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巴特西發電站

英國有史以來最宏偉的工程,世界
頂級建築師打造巴特西電站歸來!

圖片來自360kuai.com

巴特西發電站(Battersea Power Station)或譯巴特錫發電站,位於倫敦中心區西南角、泰晤士河南岸,由英國標誌之一的紅色電話亭的設計者斯格特設計,採用了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使得巴特西發電站表現出強烈的垂直線條,注重裝飾幾何化等特點——那四根大煙囪就是代表。

發電站內部的意大利大理石的渦輪大廳、鋥亮鑲木地板、鋼鐵樓梯,與外部的四個煙囪,共同表現出了「機器美學」和「魔幻現實主義」。 [1][2]

巴特西發電站A、B廠用了相同設計,形成4個煙囪的布局,電廠於1983年停用,是倫敦重要地標之一,也是歐洲最大的紅磚建築物。不過,它曾經非常破舊,過去有建議把發電站改建為主題公園,但未能成事。2012年被馬來西亞財團看中,把它翻新擴建成佔地42公頃的辦公大樓、商店、餐廳及豪宅綜合發展項目。[3] 。 巴特西發電站是世界上第一個在能源供應行業實際運作煙氣脫硫裝置(Flue-Gas Desulfurisation,FGD)的發電廠。該裝置於1931年在當時屬倫敦電力公司London Power Company(London Power Company)旗下的巴特西發電站首次運作。最終在巴特西"B"發電站內的煙氣脫硫裝置在1960年代停用。原因是人們發現所產生的化學品被排入泰晤士河後所造成的污染比其煙道氣排出至大氣層所造成的傷害更為嚴重。[4]

以巴特西電站為中心的42英畝(約17公頃)範圍內將進行改造重建,堪稱倫敦中心區域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開發項目。巴特西電站項目由實達集團(S P Setia)、森達美集團(Sime Darby)、馬來西亞雇員準備基金(Employees』 Provident Fund)等馬來西亞投資商共同投資。此項目總投資100億英鎊(約合人民幣800億元),在開發和實施過程中,其本身將形成一個可持續的、活力四射的社區,不僅提供約17000個就業崗位,更有力帶動周邊地區的投資建設。項目落成後,預期在20年內每年可為英國經濟貢獻一億英鎊。

目錄

歷史發展

巴特西發電站(Battersea Power Station)建於1930年代,是一座位於英國倫敦,已退役的火力發電站。這座發電站是英國第三大,曾於1953年起,為全倫敦供電,高峰期更為倫敦供應20%的電力,直至1983年,正式停止發電。

1933年,巴特西A電站開始建立;1953年,巴特西B電站開始建立。雖然兩站獨立運作,但採用相同的設計,最終形成了四個煙囪的布局,而這也與它是燃煤發電站有直接關係。20世紀50年代,巴特西發電站每周燃煤1萬噸,平均每天消耗泰晤士河河水155萬立方米,維持着倫敦五分之一的用電量。

1964年的發電站大火燒黑了整個倫敦。18年後的1982年,由於污染太高,工作了近50年的巴特西發電站告別了歷史舞台。

巴特西電站在2013年7月4日迎來修復改造,項目一期工程開工,此時正值巴特西電站落成80周年之際。同年十月巴特西電站樓體修復工作也正式開始。巴特西電站預計將於2020年再次對公眾開放,而項目預計竣工時間為2025年。

巴特西電站在關閉後的30多年裡基本上沒有使用過。2008年,英國遺產協會(English Heritage)將其列入了瀕危遺產名錄。這裡還被世界古蹟基金會列入2004年世界古蹟觀察名錄。

改造項目方案

巴特西發電站改造項目得到了英國中央政府倫敦市政府、倫敦旺茲沃思區、英格蘭遺產組織、英國設計委員會建築與建築環境委員會等各政府、官方機構的大力支持。項目核心是對巴特西電站樓體進行藝術復原、設計重建,以使其在融商戶、寫字樓及公寓於一身的同時,更能重現八十多年前其作為倫敦天際線重要組成部分時的宏偉風貌,為公眾提供全新的體驗。

作為這個倫敦中心大型改造區的重中之重,倫敦巴特西電站改造項目是全世界最有意義的地產之一。整體改造將包括約17公頃的面積用於構建商 店、餐廳、咖啡館寫字樓以及 4,000 套左右的新 住宅,使占地面積約2. 5公頃的濱河地帶重現生機,可謂是倫敦最值得期待的全新城市發展項目之一。

整個項目被分為7個階段進行設計與施工,每個階段都分別由不同的專業建築師設計,並被賦予不同的主題名稱,比如第一階段名為「西環」、第二階段名為「發電站」、第三階段包括了「電動大道」、巴特西屋頂花園和「展望之地」。其中,第三階段將帶來1305間新住宅以及一座高檔酒店。第一階段已於2013年7月4日正式動工,這一天正是這片歷史建築落成的80周年紀念日。整個開發規劃有望在2025年全部完成,而發電站本身或於2019年開放,這也是它30年來首次向公眾開放。

電影取景

英國著名搖滾樂隊平克·弗洛伊德(Pink Floyd)專輯《Animals》(1977)的封面即是巴特西發電站的畫面(下圖)。從甲殼蟲樂隊電影《Help!》(1965)到克里斯托弗·諾蘭導演的《蝙蝠俠: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2008),以及 BBC 劇集《神秘博士》(Dr. Who)等影片都將巴特西發電站作為經典取景地。也是Pink Flyod「動物」專輯的封面。

巴特西發電站

  • 地址:188 Kirtling St, London SW8 5BN, UK
  • 電話:+44 20 7501 0688
  • 網站http://www.batterseapowerstation.org.uk/
  • 開放時間:全天
  • 交通:乘坐公交156、344路至Nine Elms (London),Sleaford Street (Stop A)站下車即到。

參考文獻

  1. Rory Olcayto. Battersea Power Station upgraded to grade II*. 5 October 2007 [10 October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15). 
  2. Battersea Power Station Template:Wayback on the English Heritage website
  3. Booth, Robert. Latest plans for Battersea power station revealed. London: The Guardian. 20 June 2008 [11 March 2009]. 
  4. Putting Battersea on the map. [8 March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10 March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