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戀愛中的騙子

內容簡介

《戀愛中的騙子》是理查德·耶茨繼《十一種孤獨》之後的第二部短篇小說集,共收入七個短篇。它完美地展示了耶茨高人一等的洞察力和描述力。耶茨藉由本書再次證明了短篇小說的力量。顯然更有興趣描寫「失敗人生」的耶茨,憑藉他敏銳的心靈與獨到的觀察角度,仿佛拼貼藝術般,將美國「小人物」及其生活片斷立體地展現在我們眼前:失敗的藝術家、生活艱難的單身母親、疏離的親情、勞燕分飛的婚姻、叛逆的女兒、轉瞬即逝的情事、不可靠的夢想……

被遺忘的最優秀的美國作家。

——《泰晤士報》

耶茨悲天憫人的力量和敏銳的觀察力使這部作品脫穎而出成一個文學大事件……令人矚目的成就。

——《獨立報》

這是二戰後一位偉大卻被忽視的美國作家令人難忘卻長期被遺忘的作品。

——《新政治家》

耶茨是一位傑出的現實主義作家……讓人邊閱讀邊流淚。

——《衛報》

作者簡介

理查德·耶茨(Richards Yates,1926-1992),「焦慮時代的偉大作家」。作品有《革命之路》、《十一種孤獨》、《復活節遊行》、《戀愛中的騙子》、《好學校》、《年輕的心在哭泣》、《冷泉港》等。

耶茨作為二十世紀中葉美國主流生活的忠實記錄者,批評家們將他與契訶夫、菲茨傑拉德、約翰·契弗相提並論。他的處女作長篇小說《革命之路》甫一推出即獲成功,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提名。1962年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說集《十一種孤獨》出版,更被譽為「紐約的《都柏林人》」。耶茨的作品曾獲《紐約時報書評》、《君子》、《華盛頓郵報》等媒體的好評,有四本小說入選「每月一書俱樂部」。此外他還有一大批作家擁躉,其中不乏著名作家,如庫爾特·馮古內特、安德烈·杜波依斯,他的作品也影響了許多作家,如雷蒙德·卡佛。他被譽為「作家中的作家」。

原文摘錄

跟愛比起來,不愛也沒有更多的為什麼。大多數聰明的人不是都能明白嗎? 她太聰明了,絕不可能成為一個漫無目標的人,就像她過於誠實,不能跟她不再愛的人繼續生活在一起一樣。 我發現或者重新發現了哭泣是一種快樂——發現如果你的頭埋在你媽媽的腰間,她的手搭在你的背部,如果她剛好穿了乾淨的衣服,哭泣有可能是一種無與倫比的快樂。

書評

作為繼《十一種孤獨》後的第二部短篇小說集,《戀愛中的騙子》也還是同樣描寫「失敗人生」以及失敗人生的孤獨感(「loser」和「孤獨」可以說是理查德耶茨小說的一貫的主題),但兩者給人的閱讀感覺卻是很不相同的。如果說《十一種孤獨》描寫的是「失敗」和「孤獨」這種「狀態」的話,《戀愛中的騙子》里的各個人物則是試圖改變「狀態」,不管這種改變成功與否。

比如,其中的七個短篇小說都是以「離開某地或某人」為結尾的:離開情人的女人,離開丈夫的妻子,懷着文學夢離開紐約去巴黎的年青人(同《革命之路》一樣,巴黎被當做某種夢想之地),尤其是其中一個叫做《告別薩利》的短篇,明確的表明通過告別某個人來告別某段生活。當然離開通常意味着此時此地的失敗、失意,不過也意味着某些事情的結束和另一些事情的開始,是「走到一切幻滅的盡頭,從那裡再萌生新的東西」。

然而這不代表耶茨成了那種所謂的積極向上的健康的人,《告別薩利》中不得志的作家傑克菲爾茨很有耶茨本人的影子:他也希望能夠獲得文學上的成功,生活上的平靜,但「也許他的本性總是在追尋黑暗、幽閉和衰敗,也許他具有自毀型人格」。而且「離開」這種開放式結局,雖然隱藏着希望,但也隱藏着希望的落空,有的時候隱隱約約的希望反而比徹頭徹尾的絕望更讓人難熬揪心,《革命之路》里的年輕夫妻倘若從來沒有過去巴黎從而告別庸常生活的希望,最後破碎的可能也就沒那麼悲傷。

在《十一種孤獨》里,耶茨描繪了各種性格各種職業的人物不同的孤獨、失敗之感,而在《戀愛中的騙子》里,他着重描寫的是某一類人即失敗和失意的文藝青年的人生。這部分人有着在文學繪畫表演各色各類的藝術方面的抱負,從事着某種跟藝術沾邊的但是做的不甚出色的工作,或由於天賦不足或由於性格缺陷成了藝術和生活上的雙重半吊子。還是在《告別薩利》中,作家不得不面對女友的責難:既然你這麼了不起,為什麼你的衣服破破爛爛?為什麼你的洗澡間裡有蝸牛?為什麼你的床上有死人味?這位女友是殘忍的,會不留情面的指出作家生活上的落魄,但也很可能她是仁慈的,因為至少她沒有將對他文學上的懷疑說出口。

《哦,約瑟夫,我很累》和《問家人好》兩個短篇也很能表現這種文藝的失敗。這兩個短篇很像一個故事的兩部分,前者是落魄的女藝術家帶着兩個孩子波西米亞式的生活,後者是兩個孩子成年後對年邁但仍然性格不羈從不考慮生計的母親的無奈。孩子心裡雖然還保留着對曾經的波西米亞式生活以及母親略帶藝術家神經過敏氣質疼愛方式的美好回憶,但這些回憶並不能阻止他們認為母親其實是個失敗者以及母親是他們生活障礙的事實,而更讓人焦慮的是,母親遺傳的文藝氣質又極可能讓他們走上母親的老路。

所以,即使是再具有文學上滿足感的悲劇性角色,總是一副失敗者的衰敗相也難免讓人心生厭倦,這時他文學或文藝上的天分很可能成為他的尷尬,大概沒有人比耶茨這位生前身後都不甚得意的作家更能體會這種尷尬。不過這樣的尷尬也讓他更加的清醒,或者說正是他的清醒才讓他如此明白這種尷尬,於是能無比細微的描寫出這類人的困境,就像另一本耶茨小說的譯本《年青的心在哭泣》的封底上的印有的對耶茨作品的一句的評論:「這是對平庸藝術、對戰後一無所成卻想成為藝術家的男男女女的研究,這個研究使人備受煎熬。從沒有人像耶茨這樣,把有力的歷史進程和完全精確的情感聯繫起來。」

耶茨在世時一直希望能在《紐約客》上發表文章,卻始終沒有成功,一直在其去世多年後《紐約客》才刊登了他的一篇短篇小說。我並沒有讀過被刊登的這篇小說,但在閱讀的耶茨的其他小說後,深感耶茨的寫作風格跟一些《紐約客》的作家如EB懷特、JD塞林格、約翰麥克納爾蒂有很大的差別,後者總是淡淡的語氣,時不時是帶着調侃的刻薄和冷幽默,即使表達親切、留戀之情也帶有紐約式的都市化的疏離,而耶茨的文字書寫和情感表達上則要真誠的多實在的多,這種真誠和實在很可能被慣於冷幽默的人視為笨拙甚至缺少才華。也許,對於一個在小說中屢屢表達對巴黎的種種嚮往的作家,紐約這座同樣驕傲的城市真的不是他的天堂,不過,可能正像他通常選擇讓筆下的失意人物通過離開這種方式去往某處開始新生活一樣,他至少還有一個關於天堂想象,願他能在他的天堂安息。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