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尚書孔傳參正

尚書孔傳參正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尚書孔傳參正清王先謙(1842-1917)撰。王氏政治反對變革維新,然為學博覽群書,通識名物典制。治經循乾嘉遺風,重考證,然於小學則不深究。著纂其多,大都搜集眾說而成。是書也為搜集整理漢儒馬融、鄭玄以來歷代學者《尚書》傳註疏箋而成。

目錄

基本內容

中文名:尚書孔傳參正

作品:《尚書》

人物:王先謙

出生日期:1842年

作者

〖尚書孔傳參正〗三十六卷。

清王先謙(1842-1917)撰。王氏政治反對變革維新,然為學博覽群書,通識名物典制。治經循乾嘉遺風,重考證,然於小學則不深究。著纂其多,大都搜集眾說而成。是書也為搜集整理漢儒馬融、鄭玄以來歷代學者《尚書》傳註疏箋而成。書成約在光緒三十年(1904)。

作品意義

《尚書》今古文之議,自清閻若璩辨東晉所出古文尚書為偽,其說信于海內。乾隆時有意重寫二十八篇於學官,時直上書房者莊存與以為不可,遂止。王氏是作,凡經傳原文凡四十九篇之數,附請考證。於今文古文皆兼收不棄。自《史記》《漢書》《白虎通》《論衡》諸書,至《熹平石經》。凡可發揮優生、歐陽大小夏侯、張生三家經文者,採集略備,馬融、鄭玄古文注傳也輯征不棄,只於注中明標「古文」『今文」『偽孔傳」。又旁及古今諸家義訓之可采者,仍有未能盡達經義者,間下己意。皮錫瑞《經學通論·書經》稱是書「詳明精確,最為善本」,其評可謂真言足信。王氏此書、在清人《尚書》諸多家疏注中,其有其突出之處,書又晚,一代治《尚書》之成果,多能得以吸收,故可與孫星衍《尚書今古文註疏》、皮錫瑞《今文尚書考證》相伯仲。惟說《禹貢》「三江」猶沿近時風氣,遵阮元「《三江圖考》,博引繁征,未免辭費。皮氏曾說:論《禹貢》當據經文或漢人古註解之,不得從後起之說,並認為「浙江當南江,經文邪,漢人古義邪,後起之說邪。斯抑王氏干慮之一失歟」。卷首《書序百篇異同表》。詳列偽古文孔傳,馬融、鄭玄古文,《史記》大傳今文,伏生二十九篇,歐陽大小夏侯二十九篇之異同,表列-覽可見,卻也有意義之功。

有清光緒三十年虛受堂刊本。中華書局新輯校點本《十三經清人註疏》擬收此書,尚未印行。[1]

參考文獻

  1. 尚書孔傳參正箋識豆丁網,2015-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