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心跡是一副版畫(組章)(子雋)

心跡是一副版畫(組章)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心跡是一副版畫(組章)》中國當代作家子雋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心跡是一副版畫(組章)

題記:於過往而言,心跡就是日月雕刻而成的一副版畫懸掛在心田的正上方。當你細數流年,深感歷久彌新,彌足珍貴

臉上,是不可以書寫的。然而,心性的成長,卻像極了早期的鉛字排版,總是凹凸在臉上。人生之旅的修行,內化於心,外化於行。一個投足,一次俯身,一次微笑,都蘊含着一個人的修養。或讓人喜歡,或讓人厭惡

我們都喜歡做一個讓人喜歡的人。那就要敬畏生命,敬畏名聲,遠離那些瘋長不羈的自由,把人生的自律牢牢地植根於內心的深處。不為惡小而為之,自律從不染一粒蒙塵做起,從心靈多一抹柔軟做起,走着走着,讓生命有了光環

常言道: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一個人的目光,會折射出內心的世界。從一個人的目光里,可以讀出他的修養。一個人的話可以說謊,一個人的身份可以扮演,可是,一個人的目光卻是高度防偽而不可以改變的。

五月三日,我在邢台市第三醫院放射大廳,見到一位兒子推着輪椅上滿面紅光的老父親做核磁共振檢查,老人雖有語言和肢體障礙,卻看不出絲毫的病痛與不適,讓人讀到的卻是一種滿滿的幸福的味道。兒子說,他今年四十多歲了,母親生弟弟時難產而去世後,親朋鄰里都勸父親再找個伴,父親為了我們,卻一一婉言拒絕,四十多年如一日,含辛茹苦把我們兄弟倆撫養成人,事業有成。我們要以讓父親晚年的衣食無憂,來回報他一生的含辛茹苦。那幾天病房炎熱,他每天都要讓父親坐在輪椅上為他洗澡,不讓父親有絲毫的不適感。在我的眼裡,這一對父慈子孝的畫面,已成為醫院裡一道靚麗的色彩。

真水無香,大愛無聲。善良的人,臉上不乏春色;智慧的人,臉上不缺淡定;熱情的人,臉上寫滿了忘我。一個缺乏修養,甚至心術不正的人,無論衣帽何以光鮮,容顏多麼的出眾,也難以遮蓋內心的不端與醜陋。

曾國藩被譽為晚清「中興第一名臣」。他善於「讀臉」傳為美談,在知人善任上發揮了很大作用。一次,曾國藩要從前來的三人中挑選門人,李鴻章讓他做評價,他說:左側之人可小用,右側之人不能用,中間之人可大用」。「左側之人,眼神躲閃,畏畏縮縮,不敢與我對視,中間這個,我看他一眼,他也堂堂正正的打量我,說明此人心胸氣魄寬廣;而右邊那個人,左顧右盼,神色不端」。曾國藩說的中間可大用之人,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台灣巡撫劉銘傳。

俗話說:「命由己造,相由心生」。曾國藩對人才的識別,正是通過長期觀察的積累,通過一個人的眼睛和容貌而得出的一種見識。所有的心性,都會隨時反映在臉上。臉,是人之情緒的晴雨表,心性修養的分數,都打印在臉上,讓人不可迴避。

為了有一張讓人喜歡的臉龐,就要在遼闊的心田,勤於耕耘,播下多彩的種子,以心靈的汁液,滋養每一株蓓苗茁壯成長。每每春天,都會收穫到濃郁的花香。

這個世界,所有的表象都不曾單獨存在,美麗的容顏更是如此。想到了一位美容大師的話:三流的化妝只是劃了一條彎彎的眼線和紅嘴唇,二流的化妝是一絲不太真實的微笑,一流的化妝則是靈魂的一次次重生。

遇見一位乾乾淨淨的人,一如欣賞到了一幅極美的畫面,讓人賞心悅目。

乾淨是人的本能。乾淨的人總是自帶生活的光環,折射出自信的模樣。無論風雨交加的旅途,還是生活窘迫不堪,從不漠視自己的衣表,丟失了自身的形象。講究自身形象的人,多半是有自尊、自強不息,義無反顧的行者。乾乾淨淨,從來不僅僅是一種表象,更是內心世界的端莊與高貴。

清潔與純澈,雖然反映在舉手投足間,卻是一種風骨。乾淨是一種靈魂清澈的堅守,放棄了堅守,就放棄了心性的高貴。只有在乾淨的世界裡,才可孕育生活的芬芳,前路的希望。今年的五一假日,我在第三醫院遇見一位中風二十年的老者,他整潔的衣物,乾淨的鬍鬚,堆着笑容的臉龐,在輪椅上與病友打着招呼。兒子說,父親曾是一位軍人,十分注意衣表。母親早年去世後,父親的中風影響到肢體活動,數月康復後,他按時肢體訓練和洗漱,把自己收拾的乾乾淨淨。兒女從父親的身上,學到了一種堅守,一種堅強,一種生活的「講究」。

[1]

作者簡介

子雋,散文在線網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