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尖齒檸檬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尖齒檸檬鯊

學名  Negaprion acutidens

命名者 Rüppell, 1837

英文名 Brown shark

別名  Apeionodon acutidens、

    檸檬鯊、犁鰭檸檬鮫

觀賞魚/食用魚  否/是

最大體長     380 cm

分類

  軟骨魚 Chondrichthyes

  真鯊 Carcharhiniformes

  真鯊 Carcharhinidae

  檸檬鯊 Negaprion

尖齒檸檬鯊,體呈紡錘型,軀幹較粗大。頭甚平扁。尾基上下方各具一凹窪。吻短而鈍圓。眼略小,略呈橢圓形,瞬膜發達。前鼻瓣短呈三角形;無口鼻溝或觸鬚。口裂寬,深弧形,口閉時上下頜緊合,不露齒;上頜齒呈窄三角形,前側齒略外斜,往後則漸直立,邊緣光滑,無明顯的小齒尖;下頜齒更窄而尖直,邊緣光滑。

噴水孔缺如。背鰭2個,背鰭間無隆脊,第一背鰭中大,起點在胸鰭內角後方,後緣凹入,上角鈍尖,下角尖突;第二背鰭中大,僅略小於第一背鰭,起點稍前於臀鰭起點,後緣深凹入,上角尖圓,下角尖突;胸鰭寬大型,鐮刀形,後緣凹入,外角鈍尖,內角鈍圓,鰭端伸達第一背鰭基底中部;尾鰭中長,尾椎軸上揚,下葉前部顯著三角形突出,中部低平延長,與後部間有一深缺刻,後部小三角形突出與上葉相連,尾端尖突,後緣凹入。

體背側黃褐色;腹側白色。尾端上葉及下葉前部黑褐色;兩背鰭上部、胸鰭背面色暗。[1]

棲地環境及深度

礁區、砂泥底、近海沿岸、潟湖、礁沙混合區 。棲息深度0 - 92公尺

棲息於沿岸潮間帶至水深92公尺的大陸棚或島棚區域。通常出現於淺水礁區、沙地潟湖、汙濁的紅樹林沼澤區等,一般皆在水表面活動,背鰭露出水面,緩慢游動,休息時會至底層水域。主要掠食硬骨魚類、其它鯊類或魟等。性兇猛,對人們有潛在性的危險。[2]

分佈

印度太平洋紅海南非(包括毛里求斯塞舌爾馬達加斯加)至菲律賓,北至越南,南至澳大利亞。同樣來自帕勞馬紹爾群島大溪地台灣分布東沙[3]

繁殖

胎生,一胎可產下13-13尾幼鯊,剛出生之幼鯊體長可達70-80公分。

保育

瀕危(EN) (A2abcd + 3bcd + 4abcd); 評估日期: 2003年4月30日

視頻

Malediven - Maldives - Negaprion acutidens

參考文獻

  1. 尖齒檸檬鯊,fishdb.sinica.edu.tw
  2. 尖齒檸檬鯊,fishdb.sinica.edu.tw
  3. Negaprion acutidens,fishbas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