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張樹忠-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樹忠,經濟學博士,中國人保資產管理副總裁,黨委委員,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人物小結:中國人保資產管理副總裁,黨委委員,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曾歷任大保德信基金管理公司董事,大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經理。

張樹忠簡介:

張樹忠先生,經濟學博士。

1989年7月-1993年2月,任中央財經大學財政系講師;

1993年2月-1997年3月,任華夏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資銀行總部總經理、研究發展部總經理;

1997年3月-2003年7月,任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兼北方總部總經理、資產管理總監;

2003年7月-2004年6月,任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公司董事、副總經理;

2004年6月-2008年1月,歷任大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經理;

2008年1月-2008年4月,任職中國人保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2008年4月起任中國人保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黨委委員,現同時擔任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適應金融改革變化 助推河南經濟增長

2005年是金融改革年。我國金融改革的步伐明顯加快,促使金融改革加快的現實背景,主要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一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市場經濟的多元化和多樣化對金融服務提出更高的要求;二是經濟改革的需要,金融改革的滯後性已經影響到整個經濟改革向縱深發展, 滯後是國家漸進式改革次序的刻意安排,在國民收入自社會傾斜情況下,國家通過對金融的掌控達到間接控制資源的目的,因此金融承擔了更多的改革成本,這也要國家拿出上萬億元助推金融改革的出處所在;三是宏觀調控的需要,缺乏敏感性的金融體系導致貨幣政策傳導受阻,如當前的松貨幣緊信貸現象的出現;四是提升金融效率的需要,突出表現為金融配置經濟資源的效率不高和金融資產質量低下;五是金融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建立有機的內部運行機制和良好的外部發展關係;六是金融全球化的需要,後WTO過渡期進一步強化了我國金融改革的緊迫感。

近年來,我國金融改革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展開和正在展開:

一、銀行轉型

銀行轉型包含銀行體制和銀行理念的轉型。經過多年的改革,我國已經基本實現了市場主導的銀行體制雛形,因此,當前的銀行轉型更多的是由傳統意義上的銀行,向現代化商業銀行的轉換,表現為銀行的治理結構、管理機制、經營方式、服務理念、技術手段和銀行文化等等。這種轉換是深層次的轉換,必將對人們的銀行認識觀念產生強烈衝擊。

1.股份制銀行轉型。股份制銀行被認為是我國新型銀行的代表,但是,所謂新型是相對於國有銀行的僵化而言。當前,股份制銀行面臨着多元化融資(包括金融市場融資和民間融資)發展格局、新資本協議約束和外資銀行混業經營競爭等壓力,這些壓力迫使股份制銀行加快轉型,並引領整個商業銀行進一步轉型。①由傳統的融資中介向全能型的服務中介轉變。對銀行業務的新認識,將銀行業務發展歷程描述為:貨幣匯兌—→ 增加傳統銀行業務—→ 增加非銀行金融業務—→ 增加非金融業務。一切圍繞客戶需求的業務拓展,最終形成以「客戶為中心」的業務經營理念;②現代銀行管理原則、方式和手段的導入。圍繞經營轉型的展開,是公司治理、組織架構管理、業務流程管理、風險防範管理、績效考核管理等系列轉型,為與國際銀行業發展接軌,一些銀行紛紛引進國外先進的銀行經營管理系統,並加以移植和吸收,更甚者的是不惜推倒重來。③經營特色的各自確立。國際金融自由化的趨勢,一方面表現為銀行、證券、保險等等經營混業,另一方面,又表現為市場的進一步細化,我國各家股份制銀行逐漸在經營過程中,開始注重突出各自的業務特色,創立自己的品牌。並依據各自的比較優勢進一步形成符合自身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競爭力,這成為銀行經營轉型的關鍵所在。

2.國有銀行轉型。2004年以來,我國金融改革影響重大的舉措之一,莫過於四大國有銀行的改革,必將會導致中國金融體系重大的制度變遷。國有銀行的改革圍繞建立產權多元化的治理結構以及有效的內部治理機制而展開,改革的目標是打造具備風險防範和投資回報經營管理能力的現代金融企業。改革首先在中行和建行進行,隨着二行公司治理結構和國外戰略投資引入的完成,以新的面貌出現的國家控股商業銀行相對於原型而言,出現了形和質的轉換。目前,工行的公司治理結構改革也已基本完成,農行的改革正在緊張進行。國有銀行的改革使其經濟實力大為增強,以工行為例,截止2005年6月末,工行的資本充足率為9.12%(其中核心資本充足率達到8.07%),不良資產率和不良貸款率分別降為2.72%和4.58%,預計明年該行的資產和資本回報率將分別升至0.8%和15%,達到國際銀行業的良好水平(姜建清,2005)。在國有銀行的改制過程中,值得一提的是代表國家行使投資職能的匯金公司,匯金公司自成立以來分別向中行、建行和工行注資225億美元,225億美元和150億美元,被譽為推動我國金融改革和風險化解的秘密武器。

3.政策性銀行轉型。當前,我國的政策性銀行主要面臨兩大問題:一是在地方政府誘導下和自我發展的衝動下,政策性銀行的業務範圍不斷拓展,與商業性金融的競爭日趨明顯,商業性金融開始抱怨政策性銀行不該運用國家資源來與其競爭;另一方面,與政策性銀行資產負債不斷擴大形成反差的是,隨着政府職能的轉換,國家財政對政策性銀行提供直接資金支持的空間相對縮小,政策性銀行亟待健全資本金補充機制。宏觀經濟金融的變化和自身發展的需要都要求政策性銀行進行轉型。政策性銀行轉型的定位是綜合性開發金融機構。綜合性開發金融機構是一種介於商業和政策性金融之間的制度安排,它主要利用市場化手段,按照商業性金融規律運作,在機構自身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為實現國家政策和戰略導向服務(張濤,2005)。按照國務院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和「走出去」的戰略部署,我國政策性銀行轉型的步子正在加快。

4.城市商業銀行轉型。2004年11月針對城市商業銀行存在的公司治理、資本充足率、資產質量、風險資產撥備等等方面的問題,銀監會發布《城市商業銀行監管與發展綱要》。銀監會還將全國112家城商行按六個檔次分類,在分類中約有45%的城商行被視為經營狀況不佳,其中有20家左右被敲響了退市警鐘。近年來,良莠不齊的各城商行處於不同的目的在進行着招數不盡相同的改革,上海、南京等地城市商行已經引入外國戰略投資夥伴和先進經營理念,謀劃着突破單一城市制的約束,通過重組併購在域外設置分支以求發展壯大。而另一些面臨解困的城商行,則希望通過資產置換化解歷史風險,被參股、併購和重組,並以此走出被淘汰出局的陰影。一場如火如荼的改革正在城商行之間進行,有人用「熱潮湧動」、「誰主沉浮」、「生死攸關」等等詞彙來形容這場改革。

5.農村信用社轉型。被譽為花錢買機制的農信社改革全面展開,截止2004年底,國家對先期試點的8省市的專項資金支持正基本到位,共有620個縣認購專項票據356億元,1個縣獲專項貸款1.2億元。同年8月,農信社的改革在全國全面鋪開。總體看,農信社改革的進展良好,通過改革,農信社的法人治理結構初步形成,資本充足率有所提高,不良貸款逐步下降,經營狀況明顯改善,支農服務功能進一步增強。但是,對於解決農村金融問題,寄希望一招一式的改革是不現實的。

6.建立農村小額貸款組織的改革舉措,為進一步推進農村金融改革,根據今年中共中央「一號文件」的精神,人民銀行於5月在山西、陝西、四川和貴州四省開始試點。探索建立農村小額貸款組織的目的起碼有三:一是增加融資渠道,緩解農民的貸款難;二是拓展農村金融市場,防止農信社一統天下;三是讓民間融資浮出水面,為建立正規的民營金融組織打下基礎。就其試點背景而言,這項改革舉措的意義要深遠和重要得多。

二、金融市場改革

建立多層次的金融市場,在國外,存在着兩種金融體系模式:一種是以美國、英國為代表的市場主導型模式,另一種是以日本、德國為代表的銀行主導型模式。對於中國金融發展戰略選擇,國內一直存在着兩種模式的爭論,近來爭論有所趨熱。由吳曉求領軍的市場派儘管是少數派,但其呼聲的影響卻在擴大。他們認為,存量資源調整、風險流動和分散、經濟增長的財富分享機制是金融市場(以資本市場為主)具有生命力和競爭力的三大原動力,並確信這三大功能銀行是無法完成的(吳曉求,2005)。但是,更多的人認為在可預見的時間內,中國的金融體系仍會是以銀行為主,這主要由中國的國情所決定,如文化傳統等等。中國的金融體系無論是以金融市場為主,還是應該以銀行為主,現實的情況卻表明,在整個融資總量中,直接融資所占比例實在是太低,直接融資弱化,一方面不能滿足經濟增長的需要,另一方面造成銀行風險聚集。截止2005年6月末,國內非金融部門的融資結構中,銀行貸款、國債、企業債和股票各自的比例是87.8%、5.5%、1.7%、5%。當前,最為一致(包括銀行在內),最為迫切的呼聲是要拉大我國金融的寬度。要拉大金融寬度,就要大力發展金融市場,要發展金融市場,就需對原有的框架設計束縛予以突破,建立多層次的資本市場和貨幣市場成為一種意向選擇。

資本市場的改革圍繞完善市場功能,加強基礎性制度建設,推動市場創新的思路而展開。近年來,為推進資本市場發展,國家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國九條」的出台,實質上是對經歷了十年發展歷程的資本市場在體制上進行脫胎換骨的一個思路性指導。目前,在制度重置的前提下,圍繞券商重組堵塞股權分置黑洞為主要內容的各項改革工作正在穩步推進,特別是新修定的《證券法》為金融混業經營打開了綠燈。

與此同時,人民銀行會同其他有關部門一起,在推進以貨幣市場為主的金融市場發展的改革取得明顯進展。在2004年,央行為推動金融市場發展採取一系列舉措:支持基金管理公司開辦貨幣市場基金業務,鼓勵商業銀行設立基金公司;批准建行和中行發行次級債券;允許證券公司發行短期融資債券;批准農發行發行政策性金融債券;允許鐵路建設債券等部分企業債券進行銀行債市交易流通;推出債券買斷式回購業務等。進入2005年 ,央行等部門的政策舉措更是緊鑼密鼓,且舉措的分量明顯加重:確定工行、建行和交行獲准設立投資基金公司試點,混業經營的意義開始體現;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正式啟動,國開行、建行分別進行了信貸資產證券化和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業務試運行;我國債券市場第一個金融衍生工具,債券遠期交易在市場上推出;允許企業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短期融資債券。另外,央行為了幫助一些證券公司走出困境,化解資本市場風險,還通過匯金公司、建銀投資公司向券商注資、參股和提供再貸款等。在央行以及其他相關部門的影響下,近期,國家發改委對企業發債的掌控出現鬆動,更多的央企被獲准發行企業債券,發行的額度也明顯提高。一系列助推政策出台,使金融市場發展速度大幅提升,並在全國引起較大反響。

三、保險業改革

保險業的改革從做大做強到又快又好的經營理念轉換,農業保險回暖式的發展,人壽保險新生命表的發布,特別是市場全面開放以後,中外保險機構真正進入了面對面的爭奪戰。

另外,金融工具創新。伴隨着銀行轉型、金融市場發展和保險業的改革,我國的金融工具創新也同時在全方位展開。金融工具創新熱潮湧現的背景可簡要概括為: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對亞洲金融危機以後金融抑制的反彈、貨幣不斷深化的結果、新資本協議的約束、國際金融創新熱的影響,對市場細化條件下經營特色的追求和技術進步的運用等等。另外,包括人民銀行和監管部門在內的其他金融機構為了適應形勢變化的需要,都推出了大量的金融創新工具。一浪高似一浪的金融創新,優化了金融結構,提升了市場金融效率,推進了整體金融發展。

總之,金融改革已在全面方位展開,突出表現為拉大金融的寬度(改變間接融資獨撐經濟的局面)和拓展金融深度,拓展金融深度更多地表現為金融深化,以市場金融為主體的金融機制形成。金融改革的加快,必須對河南經濟產生深刻的影響。

四、應對金融變化促進河南經濟增長

為應對金融變化,並以此促進河南經濟增長,我們起碼要做三個方面的努力。

1.建立良好的金融支持體系。區域經濟的競爭,是金融資源的競爭,今後更多表現市場金融資源的競爭。金融資源競爭又表現為金融機構的競爭。沿海地區的經驗表明,形成良好的金融支持體系對經濟發展尤其是內生性經濟發展至關重要(宋立,2005)。過去,河南省不注重金融行業的培育與發展,更多地是對金融業的汲取甚至索取,認識不到金融功能的多樣性,我們的一些部門和職員習慣於以計劃思維對待金融,比如給各銀行分配貸款指標等,最終導致金融發展滯後以至於成為經濟增長的制約。要改變這種狀況,一是要把金融業作為先導產業優先發展,把金融業作為「十一五」河南經濟發展的核心內容,在戰略布局上予以統籌考慮;二是將鄭州建成區域性的金融中心,使其連帶效應充分發揮出來;三是大力發展地方性金融機構,採取得力措施將現有地方性金融機構從困境中儘快解救出來,避免來之不易的金融資源喪失;四是積極探索建立農村小額貸款組織,讓民間融資浮出水面,為發展正規民營金融組織打下基礎;五是積極引進域外金融機構,摒棄「小金融」的狹隘觀念。

2.善於運用多種金融渠道和金融工具融通資金。當前,在河南的非金融部門融資結構中,銀行貸款占比95%以上。這種幾十年一貫制的傳統融資方式,一方面是企業的資產負債率居高不下,另一方面造成銀行風險聚集。如果這種融資取向不加以改變,隨着銀行業務的轉型,企業的資金融通會進一步緊張。未來的金融融資格局是一部分大、中型優質企業的資本金需求從資本市場取得、流動資金需求從債券市場取得;另一部分大、中型企業的資金需求,從大銀行貸款中取得;而中小金融機構對應的是中、小企業,特別是小金融機構和各種投資基金等,則會更加注重對小企業的成長培育。近期,央行在銀行間債券市場推出企業短期融資債券,這是一種便利而且便宜的融資方式,企業應積極爭取,在金融發展迅速的今天,河南的企業要增強捕捉金融變化信息的敏感性,善於運用各種金融工具和金融產品利於自身發展。同時,政府有義務通過信息揭示來降低社會交易成本,但前提是政府要具有更強的金融敏感性。

3.建立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建立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是各地區爭奪市場金融資源的關鍵點之一。一些地方政府已開始着手制定相關政策,把建立金融生態作為發展規劃加以立項。不久前,在央行的支持下,中國社科院的《中國城市金融生態環境評價》課題研究已經發布,該研究選取100多項指標,涉及各地區的經濟發展、司法公正、金融部門獨立、社會誠信、金融資產質量、社會保障體系等等,通過指標比較和專家參與的方式對不同地區的金融生態評級。報告在對我國200餘個城市金融資產質量的評價中,後20個城市河南占了5個,這應該引起我們的深入思考。該評級每年發布一次,有可能會成為地方債券發行、各銀行貸款流向、民間資金流向和外資投資指引的重要參照,金融生態的優劣會導致區域間市場金融資源的重新分配。姑且不論該項研究所帶來的影響大小,重要的一點是,河南金融生態環境需提上政府的議事日程。在建設金融生態過程中,政府的作用是重要的,也是不能替代的。

當然,在應對金融變化時,政府的作用不止於上述三個方面。比如,在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換過程中,市場金融的逐利性和安全性,會使金融機構產生傾向於資金密集型和壟斷型的產業或企業的金融偏好,相對於河南省要素稟賦結構,會出現市場失靈,這就需要政府通過制定相關區域產業發展政策,運用經濟槓桿,來對金融機構進行引導和誘導。

藉此機會,我想談一點對河南經濟發展戰略的個人觀點。我認為河南省不能過分強調發展高科技產業 ,發展高科技所對應的是經濟增長方式轉變,主要依據的是「索洛余值」理論,我覺得這是一種誤解,我們研究發現,在我國二十多年的經濟增長(特別是河南的經濟增長中),技術進步並沒有做出太大的貢獻,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更多的是經濟改革能量釋放的結果,而廣義的技術進步還應包括管理的改進等等。真正導致經濟增長模式粗放的主要原因有兩條:一是能源原材料的市場化機制沒有完全形成;二是各級政府主導經濟的結果,因為政府的目標函數不是效率,而是公共產品,甚至是GDP。河南的比較優勢主要是勞動力,河南的最大問題是就業,河南最緊缺的資源是資本,而高科技產業既是資金密集產業,又對就業形成替代,如果我省政府在思路上過分強調優先發展高科技,會進一步加劇我省的信貸結構不合理。當前有一種假相,就是居民的儲蓄存款一直大幅增長,導致了資本價格和勞動力的價格扭曲。儲蓄存款的增長是居民對未來的收入與保障的預期不確定,並不能表明我省的要素稟賦結構提高到可以大力發展資本密集型產業的水平,反之我們還會喪失比較優勢和後發優勢。我們應該遵從市場的選擇,鄭州高新技術開發區沒有幾家真正意義上的高新企業就是佐證。

概括為三點:1.認識金融的變化;2.融入金融改革之中,以此為河南經濟增長服務;3.高度重視金融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