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喝的牛奶(閒敲棋子落燈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 |
《小時候喝的牛奶》是中國當代作閒敲棋子落燈花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小時候喝的牛奶
新的日子,每一時,每一刻都在繼續,新的在誕生,在成長,在成熟;而舊的在老去,在告別,在死亡。同一個時刻,我們既在死亡也在誕生,既在老去也在成長,這就是生命。
清晨,雪還在打着瞌睡,蒙塵的臉色不見了昨日的光嫩潔白。空氣依舊是乾冷的,呼吸間依舊可以看得見白色的哈氣,輕巧的短襖還不能取代厚厚的棉服。女士們色彩斑斕的絲巾,也只能帶着幾分委屈藏秀於內了。這一季,冬天與春日的情感糾葛還沒有結束,「留下來,或是我跟你走」,一個不願離開,一個不想停留,這註定是一場錯愛。也許非要等到「愛的痛了,痛的哭了,哭的累了」的時候,依依不捨的冬天才會黯然退卻吧。
早市上有人在吆喝着賣新鮮的牛奶,說是自家養的奶牛產的,剛剛擠好的,絕沒有添加抗生素,也沒有添加其他,保證新鮮!不信熱過就知道了,那上面會浮起一層油汪汪的奶皮兒,早不多見了,就跟小時候喝的牛奶一模一樣。如今被三鹿和蒙牛鬧的,被中國眾多乳業鬧的,幾乎讓人談奶色變,硬生生的不敢再輕易相信了,好的壞的,真的假的都一起被「連坐」了。
早市上多日不見了那個有着雕刻般面孔的、賣鮮奶的俄羅斯老人,買的人一直比較信他,還是遠來的和尚好念經。趕早的人們買過早點和幾把青菜,一塊豆腐,便不再多逛,就匆匆離開了,天兒還冷啊!
喝下那傳說中可以煮出奶皮兒的鮮牛奶後,開始漫想鄉村。只是不知那鄉村我們還能否回得去?也許從告別故鄉的那一刻起,我們與鄉村的距離就已經越來越遙遠了。就怕有一天,即便是真正的農人也回不到他從前的鄉村了,家園的被建設永遠趕不上被破壞的速度。網上瘋傳國內一年輕女富豪在國外一擲千金,購得一百年古堡,從此擁有了夢想中的鄉村田園,如此大手筆,幾人能夠?
昨日有報:一名75歲的老漢在南京市下關區三汊河公交站台下車時,一頭從公交車後門跌倒在地,當場爬不起來,跟在身後的乘客都不敢上前救他,老漢大喊:「是我自己跌的,你們不用擔心。」聽了這話,眾乘客才上前救他。有網友贊老人反應機敏,保命當前,此招兒管用,並提醒大家莫忘提醒自家老人牢記此必殺之句。「是我自己跌的,你們不用擔心。」嘿!繼續着黑色幽默的風格,讓人心中頗有不爽。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遭到文化學術打假,遭遇眾人痛貶的文懷沙老爺子,一時間有關他的不堪往事,如沉渣泛起,弄得老爺子也只有伏地嗚嗚哀鳴的份兒了!是掀翻在地踏上一腳,還是該懷有一顆悲憫的心,放這位88歲,也或許是99歲的老人一馬呢? 有人說這個時代大師已死,其餘者不過都是些年歲大了的師傅們而已。
看到了有關陳璧君的一段資料:1910年,汪精衛捨身忘死前往北京刺殺清攝政王載灃,此行無論成功與失敗,都必死無疑,而陳璧君毅然跟隨,當時有人說:「你反正有英國護照,被抓了英國領事館自然會救你。」陳璧君聽後立即取出護照,當場撕得粉碎,行動果決剛烈,讓說風涼話者無地自容。敢於撕外國護照慷慨赴死,不能不算是一奇女子了! 與陳璧君同處上世紀前半葉的還有秋瑾、林徽因、宋美齡、施劍翹、張愛玲等眾多閃爍的星座,於是,有人開始懷念那個奇女子輩出的年代。
記下了崔衛平教授的一段話:「竊以為一個人不僅有責任,而且有義務將自己的事情辦好,將自己的生活弄好,這樣才不會將自己也弄成一塊災難之地,需要別人幫助才能生活下去。愛世界的方式之一是愛自己,將自己弄好了,這個世界的苦難也會減少一些。」生活卻有許多的不能,但我們總可以把自己經營好,料理好吧,這是最低的要求,給世界減少一些麻煩,難道我們還嫌這個世界的苦難不夠多嗎?
一定是有人害怕了,所以會想到焚屍滅跡之術;一定是有人夜不成寐,所以會想到要把靈光的頭顱摘下,也不管那「許多思想曾在上面激盪」。每一個新的日子,都在盼望生活的改變,但不知上帝之手到底何時來助?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