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導遊的臉色(李長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自 导游的脸色 李长春)
前往: 導覽搜尋
導遊的臉色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導遊的臉色》中國當代作家李長春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導遊的臉色

民間有句諺語,叫做:「三伏天,孩子臉。」我想,這個諺語誕生的時候,世界上肯定還沒有導遊這個行業。否則,流傳下來的也許就是另外一句話了。

論起喜怒無常來,普天下所有的孩子與導遊相比,都是小巫見大巫,名副其實的小兒科。

剛登上旅遊車,不管是男是女是老是少,只要是導遊,臉上都和當時冉冉升起的旭日一樣光芒四射,說話也文質彬彬和風細雨。往往介紹完本地的風土人情之後,要麼講幾個或葷或素的段子,要麼開幾個或俗或雅的玩笑,要麼唱幾支或甜或酸的小曲,讓你的心情也和他的臉一樣陽光燦爛。

然而,隨着旅遊車風馳電掣般地行駛,前面如果是個風景區,這種笑臉還能暖暖地持續下去;如果是購物店就陰晴難測了。當然,是陰是晴此時導遊本人也不知道,這完全取決於遊客自己,取決於你手伸沒伸進腰包,伸得是深還是淺。正應了《國際歌》里的一句歌詞,要創造人類的幸福全靠我們自己。不要以為購物店那麼大、遊客那麼多,就可以自作聰明地矇混過關,人家的眼睛就是監控錄像,早在某個地方熠熠閃光呢。即使不監控你,店家也會提供一份清單,讓你赤裸相見,讓他一目了然。

你的手伸進了腰包里,而且伸得還不算淺。那就恭喜你了,至少這一天你會沐浴在一片春風裡。你會偏得不少風景介紹、風土人情,還會多聽不少段子、玩笑、小曲。如果你的手伸得出乎導遊的意料之外,說不準還會得到意外的驚喜。傳說有個老年僑胞旅行團,在逗留期間陸續消費了近億元人民幣。樂得導遊跟范進中舉似的,險些沒瘋了。不僅白天殷勤招待,晚上也細緻入微,如同神話中的阿波羅般,日夜用少女的光輝照耀了他們整個旅程。讓那些久居海外的老遊子們,既感受到了神州秀色確實可餐,也體會到了祖國懷抱無比溫暖。

當然,上面這個故事是我的耳聞,權當笑話聽;下面這個故事卻是我的目睹,絕無半句虛言。

在香格里拉的某個購物點,我們團一位四川口音農民模樣、怎麼看也不像「款爺」、「富翁」的老兄,因沒經受住導遊、司機、店家的層層忽悠,腦袋一熱竟一鼓作氣買了兩萬多元的草藥。儘管銀行卡輕輕划過的那一瞬,他就醍醐灌頂心重重地疼了一下,連呼上當後悔不疊,但是痛苦了他一個,卻幸福了我們一車人。那天,我們仿佛陡地掉進了蜜罐里。導遊有求必應逢問必答,晚上還破天荒地親自下廚給每桌端來了兩道葷菜,使一向清湯寡水的團餐增加了不少滋味。只可惜我沒和那位川籍老兄坐在一桌,不曉得他咀嚼起來是什麼感覺。

反之,就慘了。

導遊的臉上,輕則烏雲密布,重則霹靂閃電。烏雲密布時,籠罩你的是陰陽怪氣;霹靂閃電時,砸向你的是污言穢語。總之,沒有高爾基筆下海燕的堅強,再美麗的景觀你也沒心思欣賞了。2010年,命喪香港的中國兵壇老將陳佑銘,就是因為缺乏海燕精神,沒抵抗住導遊的烏雲密布和霹靂閃電,而永遠倒在了風景路上。在此次事故調查中,據說最後作出的結論是,惹禍的導遊沒有執照。

實際,一些有照導遊和無照導遊也大同小異。

從麗江到瀘沽湖,要翻過五座大山,需七個小時車程。高處如攀天梯,低處如爬巷道。一路上,精神要承受擔驚受怕的同時,肉體也要經歷顛簸之苦。

因為我們那個團是由散客拼湊而成的,團員都分住在麗江的四面八方,所以旅遊車出發前要到賓館逐個去接。為了減少一點旅途的艱辛,凡是先上車的遊客都想搶占前面的座位。其中有兩個最舒適的位置,導遊卻橫八豎檔死活不讓任何人坐。一開始,我們都以為他是要留給親戚或朋友的,直至人上滿了車上路了才恍然大悟,原來他是為一對素不相識年逾七旬的老夫婦占的。這就讓一車人對導遊頓時肅然起敬起來,那對老人更是感動得不得了。行車途中,老大爺非要獻給導遊一首歌不可。隨之,就用浩亮般洪亮的歌喉,唱了一段《紅燈記》里的「提籃小賣拾煤渣」,儘管鐵梅是女孩導遊是男孩,但誰都明白老人的意思,就是讚揚導遊和鐵梅一樣孝順懂事。

原來,他是一位退了休的表演藝術家。

唱完,老大爺還謙虛地說,唱不是我的本行,我的本行是變臉,只因沒帶道具,也就不能獻醜了。

這就越發引起了導遊對他們的尊重。一路上,只要這對老人下車,他就小心翼翼地攙扶着,嘴裡還爺爺奶奶地叫得十分甜蜜。

誰料,幸福時光竟然十分短暫。

瀘沽湖之旅有個自費項目,上摩梭人家進晚餐,晚餐後參加篝火晚會。或許鞍馬勞頓老胳膊老腿已無力為之,或許年齡緣故對這種活動不感興趣,或許老藝術家不比當紅明星口袋羞澀……總之,到了瀘沽湖他們就直接入住了旅店。

這就捅了馬蜂窩。

次日歸來,旅遊車出發之前,導遊和司機聯手對這對老人開始發難。什麼「老要飯花子,老乞丐!」、「沒錢出來幹什麼?在家等死算了!」、「都帶你們這樣的吝嗇鬼,我們就得喝西北風」……一頓惡言惡語的臭罵之後仍不解氣,又殘忍地把他們從最舒適的座位趕到了最不舒適的座位。還兇狠狠地揚言,要不是看在你們一大把年紀的份上,今天你就甭想坐這輛車回去。

兩位老人被導遊和司機這突如其來的行為嚇懵了。尤其是老大爺一生站在舞台上被人仰視,哪受得了這般侮辱?只見他渾身顫抖嘴唇發青,我們都以為他要發作以牙還牙呢!沒想到他憋了半晌憋出一句韻白來:此娃之臉翻得如此神速,令吾這個變臉行家亦自愧不如啊!

我想,老人家的本意,就是想讓大家笑一笑,也把自己從窘迫中解救出來。

可惜,一車人誰也沒笑。

就是老人這句辛酸的幽默,讓我聯想到了文章開頭的那個諺語,也讓我覺得這個諺語實在有必要改一改了。[1]

作者簡介

李長春,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