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賓山是個老地名(孫同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賓山是個老地名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賓山是個老地名》中國當代作家孫同林的散文。

作品欣賞

賓山是個老地名

賓山是如東縣城掘港鎮舊名。賓山本來不是這個賓字,應該在賓字前面加一個蟲字偏傍,因為字典里沒有這個字,電腦又打不出,故現在多改用賓山作代了。

在我的童年,賓山最早是以一種傳說出現的。

為什麼叫賓山?因為這裡地處南黃海邊,古稱扶海洲,海產品文蛤(殼)堆積如山,故有了賓山。在我的記憶中,這裡還有一座土山,叫做「掘港土山」,曾是國民黨守備部隊的指揮中心。土山四面環水,只有一條小路可通。國民黨部隊在土山上修築了大量的明碉暗堡,居高臨下,易守難攻。

1948年3月,國民黨頑固派頭子王宗林率部在此負隅頑抗。新四軍發起第四次圍攻(前三次都無功而返),戰鬥進行得異常激烈,近兩千人在此地陣亡,屍橫遍野,血流成河,王宗林仍拒不投降。解放軍戰士以身上捆綁手榴彈作武器,炸開血路,最終攻下土山,殲滅國民黨軍隊二十一師留守部隊及「自衛隊」。掘港解放後,掘港、掘東地區萬餘群眾湧上土山,平毀敵工事,連續10多天,終將高出地面3丈多高的土山夷為平地。

我的出生地在賓山西北100多里,距如皋縣城卻比較近,最早去的縣城也是如皋,後來才去了賓山,所以,一直將賓山作為一個傳說。 當然,賓山的故事的確是挺多的。

春秋時期,賓山地處扶海洲,至東晉時與大陸相連接。隋朝時因「掘溝運河」,賓山便有了新地名「掘港」。隋時,這條運河連通黃海和古運鹽河到達揚州 。唐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全國分為十道,掘港地屬淮南道廣陵郡,為淮南煎鹽場亭(掘港亭)。至五代時掘港已成為全國著名鹽場。清代,掘港場成為鹽、棉、米、繭「四白」集散中心,一度有「小揚州」之美譽。民國年間設掘港市、掘港區,新中國成立後設掘港鎮人民公社,為如東縣政府所在地。

在今如東縣城南端,有一座金碧輝煌的廟宇,那是如東佛教名剎——國清寺。掘港國清寺建於唐元和年間(公元806——820年),寺院的布局參照了浙江天台山國清寺建築風格。唐開成三年(公元838年)七月,日本天台宗高僧圓仁大師隨日本第十三次遣唐使藤原常嗣來到中國,求法巡禮,曾拜謁國清寺,瞻禮道場,參拜祖師,在寺中住歇半月有餘。回國後,著《入唐求法巡禮行記》,書中多處提及掘港國清寺,由此可見其與日本天台宗的交往源遠流長。後國清寺曾遭戰火毀損,今日國清寺系上世紀九十年代重建,寺名由已故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先生題寫。

文化名城往往都帶有某些傳說,如東也是有傳說的地方。相傳八仙過海前,遇霧怪,吐出漫天大霧,一時無法衝破霧網,只得停滯於扶海洲前。一漁郎告訴前來問詢的何仙姑:「蓬萊此去三千里,子夜霧怪瞌睡升明月。」原來,這霧怪每到半夜時會瞌睡半個時辰。八仙便於半夜突襲,刺死霧怪,為民除害。仙姑見漁郎聰慧俊美頓生憐愛之心,有意考考他:「漁郎啊,你可知我們站的地方叫什麼?」漁郎搖頭,何仙姑說道:「我出一個迷你猜,就知道了——與郎好似舊相識,駕雲西辭赴蓬萊。」漁郎正沉思,恰遇如來佛祖東行,立時醒悟過來,脫口而出:「如東。」原來,何仙姑出的是會意藏字謎,「好似」解為「如」「西辭」即向「東」。恰遇如來佛祖從西天到東土來,不也是「如東」嗎?漁郎遂請來能工巧匠刻下「如來東臨」的巨碑謝恩。於是,古老的賓山,在更名掘港之後,又有了如東之名。

相傳,這裡的老人只要在「如來東臨」碑前焚九柱香,再拜一拜,就能長命百歲。青年男女只要在此碑下拜上兩拜,點香八柱,就能找到稱心如意的人。小孩在此碑前拜上三拜,就能劫除病災,學業長進。

難怪如東縣久負長壽之鄉和教育之鄉之盛名。

如東東臨南黃海,以海鮮之鄉著稱,特別是如東的文蛤,雅稱「天下第一鮮」。明代李時珍云:「還中諸蛤之利有餘人者,統稱蛤蜊,白殼紫唇,或殼上有花紋故稱文蛤或花蛤。」宋朝詩人梅堯臣也曾有過「車蝥與月蛤,寄自海陵郡」的詩句。相傳,清乾隆皇帝下江南,一路吃盡人間美味。一日來到揚州,知府大人一時想不出什麼美味佳肴,一位如東籍師爺獻計:「大人,我家鄉的海邊出產一種又鮮又嫩的文蛤,其味雅而不俗,可以尋一點來讓皇上品嘗。」知府聽了,十分高興,立即派人快馬置辦。掌勺師以文蛤燴冬瓜,將冬瓜數片削成彎月形狀。玉碗中,清煙裊裊,一顆顆文蛤似珍珠一樣,在水中嬉戲,仿佛抬頭望着水中初月倒影。乾隆帝被眼前充滿詩情畫意的情境着迷,口中飽享鮮美無比的海味,咂嘴道:「此鮮只應天宮有,人間能得幾回嘗。」乾隆皇帝一邊吟詩讚道,一邊喚來師爺,問這是什麼菜,師爺答道:「回皇上話,此為海珠戀月。」乾隆龍顏大悅,「好一個海珠戀月,真乃天下第一鮮也。」興之所致,便命師爺取文房四寶來,揮筆寫下了「天下第一鮮」五個大字。由此,如東文蛤揚名天下。

古鎮掘港的老街,曾是志士仁人的青睞之地。墨客騷人,多會於此,詩酒唱酬,雅韻十足,唐代淮南黜陟使李承實駐守修築皇岸捍海,宋朝興化令范仲淹修堤,留下「范公堤」史跡;掘港又曾是兵家必爭之地,從早年的的抗倭禦侮,到近代抗日戰爭,解放戰爭,老街數度金戈鐵馬,將士雲集。陳毅、陶勇、張震東梁靈光、姬鵬飛等名將曾在這裡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掘港老街又是經濟發展,革固鼎新的見證人,清末狀元著名實業家張謇曾於此設署處理墾殖事務,當地圍海造田,興辦實業當由此始。

上世紀的八十年代,如東尚屬一個農業大縣,他們將種植棉花作為全縣農村經營的重要經濟項目,「兩奪皮棉百萬擔」之舉轟動全國。九十年代,如東人舉全縣之力自發開發洋口港,正是這一偉大創舉,讓如東有了今日的輝煌,正如一曲《東方之港》唱道:「天藍藍,海藍藍,洋口的風也藍藍,相約如東之東,牽手黃海之南。蜿蜒的范公堤,滄桑着歲月,遠古的長江口,依稀着浪漫。啊,我家鄉的東方之港,啊,我依戀的黃海之灣。情依然,愛依然,我心如歌也依然。……啊,我迎送,往來中國的船,啊,我祝福,飄向世界的帆。我祝福,飄向世界的帆……」今天,洋口港已成為一個國家級港口,成為南黃海邊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儘管我的家離如東縣城比較遠,但由於有親戚在這裡,又因為在單位工作,經常到縣城辦事,便有機會常在古鎮上走走。於是熟悉了掘港的一條條街巷、一處處風景,以及歷史地理、人文風情、民俗民風。走累了,就到人民公園或街上綠地坐坐,找一個茶樓歇歇腳,喝一杯聞名鄉野的「如東天水茶」,頓時一身神清氣爽。餓了,就在隨處可見的如東特色餐館點上幾道特色菜,比如白煨竹蟶、鐵板文蛤、清蒸梭子蟹、冷切羊肉、紅燒狼山雞、熗泥螺……盡情地領略地地道道的「如東味道」。

就這樣,一天天走、一次次逛,不知不覺中,當年的小城,已變成了如今的現代生態宜居城市。

這裡哪還有一點舊賓山的影子?如果說有,那就是國清寺了。在國清寺內,天王殿正中一尊大肚彌勒佛朝南而坐,坦胸露腹,開懷大笑。佛座兩側掛一幅對聯,上書:「開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於人無所不容」。咦,當今如東人,之所以有大度胸懷,迎八方商賈,引民眾致富,社會和諧色,民間少紛爭,或許與此風俗有關。

如東地名,沿襲千年,賓山後面有掘港,掘港後面有如東。如今的如東城裡,除了還有一座賓山小學,一條賓山路外,已經找不到一點賓山的影子。賓山真的成了一個傳說。 [1]

作者簡介

孫同林,男,江蘇省如東縣袁莊鎮人,1956年12月生,中共黨員,江蘇省作協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