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學習型組織是一個專有名詞。

中國文字是歷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1]。也是至今通行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種文字像漢字這樣經久不衰。 從甲骨文發展到今天的漢字,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文字的發展經過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2]、草書、楷書、行書等書體演變。

目錄

名詞解釋

所謂學習型組織(LearningOrganization)是指具有持續不斷學習、適應和變革能力的組織。當今管理者所面臨的最大挑戰是變化,正如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所言,「當今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

學習型組織是由彼得・聖吉提出的,企業之所以要發展成學習型組織,主要是在應對激烈市場競爭時,組織要儘可能的追求精簡、終生學習、扁平化、自我組織再造以及彈性因應,以此來維持自身具有的競爭力。

學習型組織的要素

目前,關於學習型組織的內涵描述,都普遍強調了學習型組織建設的五種基本要素,即不斷超越自我、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願景、進行團體學習和學會系統思考(即五項修煉),其中以系統思考為核心。

1、自我超越:自我超越的修煉是學習不斷理清並加深個人的真正願望,集中精力,培養耐心,並客觀地觀察現實。它是學習型組織的精神基礎。

2、改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於心中,影響我們如何了解這個世界,以及如何採取行動的許多假設、成見,或甚至圖象、印象。

3、建立並同願景:共同願景的整合,涉及發掘共有「未來景象」的技術,它幫助組織培養成員主動而真誠地奉獻和投入,而非被動的遵從。

4、團體學習:團體學習之所以非常重要,是因為在現代組織中,學習的基本單位是團體而不是個人。除非團體能夠學習,組織便也無法學習。

5、系統思考:指以系統思考觀點來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其核心就是:從整體出發來分析問題;分析關鍵問題;透過現象分析問題背後的原因;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系統思考是見識,也是綜合能力。這種見識和能力只有通過不斷學習才能逐漸形成。

學習型組織的內涵

(1)學習型組織方法——發現、糾錯、成長。

組織學習普遍存在「學習智障」,是由於個體思維的誤區,沒有找到關鍵的要點,你的遠景是什麼?如何去除其中的限制因素障礙,獲得組織肌體的修復,找到合適的成長環路,這需要個體之間不斷去學習、探索,達到互動的目的。一切心理和機構層面的考量都不是學習的關鍵元素,修復和行動力才是主導。所以,方法只能在動態的過程里找到,最後成長。發現、糾錯、成長是一個不斷循環的過程。也是學習的自然動力。

(2)學習型組織核心——在組織內部建立「組織思維能力」。學會建立組織自我的完善路線圖。

自我學習機制:組織成員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學習成為工作新的形式。

(3)學習型組織精神——學習、思考和創新。

此處學習是團體學習、全員學習,思考是系統、非線性的思考,創新是觀念、制度、方法及管理等多方面的更新。

(4)學習型組織的關鍵特徵——系統思考。

只有站在系統的角度認識系統,認識系統的環境,才能避免陷入系統動力的旋渦里去。

(5)組織學習的基礎——團隊學習。

團隊是現代組織中學習的基本單位。許多組織不乏就是組織現狀、前景的熱烈辯論,但團隊學習依靠的是深度匯談,而不是辯論。深度匯談是一個團隊的所有成員,攤出心中的假設,而進入真正一起思考的能力。深度匯談的目的是一起思考,得出比個人思考更正確、更好的結論;而辯論是每個人都試圖用自己的觀點說服別人同意的過程。

學習型組織的特點

學習型組織不同於一般的組織,表現出持續學習、不斷創新、不斷超越、不斷發展的總體特徵:

1、組織成員擁有一個共同的願景。

組織的共同願景,來源於員工個人的願景而又高於個人的願景,朝着組織共同的目標前進。

2、組織由多個創造性個體組成

在學習型組織中,團體是最基本的學習單位,團體本身應理解為彼此需要他人配合的一群人。組織的所有目標都是直接或者間接地通過團體的努力來達到的.

3、善於不斷學習

是學習型組織的本質特徵,所謂:善於不斷學習,主要有四點含義:一是強調「終身學習」,二是強調「全員學習」,三是強調「全過程學習」,四是強調「團體學習」。

4、「地方為主」的扁平式結構

傳統的企業組織通常是金字塔式的,學習型組織的組織結構則是扁平的,即從最上面的決策層到最下面的操作層,中間相間隔層次極少。它盡最大可能決策權像組織結構的下層移動,讓最下層單位擁有充分的自決權,並對產生的結果負責,從而形成以「地方為主」的扁平化組織結構。

5、自主管理

學習型組織管理認為,「自主管理」是使組織成員能邊工作邊學習並使工作和學習緊密結合的方法。通過自主管理,可由組織成員發現工作中的問題,自己選擇夥伴組成團體,自己選定改革進去的目標,自己進行現狀調查,自己分析原因,自己決定對策,自己組織實施,自己檢查效果,自己評定總結。

6、組織的邊界將被重新界定

學習型組織的邊界的界定,建立在組織要素與外部環境要素互動關係的基礎上,超越了傳統的根據職能或部門劃分的「法定」邊界。

7、員工家庭與事業的平衡

學習型組織努力使員工豐富的家庭生活與充實的工作生活相得益彰。學習型組織對員工承諾支持每位員工充分的自我發展,而員工也以承諾對組織的發展盡心盡力作為回報。這樣,個人與組織的界定將變得模糊,工作與家庭之間的界限也將逐漸消失,兩者之間的衝突也必將大為減少,從而提高員工家庭生活的質量,達到家庭與事業之間的平衡。

8、領導者的新角色

在學習型組織中,領導者是設計師、僕人和教師,領導者的設計工作是一個對組織要素進行整合的過程,他不只是設計組織的結果和組織政策、策略,更重要的是設計組織發展的基本理念。學習型組織有着它不同凡響的作用和意義。

他的真諦在於:學習一方面是為了保證企業的生存,使企業組織具備不斷改進的能力,提高企業組織的競爭力;另一方面學習更是為了實現個人與工作的真正融合,使人們的工作中活出生命的意義。

學習型組織的領導

學習型組織是從組織領導人的頭腦中開始的。學習型組織需要有頭腦的領導,他要能理解學習型組織,並能夠幫助其他人獲得成功。學習型組織的領導具有三個明顯的作用。

1、設計社會建築

社會建築是組織中看不見的行為和態度。組織設計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培養組織目的、使命和核心價值觀的治理思想,它將用來指導雇員。有頭腦的領導要確定目標和核心價值觀的基礎。第二個任務是設計支持學習型組織的新政策、戰略和結構,並進行安排。這些結構將促進新的行為。第三個任務是領導並設計有效的學習程序。創造學習程序並且保證它們得到改進和理解需要領導的創造力。

2、創造共同的願景

共同的願景是對組織理想未來的設想。這種設想可以由領導或雇員的討論提出,公司的願景必須得到廣泛的理解並被深深銘刻在組織之中。這個願景體現了組織與其雇員所希望的長期結果,雇員可以自己自由地識別和解決眼前的問題,這一問題的解決將會幫助實現組織的願景。但是,如果沒有提出協調一致的共同願景,雇員就不會為組織整體提高效益而行動。

3、服務型的領導

學習型組織是由那些為他人和組織的願景而奉獻自己的領導建立的。作為靠自己一人建立組織的領導人形象不適合學習型組織。領導應將權力、觀念、信息分享給大家。學習型組織的領導要將自己奉獻給組織。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