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弗朗索瓦·德·洛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弗朗索瓦·德·洛林(François de Lorraine;1519年2月17日-1563年2月24日)第二代吉斯公爵,綽號「帶刀傷的(Le Balafre)」,又稱為刀疤的吉斯,有傑出才幹的法國軍人和政治家,吉斯家族的代表人物。他因1550年代的卓越戰功,被巴黎人讚譽為「偉大者吉斯」(Guise the Great,也翻譯成「大吉斯」)。他與後來的法王亨利四世(亨利大帝)並列為16世紀法國最頂尖的兩位軍事天才,也是16世紀唯二獲得「偉大者」稱號的法國人。吉斯公爵的軍事地位,堪比法國17世紀的絕世名將孔代親王路易二世·德·波旁。

家庭成員

弗朗索瓦·德·洛林於1548年4月29日在聖日耳曼昂萊與安妮·德斯特結婚,這對夫婦育有七名子女 :

亨利一世·德·洛林(1550年12月31日-1588年12月23日)第三代吉斯公爵,與凱瑟琳·德·克萊沃結婚,有後代。

凱瑟琳·瑪麗·德·洛林(1551年7月18日-1596年5月5日)與蒙特龐謝公爵路易·德·波旁結婚,有後代。

夏爾·德·洛林(1554年3月26日-1611年10月3日)馬耶訥公爵,與薩伏依的亨麗埃特結婚,有後代。

路易·德·洛林(1555年7月6日-1588年12月24日)吉斯紅衣主教。

安托萬·德·洛林(1557年4月25日-1560年1月16日)

弗朗索瓦·德·洛林(1559年12月31日-1573年10月24日)

馬克西米利安·德·洛林(1562年10月25日-1567年)[1]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弗朗索瓦在洛林的巴勒迪克出生,是第一代吉斯公爵克洛德·德·洛林和安托瓦內特·德·波旁的兒子。他的姐姐瑪麗·德·吉斯是蘇格蘭國王詹姆斯五世的妻子,蘇格蘭女王瑪麗一世的母親。他還有一個弟弟夏爾·德·洛林是洛林紅衣主教。弗朗索瓦與其表弟法國國王亨利二世一同長大,他生來便是法國的權貴,儘管他的詆毀者一直強調他的「外國」血統,即洛林公國的血統。 1545年,弗朗索瓦在第二次布倫圍攻戰中身負重傷,一支長矛穿過他的頭盔刺穿了他的雙頰,15厘米(6英寸)的長矛在猛擊中被折斷。他穩穩地坐在自己的馬鞍上,獨自一人回到了營帳。當折斷的長矛被取出時,軍醫還以為弗朗索瓦會因忍受不了疼痛而去世。軍醫輕而易舉地就把長矛拔了出來,簡單得就像拔弗朗索瓦頭上的頭髮一樣。弗朗索瓦的臉上因此留下了傷疤,當英國最後一支駐軍的殘餘部隊準備永遠離開法國國土時,弗朗索瓦在加來的城垛上揮舞着百合花飾,以報被刺之仇。1548年,弗朗索瓦與費拉拉公爵埃爾科萊二世·德斯特和法國公主勒妮的女兒安妮·德斯特舉行了一場奢華的婚禮,安妮也是法國國王路易十二的外孫女。

軍事生涯 1551年,弗朗索瓦被任命為法國大總管(Grand Chambellan de France)。1552年,弗朗索瓦成功地保衛了梅斯城免受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的進犯,一戰成名,並在1554年的朗蒂戰役中再度擊潰帝國軍隊,但《沃瑟萊條約》的簽訂使其軍事活動暫時中斷。1557年,弗朗索瓦率軍進入意大利支援教宗保羅三世(很可能是為了增強其家族對安茹遺產的主張),但他在聖康坦戰役中被蒙莫朗西公爵阿內·德·蒙莫朗西擊敗,之後被召回法國,並被授予中將軍銜。1558年1月7日,弗朗索瓦從英國人手中奪得加來,這是法國在宣傳上的一次巨大勝利,同年夏天,他又收復了蒂永維爾和阿爾隆。當《卡托康布雷西和約》簽訂時,弗朗索瓦正準備進軍盧森堡。 在亨利二世執政期間,弗朗索瓦是法國首要的軍事家,他彬彬有禮,平易近人且與人坦誠相待,廣受人民的歡迎,與其身處同一時代的布朗托姆領主皮埃爾·德·布爾代耶將其稱為「大吉斯(grand duc de Guise)」。當弗朗索瓦的甥婿弗朗索瓦二世繼位後,吉斯家族取得了巨大的勝利,法國大元帥阿內·德·蒙莫朗西被解職,離開了宮廷。弗朗索瓦和他的弟弟洛林樞機主教夏爾在御前會議上獨攬大權,他說,「我的建議是這樣這樣;我們必須這樣做。」 偶爾他甚至以王室的方式簽署法令,即只寫洗禮名。

宗教戰爭 作為對極端天主教派的吉斯家族在宮廷勢力做大的回應,一個來自佩里戈爾的新教紳士——拉勒諾迪也許在孔代親王路易一世·德·波旁的教唆下策劃了一個陰謀,企圖綁架國王弗朗索瓦二世並逮捕吉斯兄弟,史稱「昂布瓦斯密謀」。這個組織不佳的陰謀延遲了六日,被宮廷提前發現。1560年3月12日,胡格諾派教徒襲擊了昂布瓦斯城堡,吉斯兄弟早已把年輕的國王和王后轉移到了安全的地方。暴動被殘酷鎮壓,有1200人被處決。緊接着,孔代親王被迫逃離宮廷,吉斯家族更是一手遮天。胡格諾派領袖加斯帕爾·德·科利尼在楓丹白露貴族會議(1560年8月)上反對吉斯家族權力的演講一點也沒有影響弗朗索瓦二世,但是在紅衣主教夏爾的命令下,孔代親王被逮捕了。 1560年12月5日,弗朗索瓦二世去世,在政治上幾乎沒有什麼重要性的蘇格蘭女王瑪麗一世成為了寡婦。無論在蘇格蘭還是法國,這一年對吉斯家族來說都是災難性的一年,幾個月內,他們的權力迅速減小。查理九世登基後,弗朗索瓦正住在自己的領地上賦閒。攝政凱瑟琳·德·美第奇最初傾向於支持新教徒。為了保衛天主教,弗朗索瓦與宿敵蒙莫朗西公爵和雅克·達勒邦·德·聖安德烈組成了所謂的「三頭執政」,反對凱瑟琳·德·美第奇對新教徒採取的讓步政策。他以往所塑造的事英雄的形象正在悄然變化,「他在那個極端保守的、教皇極權主義的、親西班牙的集團當中,當了太久的軍事寡頭,必然會招來怨恨。「N.M.薩瑟蘭如此描述他被暗殺的原因。 三頭執政的計劃是與哈布斯堡的西班牙和羅馬教廷合作,並與德意志的路德宗王公達成諒解以阻止他們支持法國的新教徒。大約在1561年7月,弗朗索瓦為此致信符騰堡公爵。雙方神學家參加的普瓦西會議(1561年9-10月)無果而終,凱瑟琳·德·美第奇的和解政策宣告失敗。1562年2月15至18日期間,弗朗索瓦到薩韋爾納會見符騰堡公爵,告訴他正是由於加爾文教徒的錯誤,普瓦西會議才會失敗。當弗朗索瓦在返回巴黎的途中經過瓦西時(1562年3月1日),發生了一場針對新教徒的大屠殺。還不清楚他對此應負多少責任,但是瓦西大屠殺引爆了法國宗教戰爭的公開衝突。9月的布爾日圍城戰便是序幕,在經過一個月的圍攻後,弗朗索瓦於10月將魯昂從新教徒手中奪回。在12月19日爆發的德勒戰役中,蒙莫朗西公爵被俘,雅克·達勒邦·德·聖安德烈被殺,但局勢最終被弗朗索瓦逆轉,天主教方面取得了優勢,胡諾格派領袖孔代親王被俘。

正當弗朗索瓦在第四次對抗中準備奪取被孔代親王的胡格諾派支持者占領的奧爾良時,1563年2月18日,他被一個名為讓·德·波特羅特·德·梅雷的胡格諾派刺客所傷,並於六天後因失血過多在科尼城堡去世。這並非弗朗索瓦首次遭遇刺殺。正如尼古拉斯·思羅克莫頓爵士於1560年5月對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描述的那樣,當弗朗索瓦於1556年被任命為法國狩獵總管時,就已經有人策劃了一場狩獵事故。但密謀被其中一人揭穿,他的其他五個同謀逃走了。 弗朗索瓦的意外身亡使公開的武裝衝突暫時停止。波特羅特在證詞中提到了科利尼和新教牧師泰奧多爾·德·貝茲。儘管刺客後來收回了他的話並且科利尼也拒絕承認弗朗索瓦的死於其有關,但弗朗索瓦的兒子亨利和科利尼之間依舊結下了仇深似海的家族世仇,雙方的血仇在聖巴托洛繆大屠殺中達到頂峰。[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