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茶緣(林友僑)
作品欣賞
山水茶緣
我愛喝茶,但愛得清淡,至今三十餘年,初心不改。鄭板橋《滿庭芳》詞寫道:「寒窗里,烹茶掃雪,一碗讀書燈。」書生在世,左手持卷,右手撫杯,豈不快哉?
我的老家粵東地區,以愛喝功夫茶聞名。小時家裡極窮,常稀粥無粒米,番薯分個吃,但家中茶葉卻是常備的,當然不可能講究品質。有時為了省錢,乾脆到茶場去買生鮮茶樹葉載回來自己加工。有一回,十幾歲的我跟大人騎自行車到二十里外的茶場,購買已被茶農摘去芽尖、嫩葉之後砍下來準備當柴火燒的茶樹枝。我們將樹枝連着樹葉一併裝進麻袋,運回家摘下樹葉,洗淨,晾乾,投進燒熱的大鐵鍋里翻炒,直到碧綠肥厚的樹葉變黃、收縮、捲曲,飄出陣陣異香,自製的茶葉即告完成。
這種粗枝大葉製作成的茶葉,自然不會很好喝,但那時的農家,有茶喝已經很好了。夏天炎熱之時,抓一小把茶葉丟進磨缽,用木槌順時針沿粗糙的缽體攪拌片刻,再將燒滾的開水往裡衝倒,一缽粗茶就成了。在田裡揮汗勞累半天的父親、兄姐回到家打一碗仰脖喝下,舒服的感覺像電流一樣通遍全身。如果有炒米倒進一捧,再丟進去幾粒炒花生,吃起來不但解渴還解餓,往往就是一頓飯了。所謂粗茶淡飯,大致如此。
我最怕的是家裡有客人來了,父親要我沖功夫茶,或端茶給客人喝。我喜歡聽父親與客人說話,但沖茶、端茶是個場面活,大有講究。家鄉人 沖茶要先用滾燙的開水燙杯,然後手提小茶罐,開始「關公巡城」,繼而「韓信點兵」,將數枚小而薄的茶杯注滿茶水,且濃淡均衡。此時茶 杯內外受熱,需用雙手端起,送到客人面前。茶滿杯燙,一不小心茶水灑出來,燙到自己的手指,潑到客人身上,也是有的。如此洋相出過一 回,往後有客人來,我只好溜之大吉。
家鄉人為了表達好客熱情,往往將功夫茶泡得特濃,我試着喝過,那濃得發黑的茶水比中藥還苦。所以我自己在家並不喝功夫茶,但去人家做 客不喝茶卻有失禮數。記得在小學當老師時,有一天晚上和林東校長去家訪。我們接連走訪了好幾個家庭,每到一家,學生家長都忙不迭的燒 水洗杯,沏濃濃的功夫茶端到你手中。我不知輕重,來者不拒,卻之不恭呀。如此這般,每家喝的都是最濃的頭幾杯,幾個小時下來,肚子裡 裝了數十杯五花八門的濃茶,不同的茶在肚子裡打架,讓我回到家躺在木板床上翻來覆去,再也睡不着。領教了家鄉功夫茶的厲害,我從此離 它遠遠的。
真正愛上喝茶,是在海南五指山當兵的時候。五指山區山高林密,雲霧繚繞,生態環境極佳,盛產綠茶,得美名曰「五指山雲霧茶」。1988年 我調到某師政治部當公務員(勤務兵),每天除了守在值班室接聽電話、記錄通知、分發報刊信件,還要給首長燒水沏茶。自然,首長的茶葉 也由我申領和保管。
第一次領茶的經歷,終身難忘。我騎輛自行車,到一公里外的一處倉庫,告訴保管員來領政治部的茶葉,然後在本子上籤個名,幾袋茶葉就遞 到我的手上。出了倉庫門,我左手拎茶,右手抓車把,心情愉快,面對左轉彎有一個長長的陡坡,既未下車也未提前減速。眼看自行車下坡一 瀉千里,速度越來越快,我一慌張,右手不自覺採取了急剎車,自行車瞬間失去平衡,連人帶車重重摔在水泥地面上。左手的茶葉倒是護住 了,單車也無大礙,右腳膝蓋下方卻連皮帶肉被水泥路面咬去一塊,至今還留下銅錢大一枚「勳章」,時刻提醒我,人生得意莫忘形。
在師部衛生所包紮後回到值班宿舍,我細細端詳這付出血肉代價保護的茶葉,外包裝極為簡陋,只有薄薄的一層塑料袋,外印「五指山茶」字 樣,裡邊的茶葉一片片清晰可見,與市面上銷售的並無兩樣。剪開袋口,一股來自山野的氣息撲鼻而來。捻幾片往白色的陶瓷杯上放,徐徐注 入開水,悠悠清香瀰漫開來,迅速填滿我居住的小房間,裝不下的香氣竄出房門,在走廊上隨風遊蕩。路過的戰友都說:「真香!」自此,我 知道了這包裝簡陋的雲霧茶非比尋常。從這一天開始,我愛上了喝這種與身上軍裝同樣顏色的茶葉。
一年後調離政治部,自然沒有喝部隊自製茶的方便,但普通的雲霧茶隨處可買,也很香。尤其是三年後我調到某團政治處專職從事新聞報道工 作,獨自一人住在大禮堂後面家屬區的一個單間裡,每天除了下連隊採訪,就是關在房子裡看書寫稿。累了乏了,便起身燒水,捻幾片茶葉投 進高高的玻璃杯,然後注入開水,全神貫注看那幾片捲曲的茶葉從杯底極快衝上來,再緩緩沉下去,舒展開來,靜靜躺下。一杯碧綠,滿屋飄 香,深吸一鼻,輕抿一口,頓覺心曠神怡,倦意頓消。
改用透明高深的玻璃杯沖泡綠茶的妙處,是我在長年喝綠茶中發現的,要的是享受茶葉與開水碰撞、撕咬、融合過程中那種騰雲駕霧,翻上飄 下,欲醉欲仙,由白而碧,一覽無遺的感覺。這個過程,像一幅畫,賞心悅目;像一首詩,朦朧美妙;像一曲歌,抒情悠揚……深慰軍旅獨處 的寂寞和對家鄉親人的思念,也暫緩對即將告別軍旅前途未卜的憂慮與迷茫。
所以,茶是寬心物,微苦透骨香。而去苦留香,是我三十多年喝綠茶矢志不渝的堅守。
三十多年來,從山中到城裡,從海島到珠三角,物質生活不斷往好里轉變。時尚也從喝綠茶、紅茶、普洱,到喝黑茶、白茶,不斷在變,不變 的是我喝綠茶的習慣,而且每次都是「捻幾片」投入杯中,為的是薄淡不苦,卻不失香氣。
綠茶的香氣,是別的茶葉所不具備的,綠茶的清苦,也是別的茶葉所不具備的。綠茶]未經發酵,保留了山野的本色之真、之純、之寒。喝得綠茶的人,須有一副好腸胃,守得一時寂寞冷,修得一世山水緣。
所以,茶之初,性本真,喝綠茶,修本心。清淡清香是綠茶,碧水青山是軍旅。為了軍中相遇,三十年痴愛,我將把這份「淡綠清香」堅持到 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