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鄒城太平國家濕地公園
![](/images/1/19/%E5%B1%B1%E4%B8%9C%E9%82%B9%E5%9F%8E%E5%A4%AA%E5%B9%B3%E5%9B%BD%E5%AE%B6%E6%B9%BF%E5%9C%B0%E5%85%AC%E5%9B%AD.jpeg)
濕地公園原圖鏈接來自 澎湃新聞網 的圖片
山東鄒城太平國家濕地公園位於山東省鄒城市西部,介於白馬河與泗河之間,濟寧與鄒城交接之處,是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關鍵生態節點,也是鄒西礦區、濟兗鄒曲都市區的生態「綠心」,屬於華北平原典型的採煤塌陷新生濕地。濕地公園總面積1002.15公頃,濕地面積428.44公頃,濕地率42.75%。濕地類型[1]主要有河流濕地、湖泊濕地、沼澤濕地和庫塘濕地。公園分為5個分區:分別是保育區、恢復重建區、科普宣教區、合理利用區、管理服務區。
2021年2月5日,被中國林學會命名為第五批全國林草科普基地,有效期為2021年~2024年。
目錄
簡介
鄒城太平國家濕地公園建設範圍為橫河、平陽寺、邢村三個村莊的項目一期土方工程等基本完工,一期工程接近尾聲。項目前期已順利通過山東省林業廳專家評審,申報已材料上報至國家林業局。擬建太平國家濕地公園總面積1002公頃,
公園內生物資源豐富,具有典型的北方濕地特徵,有植物94科400種、獸類6科11種、兩棲類[2]動物4科6種、爬行類動物5科7種、魚類11科24種、鳥類167種。其中,發現了有「鳥類中的大熊貓」之稱的震旦鴉雀和世界極危鳥類—青頭潛鴨。
榮譽
先後被評為「山東省最美濕地」、「濟寧市濕地科普教育基地」。
2021年2月5日,被中國林學會命名為第五批全國林草科普基地,有效期為2021年~2024年。
視頻
山東鄒城太平國家濕地公園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中國濕地的主要類型及分布,搜狐,2005-01-13
- ↑ 地球上最早的兩棲類動物,魚石螈(使人類可以呼吸氧氣) ,搜狐,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