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我與《東方散文》特別欄目(楊宏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我與《東方散文》特別欄目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我與《東方散文》特別欄目》中國當代作家楊宏永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我與《東方散文》特別欄目

在一個綠肥紅瘦的季節,通過一位文友的大力推薦,我關注了《東方散文》。並且,在她的一再鼓勵下,我抱着試試看的心情,給平台投了篇散文。但是,四五天後也沒有收到回復,我失望了,就隨手把它給了一位新交的文友,在她的平台當天就發了。

晚上,郵箱裡卻收到了劉莉主編的回覆,說文章採用了。當時的心情,我很難說是遺憾還是高興,遺憾的是那篇散文與《東方散文》平台的失之交臂,高興的是它還是得到了《東方散文》的認可,雖然散文沒有發表在《東方散文》,主編還是把我拉進了東方散文交流群里。

沒想到我的入群,因為我的一篇小詩,竟然引發了一個群的重建。

事情的起因,是因為我在其他平台發表了一首小詩,我把鏈接發到了群里。有位網友也許當時正在跟人聊天,就對發鏈接表示了反感。其實當時我要是不說話,也就沒什麼事了,錯就錯在我和他發生了爭執,後來爭着爭着,兩個人的言語也許都有點過了,最後幾乎演變成了爭吵。

這時劉莉主編在群里說了句,此群解散,然後我就發現我被移出了群聊。就在我覺得委屈和大惑不解時,我馬上又發現。我又被主編拉進了群里,然後看着她用了很長時間,把文友一個一個的又往群里拉。真的,那一刻,我感覺很慚愧,也覺得很溫暖和感動,《東方散文》沒有丟棄一個剛剛起步的文學新人,同時也體會到了主編的寬容大度和良苦用心——為了照顧我們的面子,她沒有直接把我倆踢出去。

後來,群里很多人在詢問是怎麼回事。我沒敢說話,只是私下裡向主編表示了歉意,並信誓旦旦地說,下次我一定拿出好作品上《東方散文》。

沒多久,我又給平台投了一篇散文《故鄉的早晨,一道隨意的風景》,這次很快就收到了劉莉主編的回覆。看着「楊老師,來稿收到,近期推出」這幾個字,我簡直比直接看到文字在平台發表還高興,沒想到高興的事還在後面,這篇散文在周冠軍評比中,得到了柏峰,馮小軍,張寶樹等專家評委們的認可,獲得了第四名。

這件事對我的鼓勵很大,因為對文字的喜愛,在很小的時候,心裡就一直有個夢。後來因為某些原因,中間擱置了許多年,如今,當我重新拿起筆不到幾個月,就得到了這麼多著名作家的認可,那激動和興奮的心情,外人也許永遠也難以體會。

我一遍遍地讀着那精彩的點評,」故鄉的早晨,真的是一道隨意的風景。作者用飽蘸深情的筆墨,優美的語言,再現了故鄉早晨清幽澄澈的景象,讓人如見其形、如臨其境,實為一篇文質兼美的佳作!」

在那一刻,我似乎覺得,那一點點逝去的青春,走了,又回來了;那漸漸模糊的激情,冷了,又熱了;那曾經丟失的夢想,遠了,又近了。

從那以後,就想着,沒有特別好的作品,還真不敢投了。

後來,看到《東方散文》舉辦「夫之杯」全國徵文大賽。我結合當下留守婦女和老人所面臨的問題,寫了篇散文《那一樹桃花,正艷艷的紅着》。寫好後,我沒敢輕易投出去,而是精雕細琢,用心打磨了二十多天,認真到一句話一個詞語,甚至到一個標點符號,也要仔細推敲一番。很幸運的,這篇散文又得到了主編的認可,刊發在《東方散文》的頭條。更幸運的是,又得到了專家評委的肯定。在眾多的徵文來稿中,獲得了優秀獎。這可是我第一次參加徵文比賽,第一次獲得的大獎啊!

收到獲獎證書後,我小心翼翼地把它珍藏起來。我想即使多年以後,我偶爾翻起,這也是一段美好的回憶,我感激《東方散文》,也感激那個一直努力拚搏的自己。

我知道,我並非千里馬,文學夢之於我,也許也永遠只是個夢。可難得的是,有那幾個伯樂肯定你,賞識你。我想這種肯定和賞識,對所有在這條路上苦苦追尋的人而言,或許都是一種難得的幸運,也是一種莫大的激勵。

因為寫作,我關注了很多平台,有的最後又都取消了。但是《東方散文》和其他我喜愛的平台一樣,卻一直保留着,因為這裡,是我夢想啟航的地方,是《東方散文》,毫不吝嗇地為一位文學愛好者,揚起了自信風帆。我想,不管以後在文學這條路上,我會走多久,我能走多遠,我都會感恩,那些曾經肯定我的編輯們。在這裡,通過閱讀其他作者的作品,讓我也學到了很多對我有用的東西。

因為交流,我加入了很多文學群,有的最後又退出了,但東方散文流群和其他我喜愛的群一樣,卻怎麼也捨不得丟。因為在群里,被文友戲稱為「劉姥姥」的主編,和」幕後主使」憨仲總編的幽默風趣親切隨和,以及一群文友的團結友善,一直讓人覺得如沐春風,我雖然很少聊天,但我總喜歡抽空看看,常常被他們的快樂感染着。

寫到這裡,準備放下筆時,我想起我在《東方散文》發的散文《故鄉的早晨,一道隨意的風景》。我突然覺得,《東方散文》在這如雨後春筍林立的文學平台中,其實不也是一道獨特的風景嗎?

我真心希望,這道風景如明月般純淨,如鮮花般芬芳,並且能吸引更多的人走近她,欣賞她。能讓許許多多像我一樣的草根一簇,在這裡,點亮他們執著的文學夢……

[1]

作者簡介

楊宏永,男,籍貫張家口市萬全區,現供職於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