入兩湖書院讀書,三年後(1903年)受公派去日本學習軍事,主修步兵和炮兵。留學期間,他和同學們親眼目睹了日本自明治維新以來持續的蓬勃發展和旺盛的擴張野心,更加堅定了為中國尋找革新之路,救國救民的決心。遂於1905年追隨孫中山、黃興加入了中國同盟會。
1907年底在日本學成歸國後,外祖父先於廣西陸軍小學堂任教,再到北京清廷任職。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後,南下協助黃興組建南京臨時政府軍隊,參加廣州光復軍事活動,身受重傷,幾近殞命。後參加「二次革命」、討袁護國。袁世凱死後,又在黎元洪總統府任職。1917年張勳復辟後,憤而辭職歸鄉。
在這近十年間,外祖父東奔西走,捨生忘死,苦苦尋覓救國興邦之路,卻始終不得其解,軍閥混戰,民不聊生的亂象卻愈演愈烈。心灰意冷之下,他與故交同志陳裕時、高桐崗一起,在故鄉修建了「智悲閣」,沉潛佛學。「智悲」之名,可以透露出幾位辛亥革命元勛此時報國無門,茫然彷徨的心緒。
在外祖父祖屋側後方幾百米處,是我大舅舅一家人的居住地。大舅舅雖是領養的,卻勝似親生。外祖母只有大舅舅和我母親兩個孩子,兄妹倆感情很好。大舅舅結婚後,我母親同嫂子也相處得特別好。後來經常對我們說她嫂子是個非常善良賢惠的人。聽說大舅舅在我母親離開家鄉多年後,曾收到過我母親的一封信,以後每當他讀起這封信時,都會淚流滿面。解放後,大舅舅僥倖地躲過了土改時的劫難,卻又在十年動亂中備受折磨。幸而熬過動亂時期,享受了幾年安定生活,於1986年去世。
大舅舅有五個子女,現在後輩開枝散葉,人丁興旺,在祖籍地很好地繼承了全家的煙火。我們這一次,見到了大舅舅的後人,我大表姐全家梅、二表哥全家驥、三表弟全家駿、四弟媳向富芬和他們的家人。還跟在外務工的四表弟全家騏通了視頻電話。親人們驚喜見面,自然是激動萬分。
我的妻子朱玉茹,在我們結婚到母親去世的二十多年間,大部分時間都跟母親生活在一起,婆媳倆相處磨合日久,感情越發深厚。這次同大舅舅家從未見面的姑姐和妯娌們見面,對各自的長輩,自是有互相訴說不完的生活往事和思念之情。
外祖父這次歸鄉後,同我外祖母攜我大舅舅和我母親居住在離祖屋有幾公里處的萬家河。我們在楊支書、陳老師的引領下,先攀爬一段山路再乘船走了段水路才到達。從遠處隔水望去,外相父故居所在,背靠巍峨青山,面朝澄碧湖水,真是一塊風水調順的宜居之地。
我母親出生在這裡。她是外祖父的長女,很好地繼承了外祖父的聰穎天資,她自小生活在外祖父膝下,耳濡目染,知識、眼界都不同一般。在她年幼時,外祖父有時會為族中後輩讀書不好而生氣,她卻只是在旁邊聽一聽就能對答如流,這時外祖父就會轉怒為喜。隨着年齡漸長,她甚至能對古籍中的詩文典故提出自己的不同見解,讓外祖父喜出望外,說女兒「每到論詩欲勝爺」。後來在覺華和尚到訪智悲閣時,父女倆還各寫兩句詩,「足成一絕」,這足以成為詩界美談。也由於受到外祖父的影響,我母親自小就喜愛讀經誦佛,這也讓外祖父倍感高興,覺得父女連心。還有我母親一生都極愛貓兒,凡她收養的貓兒都倍受關愛,呵護有加。外祖父詩集中有兩三首專門寫」狸奴」的詩都和她養的貓兒有關。
在這裡,我母親和我父親相識結婚。我父親廖樹棠是黃埔軍校第十期畢業生,抗戰時隨所在部隊參加台兒莊戰役而負傷,後退守宜昌分鄉。這裡是拱衛戰時首都重慶的最重要防線,隔江距離著名的石牌保衛戰中心戰場僅幾十公里。
1943年,我的大哥廖宜民出生在這裡。巧的是大哥的出生之日,比外祖母的生日僅遲一天,又與外祖父的生辰恰好同是癸未年(1883年--1943年),祖孫倆相距整一個甲子。外祖父在花甲之年抱得長外孫,自是欣喜異常,專門寫詩祝賀,賜小名為「念祖」。又寫詩飛寄親家(我的祖父廖楚青,前清秀才),得意炫耀說「飛書告乃翁,含飴我先嘗。」。人們都說,我大哥面相極似外祖父,外祖父對他極為寵愛,逢人便夸。據母親回憶,外祖父曾指着我大哥說:「這小子面相有官威,將來恐怕能做個小官呢。」對我大哥的喜愛和前途期許之情可見一斑。可惜的是,外祖父和我父母他們居住的房屋,後來都淹沒在尚家河水庫中了。
可能是由於我外祖母劉夫人的重男輕女,一直沒讓我母親去學堂讀書。後來外祖父於南京娶的王夫人在1933年曾回宜昌短暫居住,她得知我母親的情況後,堅決主張要送我母親去學堂接受正規教育。這樣,我母親在十四歲那年才得以上正規學堂讀書。所以直到幾十年後,我母親還對王夫人十分感念,並在晚年留下遺囑,讓我們把她的骨灰分出一部分,安葬在王夫人安息的南京城。
我母親天資聰穎,學習又勤奮,在學校里很快就嶄露頭角,從低年級開始,連連跳級,比先入校幾年的同學更快完成了學業,學校師生們紛紛讚嘆。後來,母親還在南院鄉聯保小學擔任教員,是這所學校的第一位「女先生」。
在我們一行人乘船上岸站立之處前面不遠,就是曾經的「智悲閣」。如今,這裡僅剩下殘垣斷壁了。順着一道低矮殘壁向里望去,隔着一叢修竹,背後有一個一人來高,五六平米大小的石洞,洞中有天然形成的桌凳狀石塊,據說外祖父他們當年常在這洞中誦經冥想。只是這小小石洞,實在放不下他們拯救中國社會的責任感,所以幾年以後,外祖父他們又先後再度出山,繼續努力尋求救國之路。
有意思的是,在這探訪外祖父萬家河故居和智悲閣遺址的過程中,我那剛過五歲的外孫女,無論是來回上千米的山路攀爬,還是坐小汽船渡水,抑或是探尋有些陰暗森森的智悲閣遺址,她都十分活潑踴躍,興致勃勃,沒有一點苦累害怕的神情,使得大家稱奇不已。
外祖父從鄉居中復出後,也許是有感於軍閥孫傳芳比較高超的治軍手段和開明的治政策略,從1921年到1927年間,先後在孫傳芳的「長江上游總司令部」和後來的「五省聯軍司令部」中任職幕賓和參謀長。其間還編寫出版過名為《最近戰術》的軍事著作。1927年初,外祖父隨孫傳芳退往東北後,就專心從事於軍事教育,他是中國現代炮兵教育的開創者之一。「九 一八」事變發生後,為了避免被日本人利用,他果斷逃離瀋陽,回關內在北平和南京繼續從事軍事教育,直到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
這十多年間,外祖父再一次身不由己地置身於軍閥混戰之中,根本看不到國家民族的出路在何方。即使後來國民政府成立,社會仍然是一片混亂,外祖父也不贊同蔣氏的治國方略。他內心的苦悶彷徨比先前在家鄉閉門誦經時更加濃郁了。
這種狀況一直延續到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這年年底,南京即將淪陷,他先將王夫人及其子女送往上海租界安置,再匆忙隨陸軍炮校西遷,西遷途中又因病掉隊,只好獨自輾轉歸鄉。
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的一大災難,又是整個中國民族意識和國家意識深度凝聚形成的一個重大契機。而外祖父的個人生涯,也迎來了又一個高光時刻。此時,全國軍民一同浴血奮戰,《義勇軍進行曲》響徹長城內外,大江南北。武漢會戰後,宜昌一帶成為保衛陪都重慶的最重要防線,幾年間,以長江石牌要塞攻防為中心,戰況一直十分慘烈。宜昌城鄉淪陷半壁,外祖父在山區的故鄉也連遭日軍飛機狂轟濫炸。侵略者的殘暴行徑,更激起他心中強烈的愛國情懷。他抱着病弱之軀,奮筆數年,抒寫了大量斥責日軍暴行、謳歌軍民抗戰的詩篇,以自己的方式為抗戰出力,殊為感人。
外祖父所作詩歌現在能見到的有四百多首,其中有三百來首同抗戰有關。其餘詩歌的內容也是豐富多彩,有山村美景的描繪、有朋友唱和的真情,有孫輩出生的喜悅,有偕晚輩出遊的欣慰,有品酒嘗瓜的鄉趣,也有摯友離世的悲傷、有學佛悟道的心得。
在此期間,外祖父常以革命元老和鄉紳代表的身份,探訪慰問駐當地抗日將士,鼓舞軍心,發動民眾為駐軍解決糧草供應問題。還監督部隊軍紀,制止擾民行為,保護民眾利益。因此,提起分鄉「全老爺」的大名,遠近民眾無人不曉。
在宜昌城淪陷後,曾有已成為漢奸高官的故人來遊說外祖父為日本人做事,他當即斷然回絕。後又專門寫詩,痛斥汪精衛晚節不保,賣國求榮,為虎作倀的卑劣又愚蠢的行為,也間接地表達了自己寧死保全民族氣節的堅定信念。
外祖父的詩歌在1947年由好友吳羨季先生主持編輯出版,名為《閒園詩存》,遂得以傳世。我們後輩還十分感謝幾十年後貢獻出珍藏孤本《閒園詩存》的陳繼軒老人。也感謝熊楚洪先生、黃世堂先生、陳斌先生等,他們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對外祖父的生平史實進行了廣泛紮實的考證,對詩集內容進行了翔實的校勘注釋。特別是陳斌先生,直到現在,仍然在對外祖父的生平史實和《閒園詩存》內容進行更深入的考據解讀,十分令人感動。
抗戰勝利後,外祖父的家庭生活有了較大的變化。先是我父親廖樹棠帶隊去天門參加受降儀式,回來後就脫離了軍籍,然後外祖父囑吩我父親調派人手去南京接回順謐、順寧、順鼎姐弟(此時王夫人已在南京去世),安排他們分別在鄉里和宜昌城讀書。外祖父平常不太理會家務,這段時間心態又放鬆下來,就讀書吟詩、茶酒自娛、訪友會客,偶爾也會跟着老伴下田地體會一下農耕樂趣。他還專門為鄉里小學校寫了校歌:「岩岩大王,作屏東方。洋洋溪流,蜿蜒其旁.……我中華祚,我共和允,為母校之光。」恢弘氣勢中融匯着對家鄉後輩讀書上進,為家國增光的殷切期望。可以說,1945年下半年至1947年上半年這一兩年,是外祖父一生中少有的身心放鬆之時。
然而好景不長,抗戰勝利後,國府統治的腐敗、混亂之象迅速蔓延惡化,同時,內戰的跡象也越來越明顯。對於國共兩黨內戰,外祖父無力阻止,雖不置一辭,但內心肯定是不贊成的。1946年,他在一首名為《宇宙》的詩中說:「人慾無底竇,傾海不能盈」,意為人的私慾是難填的無底洞,是引發戰爭的罪惡之源,隱約表達了對內戰大規模暴發的擔憂與責難。
1947年下半年,外祖父被友人余家菊拉入中國青年黨。青年黨在1923年成立後,游離於國、共兩大政黨之外,既反對以馬列主義為宗旨的共產黨,也不滿國民黨的獨裁統治。青年黨在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前後,主張全國「政黨休戰,共同抗日」,着力於組織發動黨內外全部力量投入到抗日救亡鬥爭中去。其是非功過,史家自有評說。外祖父加入青年黨的舉動,折射出他對國民黨統治徹底失望的心態,也為他提供了一個反映底層民眾疾苦、提倡民主政治的平台。1948年3月,外祖父以「國大代表」身份,去南京參加「行憲大會」,在選舉總統時,外祖父基於對蔣介石治國策略的一貫反對,投了另一位總統候選人居正一票,表達了自己的政治立場。
1948年下半年以後,國民黨統治的腐敗墮落日益嚴重,戰爭形勢也急轉直下,共產黨解放全國的大勢已不可阻擋。大廈將傾之時,外祖父也在考慮自己的退路。
1949年初,我父親在和我母親等家人商議後,將自己的同學方信昌(國軍團長)介紹給我的小姨全順寧,促成了他們的婚姻。方信昌的老家在西康雅安。這樣,在宜昌解放前夕,我父親就送外祖父跟隨方信昌、全順寧夫婦西撤,經施恩、重慶、成都,最終到達雅安。
我小姨全順寧的這次婚姻,卻成為她人生中的一段噩夢,其間備受折磨屈辱。幸而不久後她就在家人的支持下離了婚。我母親在以後只要一想起這件事,就後悔不迭,覺得自己對不起妹妹。
1950年春,外祖父拖着病弱之軀到達雅安後不久,終於走完了自己的一生,終年67歲。
外祖父的一生,在書生意氣之中隱含着錚錚鐵骨。他這一生有愛,有恨,有奮鬥,有挫折,有春風得意,有失意彷徨。這一切都由那濃烈的民族意識和愛國情懷貫穿在一起,同那段風起雲湧的大時代相應合,構成了他跌宕起伏、慷慨悲涼又不乏精彩的一生。最值得稱道的,是國難當頭,日軍肆虐之時,他挺直病弱之軀,以熱血為墨,以風骨為筆,燃燒生命,寫出數百首詩歌,留下了一部罕見的「抗戰詩史」,為他的人生經歷塗抹上了一段最炫麗的色彩。
近年來,有關文化歷史學者,已對全敬存先生的歷史功績及其對地方文化建設的積極推動作用做出了恰如其分的評價。令我們全敬存先生的後代十分欣慰與感激。
外祖父出走西康後,除了我大舅一家仍定居故鄉外,其他幾個子女都先後離開宜昌各奔東西並開枝散葉。只是留在故鄉的我外祖母劉夫人卻境況悽慘。當年,外祖母嫁到全家後,用外祖父在外做官寄回家的錢買了百來畝地,以後就一直在家操持生計。外祖母為人寬和善良。她常年下地做農活,自己省吃儉用卻對別人慷慨大方,不管是鄰居同鄉,還是外鄉落難者,只要有困難被外祖母知道,她總是主動地盡力幫助別人,贏得了同鄉人的一致讚譽。在後來的運動中,普通鄉親們對外祖母都沒有什麼負面的評價和行為。然而,當時正處於政權更迭之時,社會動盪,泥沙俱下,最能凸顯人性中惡劣的一面,於是就有人趁機對外祖母百般折磨,逼迫她交出「銀洋」,外祖母實在難以忍受屈辱,含冤自盡了。(此處感嘆省略)
據說外祖母的墓地,是在南埡村一條小溪旁的石坡上。十分遺憾的是,我們這次的尋親活動,因為時間倉促,沒有來得及去找尋祭奠一下她老人家的墓地。這隻好留待下次了。
1947年以後,我父母親一家在宜昌城裡生活,我父親脫離軍職後,想以經商養家,但他是軍人出身,做生意不在行。這期間我的大姐和二姐相繼出生,全家經濟特別艱難。1950年,我父親在送外祖父西去雅安回來後,就出外尋找工作謀生,一時也難以接濟家庭經濟。我母親迫於無奈,只好也出外去尋找工作。在以後的二三十年間,由於受社會形勢影響,父母親帶着我們一家人輾轉於北京、青海西寧、江蘇鹽城等地工作生活,境況比較艱難。父親在1976年就因病去世,終年61歲。直到國家改革開放開始,我們一家才終於迎來了社會和家庭生活的春天。
秉持着外祖父「讀書傳家」的理念,不管生活境況如何,我母親都十分重視子女後輩的讀書學習。她自己就極愛讀書,平時一有閒暇,還喜歡跟我們談論讀書的心得見解。在談到《紅樓夢》、《甲申三百年祭》等名著時,她的一些見解很是獨到深刻,我看比有關專家學者也是不遑多讓了。在母親的言傳身教之下,我們四個兄弟姐妹在學業上都有所成。
我母親多次對我說,在那段生活困難的歲月里,她最高興自豪的就是在地外學習工作的子女回家來探親。這也是她最能得到同事鄰居無比羨慕的時刻。而今,三代、四代後輩也都學業事業有成,其中不乏曾在或正在國內、國際名校學習之人。
外祖父和外祖母若泉下有知,一定會為他們的後輩生活美滿、學業有成、事業順暢而開心不已,我有時會想到,是不是外祖母一生行善積德的行為隔代福報到她的子女後輩的身上了?這樣想來,那為外祖母行善終生卻不得善終的怨念就會消散一些了。
我母親也繼承了外祖母的善良品性,一生與人為善,樂於助人,視錢財如流水。與她相處過的人,都很敬佩她的為人。當年經濟困難時期,我大哥大姐回來探親,總是盡其所能帶回一些貴重食品給母親,她卻往往很快就轉送給親友同事了。使得跟我哥哥姐姐很是無可奈何。母親在她生命後期的十多年裡,篤信佛理,經常吃素。最後在2006年夏天因病平靜去世。母親臨終時,我和妻子守候在病床前,看到她雙手合十舉起,似是在為子女後輩做最後的祈福。母親享年87歲。
在我們即將結束當天尋親行程之前,分鄉鎮黨委的趙書記還專程趕來,陪我們吃了頓家常飯。又站在村頭觀景台上向我們介紹,他們正在將這裡打造成歷史人文、自然景觀和生態農業相結合的新型農村樣板。村委楊支書補充說,2019年,南埡村已入選「湖北省十大最美鄉村」,又是「湖北省生態強村」之一。他們還打算在村口公路旁建造一座「全敬存紀念館」,作為南埡村文化[[建設]的重要版塊。
臨行前,我們在公路旁眺望南埡村全貌,遠處大王岩巍峨雄峙,山嵐騰湧,順着山坡鋪展而下的碧綠田疇是花期過後的油菜田,陳斌老師指點說,如果是一個月前,那裡滿眼的就是金黃菜花,十分壯觀,令人心醉。其時,村里村外遊人如織,不少人都是從外地驅車趕來的。油菜花期過後就是綠油油的稻穀。這裡的稻米生產歷史悠久,古代為皇室喜愛的「貢米」,現在則是遠近聞名的生態有機米,口感絕佳。陳斌老師又指着大王岩下金鼎山前一片茂盛的柳林說,那柳林旁,就是我外祖父參與創建並寫下校歌的小學校舊址,這所學校後來已搬遷,曾經辦過高中、初中,最後定格為一所設施十分完備的鎮辦區管小學。
看着眼前的盛況,暢想這裡新型農村發展的美景,我不禁悠然神往。這不就是從清末以來,外祖父他們那一代代仁人志士終生奮鬥所要達到的盛世景象嗎?外祖父,您故鄉現在的和美景象,就是我們整個國家的一個縮影,如今國家強盛,人民安樂,民族復興在望。您和您的戰友們可以安息了。國家和人民不會忘記你們的功績,您的子孫後輩更會把您永遠銘刻心間。[1]
作者簡介
廖燕民,全敬存長女全順儀次子,畢業後在中學和專科學校任語文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