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安徽大學藏戰國竹簡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安徽大學藏戰國竹簡二》,安徽大學漢字發展與應用研究中心 編,出版社: 中西書局。

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1]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莎士比亞[2]

內容簡介

《安徽大學藏戰國竹簡(二)》收錄《仲尼曰》《曹沫之陳》兩篇文獻。本輯包括竹簡原大圖版、放大圖版,釋文注釋,以及「附錄」(包括「《仲尼曰》與相關文獻對照」「上博簡《曹沫之陳》編聯釋文」「上博簡《曹沫之陳》摹本」)、字形表、竹簡信息表等。

《仲尼曰》竹簡保存完好,書法精美,由13支完簡組成。簡長約43厘米、寬約0.6厘米,兩道編繩。原無篇題,不分章。簡文頂格書寫,首尾不留白。1-7號簡背有編號, 7、8、12號簡背有習字。簡文所記孔子的言論共25條,見於今本《論語》者有8條,另有一些可與《禮記》《大戴禮記》《孔叢子》等傳世文獻對照,但文字不盡相同。安大簡《仲尼曰》可能摘抄自《論語》在戰國時的編定本。簡本的發現,對研究《論語》的成書、流傳、文本的發展變化以及孔子思想等問題均具有重要意義。

《曹沫之陳》原有46支簡,實存44支,缺2支。簡長約48.5厘米、寬約0.6厘米,三道編繩。簡首尾留白,15號簡頂格書寫。簡背有劃痕、文字。簡文記載魯莊公與曹沫的對話,內容涉及當時的軍事、政治觀念,是一篇十分重要的兵學文獻。另外,簡文可與之前公布的上博簡《曹沫之陳》對讀,能夠幫助解決上博簡本的諸多編聯問題。兩個文本的異文也很豐富,對研究語言文字相關問題具有重要價值。附錄部分有上博簡《曹沫之陳》摹本,摹寫精美,不失真。

作者介紹

2010年,安徽省教育廳重點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漢字發展與應用研究中心」正式組建。2014 年中心又成為國家協同創新中心——「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的主要參與單位之一。中心既重視漢語言文字的本體研究,努力探索漢語漢字的發展演變規律;也重視漢語言文字的應用研究,努力為國家語言文字政策的研製和宣傳提供學術支持。

參考文獻

  1. 關於智慧的名言,人生屋,2013-07-15
  2. 關於莎士比亞的名言名句(100句),豆丁網,2021-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