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張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張巡(708年—757年11月24日),字巡,蒲州河東(今山西永濟)人(《新唐書》載為鄧州南陽)[1]

  • 唐玄宗開元末年,張巡中進士,歷任太子通事舍人、清河縣令、真源縣令。安史之亂時,起兵守衛雍丘,抵抗叛軍。
  • 至德二載(757年),安慶緒派部將尹子琦率軍南侵江淮屏障睢陽,張巡與許遠在內無糧草、外無援兵的情況下死守睢陽,前後交戰四百餘次,使叛軍損失慘重。有效阻遏了叛軍南犯之勢,遮蔽江淮,保障了唐朝東南地區的安全。最終因糧草耗盡、士卒死傷殆盡而被俘遇害。後獲贈揚州大都督、鄧國公。[2]
  • 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張巡繪像於凌煙閣。至清代時,得以從祀歷代帝王廟。

基本信息

姓名    張巡  
字號    字巡      
民族    漢族      
官職    太子通事舍人、清河縣令、真源縣令  
爵位    鄧國公  
追贈    揚州大都督     
出生地   蒲州河東(今山西永濟)
出生時間  708年   
去世時間   757年11月24日 
所處時代   唐朝   
主要成就   雍丘、寧陵抗敵,睢陽保衛戰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 張巡生於唐中宗景龍二年(708年),他從小博覽群書,曉通戰陣兵法,年輕時就志氣遠大,不拘小節,結交的都是理想遠大者或寬厚長者,而討厭和庸俗之輩交往。
  • 唐玄宗開元末年(741年),張巡中進士,此時其兄張曉已位居監察御史,兄弟二人都名重一時。其後,張巡以太子通事舍人之職外任清河(今河北清河)縣令。他在任內治績優良,有氣節、講義氣,對因遇到困難來依靠的人,都傾囊相助,豪無吝色。任滿後,張巡被召回長安。當時正值楊國忠當權,有人勸他投靠楊國忠,定會被重用,但他卻拒絕,答道:「這正是國家的怪事,京官不能當啊。」於是被調到真源縣(今河南鹿邑)再當縣令。
  • 當時真源縣轄地很多土豪劣紳。其中以大吏華南金為首最猖狂,時時欺壓百姓,當地流傳有「金南口,明府手」的歌謠。張巡到任不久,就把華南金繩之以法,依法處死,他的餘黨被赦免,這些人都改邪歸正。張巡為政簡約,很受民眾擁護。

雍丘抗敵

  • 唐玄宗天寶十四載(755年)冬,安史之亂爆發。數月後,安祿山就攻陷東都洛陽,稱帝,國號為「大燕」。由於大唐王朝承平日久,而安祿山早有反意,聲勢浩大,於是一些州縣的太守、縣令早被燕軍的氣勢嚇得手足無措,望風而降。
  • 天寶十五載,燕軍將領張通晤攻陷宋、曹等州,譙郡(今安徽亳縣)太守楊萬石投降燕軍,而真源縣正是在譙郡的轄地內。楊萬石降敵後,又逼張巡為長史,並令其向西接應燕軍。張巡得知後很氣憤,率吏民大哭於真源玄元皇帝祠,然後起兵對抗燕軍,響應的有千餘人。
  • 這時候,玄宗任命吳王李祗為靈昌(今河南滑縣東)太守,河南都知兵馬使,統合河南兵馬以抗擊安祿山。單父(今山東單縣)尉賈賁、閬州刺史璇之子等人,帶領官兵先到,稱為吳王兵,對宋州展開反攻。張通晤敗走襄邑(今河南睢縣),被頓丘令盧韺所殺。之後,賈賁領兵至雍丘(今河南杞縣)與張巡會合,共有兩千餘兵。這時的雍丘縣令令狐潮已經率全縣投向燕軍。燕軍任令狐潮為軍將,率兵向東馳援襄邑。令狐潮擊敗在襄邑的淮陽軍,俘虜了百餘官兵,並將他們囚禁在雍丘,準備殺害。令狐潮先去見燕軍大將李庭望,淮陽兵俘虜乘機殺掉守衛,雍丘城內頓時大亂。賈賁、張巡等得以乘亂攻入雍丘,令狐潮棄城逃跑。
  • 八月,燕軍將領李庭望率領蕃漢兵二萬餘人向東襲擊寧陵與襄邑,夜裡在雍丘城外三十里處宿營。結果,遭到張巡率領的三千士兵,手持短兵器夜襲。燕軍大敗,死傷大半。李庭望只得收兵連夜而逃。
  • 十月初四,令狐潮又與叛將王福德一同率領步、騎兵一萬餘人進攻雍丘。張巡再領兵迎擊,大敗燕軍,殺敵千人。燕軍敗逃而去。
  • 十一月初八,令狐潮率兵一萬餘人紮營於雍丘城北面,張巡領兵邀擊,大敗燕軍,燕軍逃走。

轉戰寧陵

  • 到了十二月,由於數月來令狐潮、李庭望對雍丘屢攻不下,燕軍遂在雍丘北面的杞州,構築杞州城以斷張巡的糧食補給。此月,魯郡(今山東兗州)、東平(今山東東平西北)相繼被燕軍攻陷,濟陰郡(今山東定陶西南)太守又高承義獻郡投降燕軍。虢王李巨便守彭城(今江蘇徐州),領兵退守臨淮。叛將楊朝宗率步、騎兵二萬意圖攻取寧陵,以斷張巡後路。於是,張巡主動放棄雍丘,率馬三百匹、將士三千餘人移師向東,堅守寧陵,始與睢陽太守許遠、城父令姚誾等在寧陵合兵。
  • 當日,楊朝宗率兵進至寧陵城西北後,張巡、許遠派部將雷萬春、南霽雲領兵迎戰,經過一晝夜激烈廝殺,大破楊朝宗部,殺叛將二十員,斬首萬餘級,死屍塞滿汴水,頃流而下。楊朝宗收集殘部,連夜逃去。因戰功顯赫,唐肅宗下敕書任命張巡為河南節度副使。張巡為有功的部下們請功,派遣使者向虢王李巨請求給予委任狀以及賞賜物品,而虢王李巨只給了折衝都尉與果毅都尉的委任狀三十通,沒有給予賞賜的物品。張巡就寫信責備李巨:「宗社尚危,圍陵孤外,渠可吝賞與貲?」李巨竟一直不予以理睬。

死守睢陽

  • 睢陽地當睢陽渠要衝,位置非常重要。至德二載(757年),安祿山死後,其子安慶緒派部將尹子琦率同羅、突厥、奚等部族精銳兵力與楊朝宗合,共十幾萬人,進攻睢陽。面對強敵,張巡、許遠激勵將士固守,從早至午,接戰二十餘次,士氣不衰。許遠自以才能不及張巡,推張巡為主帥,而自己管籌集軍糧和戰爭物資。張巡任主帥後首先清除了內部叛將田秀榮,然後率軍出城主動襲擊叛軍,將叛軍打得大敗而逃,並繳獲了大批車馬牛羊。張巡把這些戰利品都分給了將士,自己分毫不要。這次大捷之後,朝廷拜張巡為御史中丞;許遠為待御史;姚誾為吏部郎中。
  • 到了五月,正是麥熟時節,叛軍在城外收麥以充軍糧,張巡在城上看到後,集結士兵,擂鼓作出欲戰的樣子。叛軍見狀立刻停止收麥待戰。這時,張巡止住擂鼓,讓軍士作出休息的樣子,叛軍見狀放鬆了警惕。張巡抓住時機命南霽雲率軍大開城門突然衝出,直搗尹子琦大營,斬將拔旗。與此同時,有叛軍大將率一千餘騎兵直逼城下招張巡投降。張巡在城上一邊與敵將答話,一邊暗命勇士幾十人手持鈎、陌刀、強弩從城上吊下潛入無水的護城壕中,趁城外叛軍依仗人多勢眾並不戒備時,勇士們奮勇殺出,叛軍猝不及防損傷了很多人馬。
  • 到了當年七月,叛軍再次圍城。這時士兵每日才能分到一勺米,飢了只好吃樹皮和紙。守軍也只剩千餘人,瘦弱得拉不開弓,而且外無救兵。叛軍了解情況後決定強攻睢陽,他們先用雲梯爬城。張巡命士兵用鈎杆將雲梯頂翻,隨即又從城上投火焚燒雲梯,這樣,叛軍用雲梯攻城就失敗了。之後,叛軍作了一番整頓,又用鈎車、木馬攻城,但當他們靠近城牆時,又被城上投下的石塊砸得七零八落。叛軍見狀停止攻城,又圍城挖壕,壕外再加築柵欄,以作長期圍困。這時城中守軍很多因飢餓而死去,留存又大多傷殘疲憊不堪。這時,張巡殺其愛妾,煮熟犒賞將士。許遠也系其奴僮給士兵吃。城中的麻雀老鼠及鎧甲弓箭上的皮子都找來吃了,但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張巡還對接近城牆的叛軍將領曉以忠義,勸其反正。而被張巡策反的李懷忠等許多人,都能死心塌地的幫助張巡守城。

城陷遇害

  • 御史大夫賀蘭進明接替李巨任節度使,駐軍臨淮,許叔冀、尚衡駐軍彭城,他們都持觀望態度,不肯救睢陽之圍。張巡命南霽雲許叔冀處求援,許叔冀不同意,只送布數千匹。南霽雲在馬上謾罵,要求拚死決鬥,許叔冀不敢回答。
  • 叛軍知睢陽已無外援,圍攻更急。眾人議論向東轉移,張巡、許遠認為睢陽是江、淮屏障,如果放棄,叛軍就會乘勝鼓譟南竄,江、淮必亡。而且帶領飢餓士兵行軍,必然到不了目的地。
  • 十月初九,叛軍攻城,將士因傷病無法作戰。張巡向西叩拜說:「孤城防衛之計已窮盡,不能保全了,臣活着不能報告陛下,死也一定變成鬼來殺賊。」
  • 睢陽城陷後,張巡與許遠一起被俘。睢陽將士見到張巡後,起立哭泣,張巡說:「大家鎮靜,不要怕,死是命中注定的。」眾人都因悲傷而無法仰面正視他。尹子琦對張巡說:「聽說您督戰時,大聲呼喊,往往眼眶破裂血流滿面,牙也咬碎,何至於這樣呢?」張巡答道:「我要用正氣消滅逆賊,只是力不從心而已。」尹子琦發怒,用刀撬開他的嘴,發現只剩三、四顆牙齒。張巡罵着說:「我為君父而死,你投靠叛賊,乃是豬狗,怎能長久!」尹子琦佩服他的氣節,想要釋放他。有人說:「他是謹守節義的人,怎肯為我所用?而且他得軍心,不可留。」尹子琦於是以刀脅迫張巡投降,張巡不屈服。尹子琦又逼南霽雲投降,南霽雲未應聲。張巡呼叫:「南八,男兒一死而已,不能向不義的人投降!」南霽雲笑着說:「想有所作為啊,您是了解我的,怎麼敢不死!」也不肯投降,張巡於是與姚門言、雷萬春等三十六人一同遇害,終年四十九歲。
  • 唐肅宗後追贈張巡為揚州大都督、鄧國公,並授其子官職。

人物評價

  • 柳宗元稱讚張巡等:惟公(南霽雲)與南陽張公巡、高陽許公遠,義氣懸合,訏謀大同。誓鳩武旅,以遏橫潰。裂裳而千里來應,左袒而一呼皆至。柱厲不知而死難,狼瞫見黜而奔師。忠謀朗然,萬夫齊力。
  • 韓愈在《張中丞傳後敘》中感嘆: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盡之卒,戰百萬日滋之師,蔽遮江淮,沮遏其勢。天下之不亡,其誰之功也?
  • 杜牧在《上宣州高大夫書》中說道:張巡亦進士也,凡三入判等,以兵九千守睢陽城凡周歲,拒賊十三萬兵,使賊不能東進尺寸,以全江淮。
  • 劉昫在《舊唐書》中贊道:獸解觸邪,草能指佞。烈士徇義,見危致命。國有忠臣,亡而復存。何以喪邦?奸邪受恩。

史料記載

  • 《舊唐書·卷一百八十七下·列傳第一百三十七》 [3]
  • 《新唐書·卷一百九十二·列傳第一百一十七》[1]
  •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一十七·唐紀三十三》
  •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一十八·唐紀三十四》
  •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一十九·唐紀三十五》
  •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二十·唐紀三十六》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