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廣州市第十六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廣州市第十六中學於1934年建校,原名為廣州培桂中學,由知名教育家馬君武(創辦廣西大學)任首任校長。 馬君武先生致力於人才 培養,與蔡元培先生有"北蔡南馬"之稱。周恩來評價他是"一代宗師"。1949年,又推舉著名語言學大師王力為董事長,現用"廣州市 第十六中學"校名為王力先生親題[1]

簡介

學校以「把16中辦成觀念新、隊伍強、質量高、校風好、環境美、設備先進、管理科學、有特色的現代化學校」為辦學目標,以「自主學習、自我教育、自求發展」為辦學模式和培養目標和培養目標,並以「志、勤、美」的校風,「樂業、愛生、嚴謹、創新」的教風,「勤奮、紮實、靈活、創造」的學風統一思想和步調,以學生發展為本,為學生可持續發展奠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堅持培養個性特長。    學校從一間普通完中起步,發展成為一所辦學水平高,社會聲譽好的學校。於1993年學校被評為首批廣東省一級學校,2006年12月通過了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初期督導驗收,2007年12月被評為廣東省高中教學水平評估優秀等級學校,實現了大面積、高速度地提高辦學水平的目標。    學校先後榮獲全國示範家長學校、廣東省文明單位、廣東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廣東省師德建設先進集體、廣東省綠色學校、廣州市文明單位標兵、廣州市先進集體、廣州市文明示範校園等稱號。    在「整體優化、為國育人」的思想指導下,學校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個性特長,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已連續14年獲市高中畢業班工作評估一等獎,連續12年獲市、區初中畢業班工作評估一等獎,高考、中考多項指標位居廣州市前列,越秀區第一。學生學習基礎紮實,品德行為良好,參加全國、省、市區級各類競賽,獲獎人數眾多。    學校制定了「教觀念新、師德風尚好、教育理論和知識技能水平高、科研能力強」的隊伍建設目標,在教職工中形成了「事業第一、工作第一、學生第一」良好風氣。

面對時代和學校發展的要求,十六中人決心在科學發展觀的理論指引下,與時俱進,把十六中學辦成質量更高,特色更新,校風更好,聲譽更佳的社會主義新型學校[2]。   

德育特色

我校堅持以德育科研推動德育工作的發展,以「三自教育」模式的探索為主線,努力做到德育工作課題化。先後開展了「整體構建學校德育體系的深化研究與推廣實驗」、「青少年行為習慣與人格的關係研究」、開展「中學生公民道德教育實驗研究」、「團體心理輔導」等課題實驗,結合學習和貫徹《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根據學生不同年齡階段的成長規律,進行「各年級學生『自我發展』目標設計實施策略及管理評價」的德育改革,並以此為課題進行研究,形成各年級思想教育主題和目標遞進層次,加強德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多年來,我們堅持開展傳統美德教育、誠信教育、感恩教育、關心和責任感教育,使學生做到講究誠信,懂得感恩,學會關心,承擔在家庭生活、集體生活和個人成長過程中應該承擔的責任。    我們建立廣泛的德育基地網絡——學軍、學農、社會實踐、志願者服務、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為學生搭建實踐、鍛煉的大舞台。    我們不斷創造新的德育活動形式,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收到明顯效果。我校團委、少先隊、學生會年年被評為先進:2003、2004年兩年被評為東山區紅旗大隊;2003年至2005年連續三年我校學生會均獲廣州市優秀學生會;同時,2003學年團委也被評為東山區先進團委、優秀團幹部個人;2004年東山區先進團委、優秀團幹部個人;2004年每年初二(5)被評為廣州市特色小隊;2004年通過廣州市青年文明號覆核;何夢圓同學獲國家教育部中國福利會宋慶齡基金會——第六屆宋慶齡基金獎;我校還被評為全國家庭教育研究實驗基地。2004年被評為東山區教育系統德育示範單位。2006年5月被廣東省青少年中心評為課題研究工作「先進單位」。2006年12月在示範高中初期評估中,我校德育工作得到專家的充分肯定。2007年9月我校少年軍校以優異的成績被評為「廣東省少年軍校示範學校」。

視頻

廣州市第十六中學 相關視頻

2019年廣州市第十六中學大課間錄像
廣州市第十六中學2018級高一軍訓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