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巨野縣大謝集鎮第一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巨野縣大謝集鎮第一中學 簡稱大謝集鎮第一中學於1985年始建,1986年春投入使用,南鄰政府駐地,門對巨昌公路,占地60畝, 2003年被評為菏澤市規範化學校,2005年被評為菏澤市園林化學校,2006年先後被評為菏澤市依法治校示範校和山東省依法治校示範校[1], 2008年在全縣學校管理大觀摩中齊身前三名之列;2009年榮獲山東省依法治校示範學校、菏澤市園林化學校、菏澤市綠色學校、菏澤市中小學德育工作先進單位、巨野縣初中辦學先進單位;2010年被巨野縣委縣政府授予巨野縣文明單位稱號等多項殊榮,現有18個教學班,876名學生,72名教職工,其中,中學高、中級教師39人。

基礎設施

1996年鎮政府投資建成西教學樓,近幾年又陸續建成了東教學樓、實驗樓和多媒體階梯教室,經過幾年的努力,我們又建成了騰心花廊、造型各異的花園、千人小廣場和青石板路面,教學設備方面建成了先進的多媒體教室、計算機教室、理化生實驗室[2]等。各功能室齊全,設備完善,教育教學質量明顯提高,連續多年榮獲市、縣教育局的表彰獎勵。

鐫刻在大理石上的「大謝集鎮一中」 巨幅燙金大字,熠熠生輝。24米長的電動式伸縮門,彰顯了學校的霸氣。左側兩間中西式警衛室,巍巍壯觀;右側投資十萬元的花池,賞心悅目。150m長12m寬的青石板鑲邊式混凝土幹道,十組「歐式」自行車棚,四組精心設計的花壇,多面體升旗台和千人小廣場,主幹道兩側的月季園、銀杏園、菊花園、馬尼拉草皮,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校園硬化、綠化、美化和諧一體,「三區」建設分明,「明德仁愛 博學至善」兩排巨幅溜金大字,體現了學校的辦學宗旨。錯落有致的百米龍頭文化牆,借鑑了中華民族的圖騰「龍」的形象,古今中外的教育家的思想和師生的藝術作品點綴其中,寓意着學校在不久的將來將會騰飛,大步躍進全市農村中學先進行列。優美的校園自然對師生良好品格的形成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運營方針

大謝集鎮第一中學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高揚素質教育旗幟,堅持「求質量、謀發展、有特色」的發展方針,找准學校民展的切入點,發揮優勢,以點帶面,促進學校工作全方位發展。形成了「以教學為中心,教改為先導,育人為根本」的辦學指導思想,構建了為每個學生創造主動發展的無限空間,大力實施「創名校、揚名師、育名人」的「三名」工程。把「誠信、敬業、嚴謹、規範」作為校風,倡導賞識教育和誠信教育,為社會負責,為學生終身負責,德育為先,立人為本,學校領導班子在發揮戰鬥堡壘作用的同時,科學立制,民主管理,重視工會組織建設,建立校委會與教師日見面制度,教工代表周議事制度等。

發展趨勢

近幾年來,該校加大投資力度,努力改善該校的辦學條件。該校的810m2D級危房全部拆除,由上級撥給的危改資金61萬元,該校新建校舍計911.5m2左右,單位造價450元/m2,總工程造價達41萬元。2008年12月,投資10萬餘元硬化了路面,購置一些名貴花草樹木綠化美化了校園;2011年該校進一步加大投資,投資100多萬元,購置了大量微機和辦公桌椅,用於改善教師的辦公條件,同時投資50萬餘元對實驗室進行了改造,增添了大量音體美器材,極大的改善了該校的辦學條件。2011年該校在經費極其緊張的情況下又投資近20萬元新進40台教師用機,用以改善該校教師的備課條件,使該校教師人均擁有一台微機;投資50餘萬元為每個教室安裝了電子白板,充分利用多媒體進行高效教學。總之近幾年該校通過多種渠道改善了辦學條件,使該校教學質量有了進一步的提高。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隨着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全校教職工正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和高昂的鬥志,奮力搏擊在教育教學這個光榮而艱巨的崗位上。

視頻

巨野縣大謝集鎮第一中學 相關視頻

巨野縣大謝集鎮一中陽光大課間
巨野縣大謝集鎮第二中學陽光大課間活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