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報父仇殺人就不用承擔法律責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報父仇殺人就不用承擔法律責任?度常乘船出入,經一橋下,談伺度行還,伏草中,度既過,談於橋上以鍤斬之,應手而死。——《晉書•孝友傳[1]

譯文:

竇度經常坐船出入,從一座橋下經過。王談估摸着竇度出行回來的時間,潛伏在草叢中,竇度經過橋下時,王談在橋上用鐵鍤殺死了竇度。

一個孝順兒子,蟄伏整整八年,終於手刃殺父仇人。

一個廉潔太守,認為這是義舉,上報赦免法外開恩。

這就是記載在《晉書》上的王談刺殺竇度的故事。

王談是湖州人,在他十歲的時候,老爸被鄰居竇度殺了。

史書沒有交代王談老爸被殺的原因,但是竇度應該是沒有受到法律的制裁。

既然法律管不了,王談就打算自己干。

王談小小年紀,卻心思縝密,他知道自己人小力弱,要就要一擊即中,如果被竇度察覺出危險,很可能就更加難以找到行刺的機會了,所以王談一直不敢隨身攜帶武器。

但是,日夜盯梢的結果是根本無從下手。

一晃八年過去了。

已經長成大小伙子的王談日夜不忘殺父之仇,他在集市上買了一把鐵杴,平時扛着鐵杴走來走去,就像一個外出耕地的農夫,不會引起懷疑。

竇度的出行基本走水路,這更增加了他行刺的難度。但是王談觀察到,竇度每次出入都會經過一座矮橋,如果從橋上行刺,將會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這天,竇度出門,盯梢數年的王談對竇度出門的目的、辦事的時間長短都了如指掌。

他估算好竇度回家的時間,潛伏在草叢中,當竇度的船接近矮橋時,王談假意從橋上緩步經過。

就在竇度的船經過矮橋的時候,王談從橋上,將早已磨得鋒利無比的鐵杴砍向竇度。

完全沒有防備的竇度怎麼可能想到危險來自頭頂上方,一命嗚呼。

殺父大仇得報的王談,在行人的驚呼聲中,冷靜地向聞訊而來的官差自首。

殺人總是重罪了吧?時任太守孔岩不那麼看。

孔岩認為王談殺人情有可原,孔太守向上級部門匯報時,提出要求,希望可以赦免王談。

上級批覆下來了,孔太守的要求得到批准,王談無罪釋放。

報父仇殺人就不用承擔法律責任?

根據史料記載,孔岩是一個很不錯的地方官。

封建社會,倡導孝義是一個地方官的職責。

孔岩的治下就曾經發生過這樣一件事:有兄弟二人,妻子都懷孕了,弟弟出了遠門。孩子降生時,正好遇上荒年,哥哥就拋棄了自己的兒子,用僅有的口糧養活了弟弟的兒子。

孔岩對這樣的義舉大力褒獎。

所以,王談的遭遇算不上特例。

後來,因為海匪孫恩作亂,孔嚴一家老小都死於亂兵。

王談聞訊後,從湖州移居到紹興,憑藉一己之力,修葺整理孔家的墳墓,也算是報恩了。

王談的故事,除了在《晉書》上有記載之外,檀道鸞的《續晉陽春秋》、李昉的《太平御覽》都收錄了王談的故事。

有疑問的是,當年王談的爸爸被殺的時候,為什麼官府沒有介入,為什麼竇度可以逍遙法外?

如果說只是鄰里爭執,失手錯殺,官府判定賠錢了事,那麼王談的行為就有問題了,不能因為報仇就否定官府的判決啊?

如果是竇度本來就是一個暗藏在民間的江洋大盜,那麼王談多年的跟蹤應該早就有了大把的證據,為啥不去告官,非要自己親自報仇呢?

因為要宣揚王談的孝義,前一個案件的情況完全被屏蔽了。

如果所有信息完備,會不會劇情神反轉呢?

雖然只是一起刺殺事件,但同樣是可以被人粉飾的,更不用說那些影響歷史走勢的大事件了。

從刺殺的角度來說,王談選擇了一個絕佳的刺殺地點和刺殺角度,被刺殺者幾乎毫無防備。

從法律的角度來說,王談的遭遇說明了一個道理——

所謂法治,很多時候還是人治的內核,法治的路還很長。[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