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小說的方法》,[日] 大江健三郎 著,王成 譯,出版社: 中央編譯出版社。

中央編譯出版社成立於1993年9月,是隸屬於中共中央編譯局的中央級社會科學類專業出版社,主要翻譯介紹世界政治[1]、經濟、哲學[2]和文化等社會科學方面的經典著作和前沿作品。

目錄

內容簡介

這是日本著名作家大江健三郎創作轉折期的一部文學理論著作。正如大江先生所說的,「在我的一生中,那是一段*好的時期,是進入由文學理論與具體的文學以及作家和詩人們融匯而成的整體裡去,並且經歷了沸騰一般的邂逅相識的*好時期」,此書也成為讀者特別關注的大江健三郎的文學理論作品。

本書選取的分析文本有穆齊爾的《看不見的人》、托馬斯·曼的《死於威尼斯》《魔山》、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斯特恩的《項狄傳》、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等,均是文學史上赫赫有名的傑作。作者從這些小說的閱讀體驗出發,形成了對文學語言和「陌生化」、構思、文體、想象、意象等理論的獨特理解,並介紹了自己從這些作品中習得的經驗以及寫小說的方法。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大江健三郎(1935— ),日本著名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1954年考入東京大學文科二類,1956年4月,轉入文學部法國文學專業,師從日本著名的法國文學研究者渡邊一夫教授。1957年5月,短篇小說《奇妙的工作》獲《東京大學新聞》「五月祭獎」。1958年,具有標誌性意義的短篇小說《飼育》發表於《文學界》,獲得第39屆芥川獎,以職業作家的身份正式登上日本文壇。1965年《個人的體驗》獲第11次「新潮文學獎」 。1967年發表《萬延元年的足球》,獲第三屆「谷崎潤一郎獎」 。1989年,榮獲歐洲共同體設立的「猶羅帕利文學獎」。1992年,又獲得意大利的「蒙特羅文學獎」 。1994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譯者簡介:王成, 1963年出生於山東諸城。1985年畢業於山東大學外文系,獲文學學士學位。1987年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日本學研究中心,獲文學碩士學位。後留學日本, 1998年獲立教大學文學博士學位。曾任(日本)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外籍研究員。現為清華大學外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專著有《修養時代的文學閱讀》,另有《小說的方法》《文學的概念》《歷史與反覆》《修養》等譯著。

參考文獻

  1. 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演變 ,搜狐,2020-03-17
  2. 哲學:世界觀的理論形態,豆丁網,2012-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