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廬山,有棵「抗日樹」(韓京承)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廬山,有棵「抗日樹」》中國當代作家韓京承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廬山,有棵「抗日樹」

我向來仰慕古樹。它鳥瞰人世滄桑,見證歷史風雲,是地地道道的長者、仁者和強者。

今夏8月的一天,陪同友人在聞名遐邇的廬山植物園參觀。導行的是植物園一位資深的學者領導,他把我們領到一處叫「蔭棚」的地方特地來看一棵古樹。

這是一條由數十株柳杉和冷杉連枝搭葉天然渾成的綠色長廊。這些建園時植下的塔狀喬木,歷經百年風雨,如今株株粗壯數圍,高拔千尺,列隊齊整,威風凜凜,是廬山一處難得的壯麗景觀。

在「蔭棚」下,主人把長廊右側的一棵長相有些異樣的百年柳杉鄭重地介紹給我們。他說,別小看這棵樹,這可是一棵「抗日樹」、「英雄樹」啊!

主人的介紹,引起我們的濃厚興趣,大家在樹下環視和觀察,發現它確實與周圍這些同年同月同日栽下又一塊成長的同類夥伴們長得不一樣。從下而上是三種形態、三樣景致:中部以下鐵柱般的軀杆與同伴們相差無幾,渾似一座墩實的塔基。中部以上的莖杆直至頂梢,比同伴們細嫩了許多,像長頸鹿伸出的一根細長的脖子。至於樹的中部,則是大相徑庭了。一圈一圈、一疊一疊繞柱環生、強壯有力的枝杆,如同一條條巨大的臂膀,猛勁向四處橫伸,霸蠻地搶占住了周圍的片片天宇和空隙,它披綠戴翠,圓潤渾厚,放眼觀之,分明是一尊「千手觀音」橫空出世……

「大家別看它模樣長得奇特,它的生存鬥爭是中國人民抗日曆程的真實寫照,暗示和契合了抗日戰爭的偉大理論!」主人以自豪而又帶有幾份神秘的口吻對我們說。他見大家一臉疑惑,便詳細地講起了這棵樹所遭受的磨難和不尋常經歷。

盧溝橋事變後,日寇的鐵蹄踐踏了祖國的半壁河山。1938年6月間,位於長江中下游的馬當要塞失守,長江防線被突破。曾經是國民政府夏都和蔣介石曾發表過抗日談話的廬山,此時已是日軍包圍下的一座孤山,被鬼子死死盯住並隨時準備攻占。

在廬山南麓星子縣一側,有一個叫「太乙」的地方,國民黨軍政要員在這裡蓋了不少別墅,號稱「將軍村」。有着狼狗鼻子一樣靈敏嗅覺的日本鬼子,偵察到常有不明電波從這裡發出,誤以為是國民黨在廬山的首腦指揮機關,便派來飛機偷襲轟炸。許是鬼子的飛機瞎了眼,他們扔下的炸彈沒傷着太乙村的一根毫毛,卻把山背後與太乙村處在一條直線上的廬山植物園給炸了個百孔千瘡。園內有數棟房屋被炸燃燒,無數國寶家珍般的各類植物慘遭劫難。就在這次狂轟濫炸中,「蔭棚」右側有一株數十年樹齡的柳杉,不幸中彈,被活活地攔腰切斷,壯漢一樣生機勃勃的參天大樹,頓時成為半截被熏黑的木樁……

這就是那棵樹。就是那棵相貌與眾不同的柳杉。

慘遭日寇蹂躪被切斷了脖頸的這株柳杉,生命岌岌可危,它往後的日子怎麼過?生命靠什麼來維繫?一棵樹是如此,處在日寇屠刀下的中國人民的命運又何嘗不是如此呢!華夏大地,狼煙遍布,人民在流血,大地在哭泣,民族的命運和中國抗日的出路何在?

人民是不會忘記的。當惡魔導演的戰爭洪水猛獸般襲來、民族危亡倒懸於一線的時候,在中國大地上曾經聒噪起「亡國」和「速勝」兩種腔調。人民領袖毛澤東站在歷史的高處,代表人心的向背,看透日寇的反動本質,發出了「堅持持久戰」的偉大號召,並作出了抗日戰爭「退卻——相持——反攻」三階段戰略的英明論斷,成為全民族抗戰的偉大指導思想。真理之光,普照着全民抗日的征程,在它的感召之下,萬民奮起,山呼海嘯,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中華大地捲起沖天怒濤,民族抗日如火如荼。就連廬山上的這一棵樹,這棵傷痕累累的柳杉,也義無反顧地投入了抗日圖存的生死鬥爭。它像一名覺悟、勇敢而堅忍的戰士,以自己的靈肉塑造出抗日「三階級」的含蘊和具像,成為不屈的象徵……

「請大家看」,對眼前這棵柳杉上細、中豐、下斂三樣不同的情態,主人一一為我們作出解釋。他說,這不光是這棵樹被炸後不同時期的生存標記,也是抗日戰爭毛澤東同志「三階段」理論活的顯示啊!

主人指着柳杉稍稍內收的下半部說,這就像是抗日戰爭的「第一階段」:當日寇氣焰囂張不可一世而自己又遭到摧殘時,柳杉沒有倒下,它支撐着傷殘的身軀,退守在沒有陽光的陰影里,靠着業已紮根在土壤里的根系汲取有限的養料和水分,憑藉從同伴的枝葉下篩落的一點光斑和偶爾滴下的雨點,咬緊牙關,頑強地活着、堅持着,不僅沒有使自己被扼殺,而且集聚着來日蓄勢待發的力量。這叫「退卻」。

「請大家再看,」我們順着主人的所指,把目光聚焦在枝杆橫生、百掌出擊的中部,他說,這就是「第二階段」——存活下來的柳杉,為了求得生存和發展,它瞅准了周圍出現的空隙,迅速奮起,把自己幻化成遍體皆手的「千手觀音」,從側翼、從四周迂迴、游擊和挺進。這就是「相持」。

最後,當主人把手指向柳杉的上部時,大家已經看得十分真切了。在枝杆簇擁交錯、千手環繞叢生的中間,從當年被切斷的脖頸上,箭一般抽出一根粗壯的新莖,柳杉重新抬起了高昂的頭,扶搖直上,傲視蒼穹,直奔光明的頂端。毫無疑問,這是「第三階段」:正面出擊、衝鋒、「大反攻」!

退卻——相持——反攻!

存活——抗爭——蓬勃!

侵略——瘋狂——滅亡!

這就是這棵柳杉為我們提供的抗日戰爭的歷程和歷史的邏輯……

天緣巧合,讓我們有幸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的日子裡,結識並拜謁了這位默默隱居於廬山的抗日「鬥士」。

主人的生動介紹、彼此的深情對視和心靈交流,喚起了我們對它的無比仰慕和深深的崇敬。

我們在它的身邊久久地徘徊、沉思和追念。放眼華夏大地,如今抗日的硝煙早已散盡;當年的抗日精英和先賢大多已屆垂暮之年,不少已經離我們而去;不堪忍受的痛楚和屈辱的記憶,正在被歲月稀釋、沖淡……然而廬山的這棵樹、這棵柳杉,依然日夜在這裡挺立和守望着,在向我們殷殷囑咐和煌煌昭示:望着它,我們眼前又燃起了抗日的烽煙,耳旁響起悲壯的吶喊和呼嘯;擁抱和貼近它,我們依然可以感觸到它身軀的顫抖;撫摸它,粗糙的肌膚和燒結的疤痕里還包着徹骨的痛疼……它以自然和人文兩大法則鑄就的形象告訴我們: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和平崛起,居安思危!

啊,廬山的柳杉,抗日的樹、英雄的樹、偉大的樹,你是不屈的民族精神的「形象之樹」,是一棵永遠讓我們清醒和堅定的「警示之樹」![1]

作者簡介

韓京承(1941.07~2009.06),男,湖南漵浦縣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