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弗洛里安努斯

弗洛里安努斯(元老院)原圖鏈接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弗洛里安努斯(Marcus Annius Florianus,?—276年),羅馬帝國皇帝,276年在位。

基督教在從猶太教的異端發展成為羅馬帝國國教的近400 年的時間裡,其經歷十分坎坷[1],在政教關係方面也經歷了由異端受迫害、寬容、到成為國教的三個階段的演變[2]

目錄

簡介

羅馬皇帝克勞狄·塔西佗於276年4月死於卡帕多細亞。弗洛里安努斯是克勞狄·塔西佗同母異父的弟弟,據史載,他被帝國西部地區的軍隊擁戴為新的皇帝,但是並沒有得到元老院的批准。

同時, 東部地區的軍隊擁立普羅布斯為帝。於是羅馬又發生內戰,從軍事實力上來說,弗洛里安努斯要強於普羅布斯,但是普羅布斯是有經驗的將領,他避免同弗洛里安努斯進行決戰。漸漸地,普羅布斯的軍隊取得了優勢。276年7月,弗洛里安努斯被自己的部隊背叛,在塔爾蘇斯被殺。他在位時間只有88天。

基督教和古羅馬

古羅馬是基督教早期主要的傳教方向之一,但是在米蘭赦令發布以前,基督教在羅馬被嚴重的迫害。不久之後,基督教又被定位羅馬國教,希望用它來維持帝國的統治,但是等到古羅馬社會岌岌可危的時候,它又被嚴重的批判。後來,隨着東西羅馬帝國的分裂以及西羅馬的滅亡,古羅馬文明以東羅馬帝國的形式存在,基督教仍是其國教。東羅馬依靠基督教的作用來控制民心,維持統治,並且在基督教的影響下進入封建時代,並存在了1000多年。

視頻

弗洛里安努斯 相關視頻

羅馬和拜占庭帝國每年的皇帝和對應領土全記錄
羅馬帝國的衰落,短短五年就換了5位皇帝,連小孩都可以做皇帝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