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廣東金融學院經濟貿易學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廣東金融學院(校園風光)原圖鏈接來自 中國教育在線 的圖片

廣東金融學院經濟貿易學院成立於2002年,現有金融科技、國際經濟與貿易經濟學、經濟與金融、國際商務五個本科專業,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000多人。

師資力量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共有教職工103人,其中專任教師94人。另有外聘行業教師10多人。75%以上的專任教師具有博士學位,20%的專任教師有海外留學或學術訪問經歷。專任教師中有教授17人、副教授30人、雙師型教師29人、博士生導師[1]1人、碩士生導師13人。多位教師獲各類榮譽稱號或人才稱號,現有廣東省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廣東省教學比賽二等獎獲得者1人,廣東省高校「千百十」工程省級培養對象4人、校級培養對象10人,廣東省高校優秀青年教師培養對象4人,廣東省金融風險大數據中心首席專家1人,廣州市人民政府決策諮詢專家2人,廣東省職工經濟技術創新能手1人。多人被聘為有關學會、協會、委員會、研究會、智庫等學術性社會組織的秘書長、常務理事、理事或委員。

獲獎情況

學院教學工作緊緊圍繞培養「學以致用、知行合一」的高水平行業應用型人才,緊扣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積極推進新文科建設,大力加強專業建設,強化經濟學專業的金融特色和國際貿易、國際商務專業的跨境電商特色,持續推進課程創新,形成了較完善的「實踐教學基地+實驗室+行業導師進課堂」的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學院建有國際經濟與貿易省級示範專業、省級教學團隊和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開設有《國際貿易地理》省級精品課程、《趣修經濟學》省級線上開放課程和《聽企業家講經濟》學院品牌課程,與企業共建有10個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和1個金融科技實驗室。近年來共獲廣東省質量工程與教學改革項目10餘項,廣東省教學成果一、二等獎各1項,以及中國工商管理案例中心「卓越開發者」案例大獎賽三等獎1項。

學院重視科研創新,堅持以「應用經濟學」一級學科[2]建設為引擎,以應用性研究為導向,組建學術團隊,營造學術氛圍,提升科研水平,增強科研服務社會經濟發展的能力。學院成立「南粵經濟工作坊」和8個研究機構,定期舉辦學術沙龍,邀請名家學者來學院講學,指導學院科研工作。學院建有廣東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廣東區域金融與政策研究中心」、廣州市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廣州區域金融政策重點研究基地」、廣東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實驗室「行為金融與區域重點實驗室」和「廣東區域金融政策創新研究團隊」、「創新與產業發展研究團隊」共2個廣東省創新研究團隊。近年來,學院共獲各級各類研究課題立項90多項(其中國家級項目20多項),公開出版論文、專著100多篇(部),獲省部級優秀成果一、二、三等獎5項。

人才培養

學院重視立德樹人,關注學生全面發展,始終堅持人才培養的中心地位不動搖,緊緊圍繞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學院全面實施「三全兩好」立德樹人導師制,構建「全員、全程、全方位」的育人體系,促進形成教師「教得好」、學生「學得好」的育人氛圍,充分發揮專業教師對學生成長成才的指導作用,切實提高立德樹人成效。堅持以「挑戰杯」大賽、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數學建模大賽、「學研杯」學術調研大賽等學科競賽為抓手,以專項社會實踐、暑期「三下鄉」活動等社會實踐為依託,以廣東省「精貿杯」國際商貿大賽、大學生創新創業文化節等校園文化特色活動為載體,實現創新育人、學科育人和實踐育人。

十多年來,學院秉承「博學、善技、厚德、篤行」的院訓,共為社會培養6000多名「好用、頂用、耐用」型專門人才,畢業生歷年初次就業率平均達95%以上,其中55%以上在金融行業就業,更有多名學生考取北京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中央財經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英國拉夫堡大學等名校研究生。

視頻

廣東金融學院經濟貿易學院 相關視頻

廣東金融學院經濟貿易學院2017年團日活動
廣東金融學院經濟貿易學院國貿專業團日活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