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矩在上(張佳羽)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規矩在上》是中國當代作家張佳羽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規矩在上
規矩總是冷着臉,修剪人們任性的翅膀。你情願,它要修剪;你不悅,它也要修剪。它就立在那裡嗆你:別老看我礙你手腳,我不礙你,還怎麼叫規矩呢。
——夜裡做夢,我和規矩吵了一架,居然吵不過它。它把我沒有氣飽,反而逗癲癲的,笑醒了我!醒來一看掛鍾,才下夜三點,操什麼閒心,明天又不上班,疫情期間,徹徹底底、完完全全的「居家辦公」。
家,在這個時候,才讓我真正的細細琢磨了一回。
家不是賓館,賓至如歸是溫馨的廣告語,賓館再好也替代不了家;家也不是單位,再百倍千倍的工作熱情,烘托出愛崗如家,單位依然是拼搏幹事的場所,不會由你全方位地釋放、閒散自己,不會讓心歇下來。
家是什麼樣子?是個培植你成長起來的四維空間,受什麼樣的薰陶,得到什麼樣的家傳,自塑什麼樣的形象,蘊生什麼樣的雄心......是個難捨難離的托生居地,是家庭、家教、家風世襲貫穿的真實感受。
記得清清楚楚。10月18日,全家人商量來一次大聚餐,把各住各區、分開生活的親人聯結起來,見個面面,敘敘家常。訂了檔次較高的酒店,備了好灑,通知了三家至親,19日晚6時,豪坊見。
第二天,還沒有興奮到「向餐聞美餚,作別火雲燒」,網上滾動新聞加快提醒,蘭州存在疫情風險增高的評估!屬地出現個別感染病例,政府前兩日已及時發布。但接踵而來的提升風險預警,說明每個人應嚴肅認真對待,馬虎不得。
餐,聚還是不聚?我心裡直打鼓。手機振鈴響了,是父親:「哎呀,這個時候搞聚餐,是不是不合時宜,冒險啊?」我問:「政府有規定麼?」「暫時沒看到,」父親說,「不管政府有沒有規定,咱們得有這個意識。防疫,幫不了什麼忙,至少不能添亂。咱們家的規矩,就這樣。」
父親說到這份上,我們只有執行。打開微信視頻通話模式,給通知過的親人一個個去解釋。還好,都深明大義,均表示:理解理解。向酒店退包廂,酒店從經營的角度考慮,惋惜不已:其實......是可以的,你們小心......也、也是......好的。
只隔一天,政府的限制聚餐令發布。我敲着桌子,及時啊,父親有先見之明啊。我向母親夸父親,母親很不以為然:「你只知榴蓮是你爸送的,卻不知那是你媽我花錢買的。取消聚餐,要沒某某人提醒,哼哼,他漿糊鍋里翻毛跟斗,頭腦能有這麼清醒!」哈哈,這搶功的話,我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
21日,全市各小區嚴加管控。有人就憋不住了,嫌進出小區掃碼,測溫,問話,登記......限制了任性與便捷,向防疫人員發脾氣。這時候,我母親來電話了:「守規矩能少個啥?少根頭髮哪還是少口飯吃?啥都不少,着急幹啥!人家咋要求,你們就咋做,千萬別瞎出風頭!」聽了母親這話,我信她規矩面前不含糊。
我繼承了母親大嗓門、風風火火的一面,也傳承了父親講縝密、追求雅致的一面。他們培養我,按格格的標準、阿哥的氣度來培養,培養來培養去,其他的期望值都落差了,只有「規矩」的印痕深刻而明晰。
他們常愛叨叨的,就是幹什麼,要像幹什麼的樣子。守規矩成方圓,出樣子;不守規矩損賢德,毀樣子。
我住的小區恰好在重點管控區域內,一共做了九輪核檢。
第一輪沒經驗,一發通知,所有住戶都下樓,兩三千人,隊排得像長龍,拐了七八道彎,後面的人要等四五個小時。
等得久了,就有熟人和不守規矩者見縫插針,來得晚檢得早,其他人的不滿情緒就滋長了,發生了守規矩的與不守規矩的、被檢者與管理者,噴口角,起爭執。其中有一位漢子,背上貼着一張白紙,上面赫然寫着7個大字:我替六個人排隊。這人就站在離我不遠的一位老大媽前面。快到核檢桌前了,漢子一個電話,一群人跑下樓插隊。老大媽氣得臉都扭曲了,說又說不過他們,擠也擠不過他們。我上前:「大哥大哥,老人排隊不容易,你們一下插隊這麼多人,不合適啊!請動員你們的人到後面自覺排隊去。」漢子摘下背上的紙片指給我看:「我們不算插隊,我告知得很清楚。」「告知與不告知都一樣,沒有特殊情況、合理理由,性質都是插隊。」我說,「我現在插在你前面,口頭告知你了,你可願意?」漢子家裡有明白人,拉了拉漢子:「別吵了,我們到後面排隊去。」漢子想挽留,他們一抬腳全撤了。
第二輪核檢,管理者克服了第一輪核檢存在的不足,亡羊補牢,做出明確規定,不許一人替多人排隊,不許隨便插隊,孕婦、幼童、行動不便者、老人可優先,隨到隨檢。
第三輪核檢,又做了調整,一棟樓一棟樓按順序號檢測,沒輪到檢測的樓戶,可以在家待守。這樣,解決了整個小區全部集中,排隊過長的問題。
第四輪核檢,再做調整,以單元為序,10人一組,明顯加快了進度,排長隊現象幾乎絕跡。
第六輪核檢我們樓排到了晚上。我沒聽清喇叭呼叫的單元號,和家人過早下了樓。正排隊,先前背上掛紙片替六人排隊的漢子走到我面前:「沒輪到你們單元啊,提前下來,算不算不守規矩,算不算插隊?」
「算!」我沒有猶豫,不打折扣地答,「指出的對,接受監督,馬上回去。」
漢子爽朗一笑:「回去就免了,承認就好。現在隊排得不長,也就十七八號人,分分鐘就輪到。既來之,則安之,我不是計較之人,報復嘛,也不是我的性格。我認理,也認敢認理、敢講理的人。」
我的後面,陸續來了兩三撥人,我趕緊領着家人讓開。臨走,不忘向漢子禮節性打個招呼。漢子執意讓我們留下,我沒遵從。
事實證明,講道理的人與懂道理的人並無隔閡,溝通順暢了,規矩的黃線都能看得到,都不想跨越。
我與父母視頻通話,講了這件事,我母親在那頭大聲嚷嚷:「你爸在這邊還協助保安維持核檢秩序呢,你們爺倆半斤八兩,不差上下。」我父親接話:「這很好麼,規矩擺在那裡,總要有人去維護。規矩在,有擔當,家道興,子孫旺。」
我心裡美滋滋的。父母的認可與表揚,積累起來,就是堅定自己人生走向的基石。
我們小區前前後後九輪核檢,一次比一次做得好。來做核檢的人,依舊是那些熟悉的小區鄰居;做核檢的順,卻讓防疫人員越來越笑逐顏開。
規矩在上,請受小女子一拜!疫情在規矩面前,可管,可控,可防,沒什麼可恐慌的。 [1]
作者簡介
張佳羽,女,96年生於甘肅蘭州,中國作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