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南昌(江繼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感受南昌》是中國當代作家江繼祥的散文。
作品欣賞
感受南昌
我經常去南昌,這座城市對我來說,早已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地理坐標,而是心靈深處一抹亮麗的色彩,是記憶中無數次往返間累積的情感沉澱。每次踏上前往南昌的旅程,無論是晨光初破的清晨,還是夕陽西下的傍晚,心中總會湧起一股莫名的期待與親切感。
南昌不僅有許多美麗的自然風光,還有豐富的人文景觀。其魅力歷久彌新,穿越千年,仍能讓人心生嚮往,為之傾倒。贛江,這條江西的母親河自南向北悠悠穿過城市,仿佛大自然最精妙的畫筆,繪製出一幅幅如詩如畫的景象。
每當天氣晴好之日,碧波蕩漾的江面,宛如無數翡翠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散發出迷人的光芒。偶爾,可見黑黝黝的江豚躍出水面,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隨後又迅速潛入水中,只留下一圈圈漣漪在江面上緩緩散開。各種船隻穿梭于波光粼粼的江面,有的忙碌於航運,有的悠然自得地徜徉,它們與靜靜流淌的江水共同繪就出一幅流動的畫卷。
八一大橋、贛江大橋、南昌大橋……宛若一條條巨龍橫臥在贛江之上。這些橋樑以各自獨特的姿態,將贛江兩岸緊緊相連。橋上車流如織,川流不息,彰顯着城市的繁榮與活力。兩岸高樓林立,玻璃幕牆在陽光下閃閃發光,猶如璀璨的明珠鑲嵌在贛江之濱。
日暮時分,瑰麗的晚霞將贛江染上一層寧靜而唯美的色彩。江面上波光明滅,深淺不一。船隻在這落日熔金的景色中悠然前行,發出陣陣汽笛聲,好像在訴說着過往的輝煌與滄桑。夜幕降臨,五光十色的霓虹燈將岸邊的高樓大廈點綴得絢麗奪目;江面上彩虹橋不斷變換着色彩,時而溫暖如橙,時而深邃如藍,時而鮮艷如紅,與汽車移動時閃爍的燈光交相輝映,形成一片光的海洋。
來南昌,不得不去滕王閣。滕王閣與岳陽樓、黃鶴樓並稱「江南三大名樓」,是中國古代四大名樓之一,世稱「西江第一樓」。滕王閣始建於唐永徽四年,為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嬰任洪州(南昌)都督時所建,後因戰亂、火災等原因屢毀屢建。現存建築為1985至1989年按照原貌重修而成。它融合了中國古建築的精華,整個建築採用傳統的歇山式建築風格,以木結構為主,以紅色為主色調,飛檐翹角,雕樑畫棟,氣勢恢宏,古樸典雅。閣內裝飾精美,有木雕、石刻、彩繪等多種藝術形式,每一處細節都展示出精湛的技藝與對美的追求。
滕王閣整體布局精巧,層次分明。從底層到頂層,每一層擁有獨特的視角。這種布局不僅使得樓閣的空間感更加深遠,也使得遊人在不同的樓層和位置領略到不同的風景。滕王閣的魅力還體現在其與周邊環境的和諧統一,它坐落於贛江之濱,四周綠樹環繞,湖光山色相映生輝,既凸顯了樓閣的雄偉壯麗,也融入了自然的清新與美麗。
公元675年,青年才子王勃在前往交趾探望父親的途中路過南昌,恰逢滕王閣重新修建落成,當地主事的閻都督在此大宴賓客和遠近聞名的文人,欲作「滕王閣序」。閻都督本意是讓其婿孟學士作序彰顯才華,不料在與會賓客假意謙讓時,王勃卻提筆應作。此時的王勃正仕途受挫,出路無着,他將命運的沉浮、人生的感慨融進了字裡行間,一氣呵成寫下了千古不朽的美文,驚艷了世人。
王勃的《滕王閣序》之所以能夠成為滕王閣文化中最耀眼的篇章,乃至中國文學史上的經典之作,不僅在於其文字之美、意境之深,更在於它所蘊含的人生哲理。尤其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那句,宛若神來之筆,勾勒出一幅動人心魄的自然畫卷,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深刻洞察與無限感慨。
滕王閣的夜景之美,同樣令人嘆為觀止。每到夜晚,五彩斑斕的燈光將滕王閣點綴得流光溢彩、富麗堂皇,仿佛一座璀璨奪目的水晶宮。置身於這樣一幅美輪美奐、絢麗多彩的畫卷之中,讓人不僅能夠感受到滕王閣夜晚別樣的風情,更能體會到它所承載的深厚文化底蘊與不朽的藝術魅力。
八一廣場,是英雄城南昌最閃亮的地標。步入廣場,八一起義紀念塔巍峨聳立,莊重威嚴,宛如一把利劍刺破蒼穹。1927年8月1日,在中共中央前敵委員會的領導下,一支由兩萬多名指戰員組成的正義之師,在南昌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南昌起義,宣告了中國共產黨把革命進行到底的堅定立場和堅強決心,在全黨和全國人民面前樹立起一面革命武裝鬥爭的旗幟。從南昌起義開始,一支真正屬於人民的新型軍隊誕生了,中國共產黨從此有了自己絕對領導之下、忠實執行革命政治任務的武裝力量。
漫步在八一廣場,仿佛穿越時空,感受到歷史與現代的交融。站在紀念塔下,仿佛能聽到那激昂的槍聲,看到那些英勇的革命先烈們為了理想和信念,不懼生死,勇往直前。佇立在八一起義紀念塔前,翹首凝望,塔頂上的漢陽造步槍直刺天空,儼然一個隨時出擊的士兵,只要一聲令下,便高揚戰旗,吹響進軍的號角,與無數勇猛的戰士一同殺向敵人。
走進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這裡陳列着大量的歷史文物和圖片,生動地展示了南昌起義這一歷史事件和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讓我們能接受到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讓我們深刻地認識到,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無數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讓我們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南昌之星摩天輪,矗立於贛江之畔。它直徑153米,總高160米。它不僅僅是一座高大的摩天輪,更是科技與美學的完美融合,是南昌城市天際線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摩天輪輪面上巧妙布置了七千根精密控制的LED彩燈,這些彩燈如同繁星點點,在夜幕降臨時分被逐一點亮,瞬間將摩天輪幻化成一個色彩斑斕的夢幻世界。這些LED彩燈不僅能夠根據預定的設計程序,在夜空中繪製出一座巨大的彩色時鐘,還能靈活地變幻出各種各樣的圖案,每一幀畫面都充滿了創意與想象,為市民和遊客帶來視覺盛宴的享受。
南昌之星摩天輪不僅豐富了市民及遊客的休閒娛樂生活,還極大地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內涵與旅遊吸引力。它不僅是情侶們浪漫約會之地,也是家庭親子、朋友相會的好地方。在緩緩上升的座艙內,隨着高度的增加,不僅是視野的拓寬,更是情感的升華,讓每一次約會都充滿甜蜜的記憶,留下無數歡笑與溫馨的瞬間;讓每一次的家庭遊玩都變得有意義,令孩子們增長見識和感受父母的關愛;讓每一次的相聚都顯得格外珍貴,對友情的珍惜與感激之情也愈發深刻。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南昌之星摩天輪以360度的全景視角,讓每位登上其頂的遊人都能在高空俯瞰這座城市的景色,感受城市的繁華,無論是美麗的贛江,還是繁華的街道、現代和古老的建築,都一一在眼前展現,城市的風光都一覽無餘的完美呈現在面前。夜晚的城市,燈火輝煌,一江兩岸的美景更是迷人至極,讓人沉醉其中。
距南昌之星摩天輪3公里的秋水廣場,擁有一個超大的音樂噴泉群,噴泉主噴高達128米。秋水廣場的命名源於《滕王閣序》中的名句「秋水共長天一色」,它位於贛江岸邊,與滕王閣隔江相望。在這裡,可以感受音樂、噴泉、燈光交織的奇幻世界。
每到夜晚七八點鐘,廣場上人頭攢動,隨着悠揚動聽的音樂緩緩響起,噴涌而出的水柱在音樂節奏的跌宕起伏中翩翩起舞,水花四濺,場景十分壯觀。在各種燈光的映照下,水柱的顏色不斷地變化。噴泉隨着音樂的韻律,變幻出千姿百態,時而如流雲飄逸,時而像瀑布奔騰,時而似焰火閃爍;又仿佛是小草隨風舞動,扇子緩緩打開,或是離弦之箭直衝雲霄,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此時此刻,除了音樂和水的聲音之外,只聽到人們的讚嘆聲和歡呼聲。
距離秋水廣場約1.5公里處的雙子塔,是南昌市最高的地標性建築,以303米的高度展示着南昌的繁榮與活力。其建築風格融合了現代元素和傳統文化,靈感來源於中國古代的燈籠和風箏。這一設計不僅體現了南昌市的歷史文化底蘊,也寓意着這座城市的傳統與現代完美結合。它之所以被稱為雙子塔,是因為由兩座高樓組成,中間通過一個天橋相連。雙子塔的外觀設計非常獨特,它採用了雙曲面玻璃幕牆,兩個高樓看起來非常流暢和美觀。雙子塔的LED照明幕牆面積成功超越世界第一高樓迪拜塔,創造了新的吉尼斯世界紀錄。
白天,它是城市的醒目地標,與藍天白雲相映成趣,共同描繪出城市的天際線。夜晚,隨着城市的燈火漸次亮起,雙子塔的燈光秀便拉開了序幕,上演着精彩的表演。從遠處看,流光溢彩的燈光和幕牆上的巨型字畫交相輝映,不斷地變幻着,演繹着光與影的魔法,仿佛在為南昌的現代化城市風貌做一場盛大的展示。
在距離南昌市區約15公里,有一座森林公園,那就是梅嶺國家森林公園,也就是人們通常說的梅嶺。梅嶺,原名叫飛鴻山,早在西漢初年就辟有驛道,因西漢末年縣尉梅福辭隱居在此修道而得名為「梅嶺」。梅嶺以其秀美的山川、清新的空氣和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成為人們逃離喧囂、親近自然的理想之地。隨着四季的更替,梅嶺展現出不同的生態美景,讓人們在忙碌之餘找到心靈的休憩與淨化。
梅嶺,山勢嵯峨,群峰競秀,進入山中尋幽訪古,或登頂覽勝則更為快意。歷代到訪梅嶺的文人墨客數不勝數,有張九齡、歐陽修、曾鞏等文化名流 300 多位。他們在這裡或遊覽賦詩,或題刻留記,或憑弔古蹟,留下許多名詩佳作和人文景觀。梅嶺是古代高士理想的退隱之地,他們在這裡既可遠離喧華,又可洞察世事。這些高士在山中悠然自得,吟詩作畫,交流唱和,為梅嶺增添了文化魅力與神秘氣息。
梅嶺,林木茂盛,氣候涼爽。主峰羅漢嶺海拔八百多米,為全市地勢最高點。此處夏季平均氣溫約22度,對於「四大火爐」之一的南昌來說,是一個難得的避暑勝地。在這裡,可以朝觀東方雲海日出的壯麗景象,暮瞰洪城萬家燈火的璀璨;在這裡,春可欣賞十里火紅的杜鵑花海,夏有百丈仙台的涼風相伴,秋可品嘗千峰野果的甘醇,冬可覽萬山玉樹瓊枝的美景。
梅嶺,沿途古木參天,溪水潺潺,石徑幽幽。行走在這樣的景致之中,仿佛踏入一幅絕美的天然畫卷之中。雨後的梅嶺,更是賦有詩意,山峰籠罩在一片朦朧之中,雲霧繚繞,如夢如幻;四處奔涌的山泉,從山間湍流而下,跌跌蕩蕩;峽谷溪水旁綠草茵茵,野花點綴其間,仿佛是一個世外桃源,又好像一幅酣暢淋漓的水墨山水畫。
南昌的美景舉不勝舉。如果您還未來過南昌,何不抽空來體驗這座城市的魅力?在這裡,您可以欣賞到自然風光的旖旎,感受人文景觀的韻味,領略革命歷史的厚重,還能品嘗到地道的南昌美食。相信這一切定會給您留下難忘且深刻的記憶。
作者簡介
江繼祥,筆名大江東去、江影沉香、江晚莫愁;網絡詩人,發表詩歌七百多首,擅長寫舊體詩;業餘作家,發表散文、短篇小說等四十餘篇,有一部長篇小說發表;高級工程師,在國家和省級期刊發表論文三十多篇。
參考資料
- ↑ [中國作家網 (chinawriter.com.cn)中國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