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楊樹林屯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 |
《我的楊樹林屯兒》,出版社: 中國文史出版社有限公司。
書籍的歷史[1]和文字、語言、文學、藝術、技術和科學的發展,有着緊密的聯繫。它最早可追溯於石、木、陶器、青銅、棕櫚樹葉[2]、骨、白樺樹皮等物上的銘刻。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為十二個章節,以時間為主線,講述了作者無憂無慮的童年時代,奮發向上的青年時期,踏實肯乾的中年曆程,以及繼續前行奮進的退休後生活。其中有生動的描寫,也有思考和情感的抒發。
作者介紹
李勇庫,1954年1月生,祖籍山東蓬萊,高級經濟師,天津大學管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曾任黑龍江省大慶市副市長,審計署駐成都特派辦、京津冀特派辦、駐長沙特派辦黨組書記、特派員,審計署黨組成員、總經濟師,中央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主任(副部長級)等職務。現任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副會長兼組織聯絡工作委員會主任。先後獲全國城市物業管理優秀市長(1999年)、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優秀市長(2000年)、黑龍江省防治非典工作先進個人(2003年)、審計署三等功(2007年)等獎勵。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委員。曾出版《慎思篤行議政建言》《永思勇行》。
目錄
引子
故鄉情
鐵人的第一口油井
第一章 祖輩
闖關東
在楊樹林屯兒安家
鬧土匪
念書
熬鹼
第二章 童年
元宵節祭祖
野雞進廚房
薩滿
看見鐵人王進喜
第三章 父母及姥爺姥姥
父親母親
姥爺姥姥
第四章 學生時代
上學
看電影
學生幹部
讀中學
幫助家裡添收入
我的中小學老師
第五章 走向社會
供銷社營業員
小李師傅
母親的牽掛
放映隊長
走上領導崗位
「五七」幹校學習生活
下基層蹲點吃派飯
參觀大寨
抓蔬菜生產
在龍鳳公社主持工作
千人百車大會戰
第六章 收穫幸福
瑞雪孕育着生機勃勃的春天
戀愛時節
我的孩子我的家
第七章 到區里工作
難得的學習機會
任職龍鳳區整黨辦
籌建聚丙烯化工廠
擔任讓胡路區副區長
酒局
張留松書記
第八章 到市政府工作
臨危受命
走馬上任
改革煥發生機
割除企業病灶
多業並舉
上任前的插曲
副秘書長工作
不斷充實自己
外地參觀考察
第九章 大慶市副市長七年
「油城」農業
城鄉建設
大文化戰略
第十章 審計工作歲月
審計情緣
初識李金華
在成都特派辦工作的五年
任職京津冀特派辦
兼職長沙特派辦
回審計署機關工作
第十一章 政協委員
擔任全國政協委員
積極參政議政
第十二章 幸福一家人
成長中的女兒
女兒和女婿
懂事的外孫
快樂一家親
尾聲
參考文獻
- ↑ 書的發展史,簡書,2019-05-05
- ↑ 始建於17世紀的棕櫚葉書籍圖書館——傣碧朵宮,網易,2019-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