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布基納法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自 布吉納法索)
前往: 導覽搜尋
布基納法索

布基納法索(法語:Burkina Faso),是位於非洲西部沃爾特河上游的內陸國。東鄰貝寧尼日爾,南與科特迪瓦、加納、多哥交界,西、北與馬里接壤。全境大部地區為內陸高原,地勢平坦,自北向南徐緩傾斜,平均海拔不到300米;北部接近撒哈拉沙漠,西南部奧羅達拉地區地勢較高;納庫魯峰海拔749米,為全國最高點。主要河流有穆溫河、納康伯河和納齊農河。 [1]

公元9世紀建立了以莫西族為主的王國,15世紀莫西人首領建立亞騰加瓦加杜古王國。1904年淪為法國殖民地。1957年成為半自治共和國。1958年12月成為法蘭西共同體內的自治共和國。1960年8月5日獨立,成立上沃爾特共和國。1984年8月4日改為現名。

 

布基納法索是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也是周邊非洲國家主要的外來勞工輸出國。在經濟上,以農牧立國,占了全國近八成的勞動力。該國資源匱乏,且地處沙漠邊緣,可耕地面積較少,境內唯一的一條鐵路由首都瓦加杜古通往科特迪瓦。 2018年5月26日下午,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北京同布基納法索外長巴里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布基納法索關於恢復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即日兩國正式恢復大使級外交關係。 [2]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布基納法索   英文名稱 Burkina Faso
所屬洲 非洲 首   都 瓦加杜古
主要城市 博羅莫 國慶日 1960年12月11日
國   歌 《Une Seule Nuit》 國家代碼 BFA
官方語言 法語   貨   幣 西非法郎
時   區 UTC+0 政治體制 議會制共和制
國家領袖 羅克·馬克·克里斯蒂安·卡波雷、呂克-阿道夫·蒂奧 人口數量 1919萬(2019年)[3]
人口密度 68.2人/平方公里(2016年) 主要民族 莫西族、古隆西族、古爾芒則族、博博族、洛比族  
主要宗教 原始宗教、伊斯蘭教、天主教   國土面積 274122平方公里  
水域率 忽略不計 GDP總計 144.42億美元(2018年,國際匯率)
人均GDP 731美元(2018年,國際匯率) 國際電話區號 +226
國際域名縮寫 .bf 道路通行 靠右駕駛
氣   候 熱帶草原氣候 國家名勝 瓦加杜古的莫西皇宮
人類發展指數 0.331 民   俗 上下嘴唇穿孔插木、紋面、金銀飾
基尼係數 0.395 主要學府 瓦加杜古大學、博博工科綜合大學

歷史沿革

布基納法索為西非文明古國,境內約有60個不同部落,摩西族(Mossi)為該國內主要種族,原名上沃爾特,1984年改為「布基納法索」,意思是「正人君子之國」,結合當地主要語言摩西語的burkina(意為「正人君子」)和班巴拉語的faso(意為「國家」)。 [4]

古代

 

1896年時法國人來到上沃爾特地區並聲稱此地為法國屬地,但長久以來統治該地的摩西人頑強反抗,直到1919年時首都瓦加杜古淪陷,一些原屬科特迪瓦北方的省分被併入新成立的殖民地里,合稱「上沃爾特」,是法屬西非聯邦的組合單位之一。1932年法屬西非因為經濟上的考量被拆散成較小的單位,直到1937年時上沃爾特與周圍地區才被重組並改稱為「上科特迪瓦」(法文:Haute-Côte d'Ivoire)。1956年時法國通過新的法案重新檢討該國的海外屬地政策,上沃爾特也在兩年後的1958年時,被升格成法國底下的自治共和國,並在1960年8月5日脫離法國獨立。獨立後的上沃爾特歷經了長達數十年的政治不穩與多次政變,直到1990年代初期才開始有所起色。

近代

18世紀伊斯蘭教傳入莫西地區。1896年法國殖民主義者入侵布基納法索,1904年淪為法國殖民地。1886年,德國探險家G.A.克勞塞進入瓦加杜古。接着,法國人進入莫西地區。1895年,法國分別取得了對桑杜馬和亞滕加的保護權。1896年,法國殖民軍入侵布基納法索,法軍占領納滕加王國的首都瓦加杜古後,通過與各地國王、酋長簽訂條約,先後使古龍西、多里、滕科多戈、博博-迪烏拉索等地區接受保護,從而布基納法索淪為法國的殖民地。 [5]法國殖民統治時期,布基納法索幾經肢解。1896~1904年,法屬西非領地總督對布基納法索實行軍事統治。1904~1919年,它被劃歸上塞內加爾和尼日爾殖民地(包括今馬里、尼日爾和布基納法索)。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布基納法索人民為反對殖民當局的橫徵暴斂,舉行了大規模的武裝起義。法國為加強統治,1919年建立了上沃爾特殖民地。1932年,布基納法索又被分割成3部分:北部劃歸法屬蘇丹;東部劃歸尼日爾;中部、南部和西部劃歸象牙海岸(即今科特迪瓦)。1947年,布基納法索重新成為法屬西非領地中一個單獨的殖民地。在法國殖民者統治下,布基納法索的傳統經濟遭到嚴重破壞。數十萬人流入科特迪瓦尼日爾等地做工。

當代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布基納法索的民族獨立運動日益高漲。1951年布基納法索工人罷工,1952年工人們又參加了法屬西非各領地反對種族歧視和強迫勞動的罷工,迫使法國國民議會通過了海外領地勞動法。1956年博博人韋贊·庫利巴里領導的非洲民主聯盟與莫西人領袖薩加納巴領導的教育非洲群眾社會黨合併,組成統一民主黨。1957年3月,布基納法索成立了以韋贊·庫利巴里為首的第1個非洲人政府。1958年布基納法索成為法蘭西共同體內的自治共和國。 1960年8月5日獨立,定國名為上沃爾特共和國。同年11月頒布憲法。1961年法國軍隊被迫撤出上沃爾特。1984年8月4日,改國名為布基納法索,在當地語言中意為「尊嚴的國家」。自獨立以來,軍隊已發動過5次政變,接管政權。1987年10月15日,總統府負責司法的國務部長布萊斯·孔波雷上尉發動政變推翻桑卡拉總統(在政變中被打死)後,出任國家元首。1990年5月成立了制憲委員會,12月召開全國代表會議,討論和修改憲法草案。

 

獨立後的布基納法索,由於政黨、工會和傳統領袖 3股勢力的矛盾,政權幾經更迭,形成文官政府和軍人政府交替執政的局面。獨立初期,M.亞梅奧果任國家和政府首腦,為第一共和國時期。1966年,在工會罷工浪潮的衝擊下,軍隊接管政權,陸軍參謀長A.S.拉米扎納出任總統兼總理。1971年,軍人和政黨領袖聯合組成「還政於民」的過渡政府,由G.K.韋德拉奧果任總理,為第二共和國時期。1974年2月,拉米扎納宣布禁止政黨活動,解散議會,廢除憲法。恢復軍人執政。1978年 4月舉行立法選舉,拉米扎納當選總統,建立第三共和國。1980年11月,一批軍官發動政變,推翻拉米扎納政權,由爭取國家進步復興軍事委員會執政,S.澤博任該委員會主席。1982年11月,澤博為首的軍政權被下級軍官推翻,以J.-B.韋德拉奧果為首的臨時救民委員會執政。1983年8月,再次發生軍事政變,青年軍官Т .桑卡拉接管政權。1984年 8月31日組成新政府桑卡拉任總統兼政府首腦。改國名為布基納法索。 布基納法索獨立以來,對外奉行不結盟、睦鄰友好與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反對帝國主義、殖民主義和種族隔離政策,積極支持民族解放運動。

政變

2011年4月15日布基納法索總統孔波雷在首都瓦加杜古發布了解散政府的總統令。 2011年4月14日夜至15日凌晨,總統衛隊一些士兵在瓦加杜古發動兵變,造成一些人員受傷。孔波雷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宣布解散政府的。 他同時發布總統令,任命特拉奧雷為全國武裝部隊參謀長,任命凱雷上校為總統安全團的特別參謀長。 根據軍方消息來源,2011年4月14日夜至15日凌晨,數十名總統衛隊士兵因改善待遇的要求未得到滿足而走上瓦加杜古街頭,向空中射擊,並以打砸搶來表達他們的不滿,特別是砸毀和焚燒了總統安全團特別參謀長和另外兩個軍官的住所,打劫了市中心和中央市場附近的商店。在他們的打砸搶過程中,有多個平民受輕傷。 孔波雷2011年4月15日凌晨曾一度離開瓦加杜古總統府,前往北部老家避難,但幾個小時後他又返回了總統府。 很多在當地經商的人已經陸續撤出了該國,請有打算前往經商的生意隨時注意該國動態。 2014年10月30日,已經執政27年的布基納法索總統孔波雷打算通過議會修憲延長其任期的計劃,引發了該國大規模反政府示威,示威者要求他下台。隨後,布基納法索武裝部隊總參謀長諾貝雷·奧諾雷·特拉奧雷在瓦加杜古發表聲明,宣布暫停執行布基納法索共和國現行憲法,解散國民議會和政府,全國進入「和平過渡期」。 聲明稱,由於該國出現大規模反政府遊行及全國性的罷工、罷課活動,事態發展嚴重,因而決定解散國民議會和政府,暫停執行布基納法索共和國現行憲法[6]

自然環境

區域位置

 

布基納法索的面積約274200平方公里,位於西非內陸,與馬里科特迪瓦、加納、多哥、貝寧和尼日爾為鄰,坐標介於北緯9°至15°、東經2°至西經5°之間。

地形地貌

全境並無沙漠,但西部有廣大地區土壤多沙,十分貧瘠。

氣候特徵

布基納法索以熱帶草原氣候為主,年降水量介於500~1000毫米,南多北少。

水系分布

布基納法索境內主要河流有穆溫河納康伯河和納齊農河。 [7]

自然資源

布基納法索資源匱乏,且地處沙漠邊緣,可耕地面積較少。

行政區劃

區劃

 

布基納法索下轄13個大區,13個大區下轄45個省,分別如下 :

布基納法索中央大區 布基納法索中西大區 布基納法索東部大區 布基納法索高原中部大區 布基納法索布克萊迪穆翁大區
布基納法索中南大區 布基納法索中北大區 布基納法索上盆地大區 布基納法索西南大區
布基納法索中東大區 布基納法索瀑布大區 布基納法索北部大區 布基納法索薩赫勒大區

首都

瓦加杜古(Ouagadougou)是布基納法索首都和最大城市,卡焦戈省省會。位於國境中部莫西高原上,地勢平坦,海拔300多米。人口141萬(2010年估計)。熱帶草原氣候,年平均氣溫 26至28℃,年降水量890毫米,降水集中於5至9月。

國家象徵

國名

布基納法索 (The Burkina Faso)。

國旗

布基納法索國旗啟用於1984年8月4日。國旗呈長方形,長寬之比為3:2。由上紅下綠兩個平行相等的橫長方形組成,旗面中央有一顆金黃色的五角星。紅色象徵革命,綠色象徵農業、土地和希望;五角星象徵革命嚮導,金黃色象徵財富。

國徽

 

布基納法索國徽的現行版本啟用於1997年,仿照上沃爾特共和國國徽設計。國徽為盾徽,繪有國旗圖案。盾後有兩枝交叉的矛,兩側有兩隻白馬守護。上方綬帶書以國名。下方綬帶書以國家格言「統一、進步、正義」,兩側繪有玉米,上方繪有書本。

國歌

《Une Seule Nuit》 歌詞大意:堂堂沃爾特父母之幫,太陽閃耀一片紅光,給你穿上金衣裳,你是眾心所歸的女王。我們要使你更強大、更加美麗,我們永遠堅定地效忠於你。我們自豪地跳動的心,讚賞着你的美麗。

人口民族

布基納法索全國總人口為1891萬(2014年)。共有60多個部族,分為沃爾特芒戴兩個族系。沃爾特族系約占全國人口的70%,主要有莫西族、古隆西族、古爾芒則族、博博族和洛比族。芒戴族系約占全國人口的28%,主要有薩莫族、馬爾卡族、布桑塞族、塞努福族和迪烏拉族。在北部地區還有一些從事遊牧業的頗爾人和經商的豪薩人。

外交

外交政策

奉行和平、發展和全面開放的外交政策,強調務實的經濟外交。同西方國家特別是法國保持密切關係;注重加強同美國及亞洲國家交往,以爭取更多外援;積極參與地區事務,努力調解多哥、幾內亞、科特迪瓦和馬里等國危機,曾向中非派遣維和部隊。

 

同中國的關係

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布基納法索於1973年9月建交。1994年2月2日,布政府與台灣當局簽署「復交」公報,2月4日中國政府宣布中止與布的外交關係。 中布保持外交關係期間,中國援建了醫院、政府辦公樓、體育場等項目,接受23名布留學生,向布派出9批醫療隊,共計163人。 2012年中布貿易額為3.05億美元,同比增長28.2%, 其中中方出口7249萬美元,同比增長30.34%,,進口2.33億美元,同比增長27.55%。中國主要向布基納法索出口機電產品,進口棉花。 2018年5月24日,布基納法索與台灣「斷交」。 [8] 2018年5月26日下午,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北京同布基納法索外長巴里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布基納法索關於恢復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即日起兩國正式恢復大使級外交關係。

相關視頻

1、中國與布基納法索恢復外交關係

中國與布基納法索恢復外交關係

2、布基納法索

布基納法索

參考來源

  1. 布基納法索國家概況,外交部網,2019年7月
  2. 中國與布基納法索簽署聯合公報 恢復兩國外交關係,新浪網,2018年05月26日
  3. 布基納法索 gdp、人口,世界銀行網,2017-07-23
  4. 西非內陸國家布基納法索簡介 首都為瓦加杜古(圖),閩南網,2014-07-24
  5. 西亞非,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網,2015-01-26
  6. 布基納法索軍方宣布奪權 全國進入「和平過渡期」,中國新聞網,2014年10月31日
  7. 布基納法索國家概況,騰訊網,2015-02-06
  8. 布基納法索宣布與台灣"斷交"!台"友邦"降至18個,海外網,2018-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