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德慶學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德慶學宮位於中國廣東省肇慶市德慶縣城內朝陽西路,1996年被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康州奉詔置孔廟,元豐四年(1081年)遷於現址。元至德元年被洪水沖毀,大德元年(1297年)重建,明清及現代多次重修。現存欞星門、泮池、大成門、大成殿等建築。主體建築大成殿面闊進深各五間,重檐歇山頂,下檐斗栱七鋪作單抄三下昂,出跳總長達1.22米,為唐宋元斗栱之最。

歷史起源

德慶學宮學宮者,顧名思義,乃學子上課之地也。在中國,未有現代之小學中學大學之前,學宮成了當地培育人才之重要場所。學宮,又稱作孔廟,蓋中國歷史上曾「獨尊儒術」,而儒家之創始人乃孔子。孔廟,無論規模大小,廟內都設有大成殿。殿內用以安放孔子塑像

在南中國眾多的孔廟大成殿中,論建築規模之大,結構之巧,氣勢之雄,應首推德慶學宮大成殿。這座大成殿始建於北宋元豐四年(1081年),至今已有九百多年歷史。建後曾倒塌,元大德元年(1297年)重建,是廣東省唯一現存的宋元兩代磚木結構古建築[1]

建築結構

德慶學宮原有建築群占地3900多平方米,坐北向南,大成殿居正中,前有文明門、石欄、泮池,後有崇聖殿、尊經閣、明倫堂,還有東西兩原殿[2]。德慶學宮大成殿設計者,獨闢蹊徑,打破了傳統廳堂那種「八柱撐空」的木樑架結構而採用「四柱不頂」的獨特形式以滿足建築物防災的要求。所謂「四柱不頂」就是:在殿梁架不砌上露明藻,左右次間各減了兩根內檐柱,明間正中只豎四根不到頂的圓林金柱,柱頂上橫架座斗枋,安放四朵類似溜金的斗拱,以承托着壓槽枋和井口天花板,天花板上再立園柱以支撐正梁;在山牆上和前後檐柱的柱頭上。

承托着下檐的重疊起來的斗拱。殿身的梁架則用大鹿結構法。這是古代建築師為使廳堂免受雷擊,採用消除電學上稱為「跨步電壓」危險的一種獨特設計;那四根上不到頂的圓木柱,稱作「雷公柱」。從外觀藝術看,大成殿氣勢宏偉,殿面寬闊。加上用高台基、高柱礎,前檐用花崗石柱,左、右、後三面圍以高牆,使全殿採光良好,光線均勻,又可防洪、防蛀。

視頻

悅城龍母祖廟 相關視頻

千年德慶學宮看中國精神
中國影像方志 德慶學宮大成殿為何被稱為國寶建築?

參考文獻

  1. 千年大成殿——德慶學宮,廣東文化網,2010-7-5
  2. 德慶學宮大成殿,肇慶陽光網 ,2012-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