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性愛教育(伊沙詩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性愛教育》是詩人伊沙創作的現代詩歌。

作品原文

那是我們不多的

出門旅行中的一次

九年前 在青島

那是屬於愛情的夏天

海灘上的砂器和字跡

小飯館裡的鮮貝

非常便宜 記得

我們是住在一所

學校晨 在夏季

它臨時改成了旅店

那是我們共同的

愛看電影的夏天

一個晚上 我們

在錄像廳里

坐到了天亮

一部介紹魚類的片子

吸引了我們

使我們感到

震驚無比

那種魚叫三文魚

一種以一次

酣暢淋漓的交媾

為生命終結的

美艷之魚

九年了

我們沒有記住

它的美麗

只是難以忘記

這種殘酷的結局

作者簡介

伊沙,男,原名吳文健。詩人、作家、批評家、編選家。 1966年5月19日生於中國四川省成都市。1989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現居陝西省西安市,任教於西安外國語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院

出版著、譯、編70餘部作品。獲美國亨利·魯斯基金會中文詩歌獎金及中國國內數十項詩歌獎項。應邀出席瑞典第16屆奈舍國際詩歌節、荷蘭第38屆鹿特丹國際詩歌節、英國第20屆奧爾德堡國際詩歌節、馬其頓第50屆斯特魯加國際詩歌節、中國第二、三、四屆青海湖國際詩歌節、第二屆澳門文學節、美國佛蒙特創作中心等國際交流活動和寫作計劃。[1]

已經出版的主要著作有:詩集《餓死詩人》《伊沙這個鬼》《野種之歌》《我終於理解了你的拒絕》《伊沙詩選》《我的英雄》《車過黃河》,長詩《唐》,詩歌專論集《十詩人批判書》(與人合著),散文隨筆集《一個都不放過》《被迫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無知者無恥》,中短篇小說集《俗人理解不了的幸福》《誰痛誰知道》,長篇小說《狂歡》《迷亂》《中國往事》《黃金在天上》。另有與人合集多部,外譯本《伊沙短詩選》(英文)《靈與肉的項目》(希伯來文)《第38屆鹿特丹國際詩歌節·伊沙》(英文)《第38屆鹿特丹國際詩歌節·伊沙》(荷蘭文),編著有《世紀詩典》《現代詩經》《被遺忘的經典詩歌》(上、下卷)等。還有作品被散譯為德、日、韓、瑞典、世界語。[2]

曾獲《詩參考》「十年成就獎」暨「經典作品獎」、《山花》2000年度詩歌獎、首屆「明天額爾古納」中國詩歌雙年展「雙年詩人獎」等多種獎項。曾當選為《文友》《女友》評選的「讀者最喜愛的十佳詩人」(1993)、《世界漢語詩刊》評選的「當代十大青年詩人」(1998)、《羊城晚報》《詩歌月刊》等多家媒體評選的「中國當代十大新銳詩人」(2007)。曾應邀出席第16屆瑞典奈舍國際詩歌節、第38屆荷蘭鹿特丹國際詩歌節、第8、9、10屆亞洲詩人大會、首屆昆明「中國-北歐詩歌周」等國際交流活動。自上世紀80年代末迄今,一直活躍在中國詩壇上,引人矚目也飽受爭議,是非官方反學 院的「民間寫作」的代表詩人。[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