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捉蠍記事(231)(井立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捉蠍記事(231)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捉蠍記事(231)》中國當代作家井立娜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捉蠍記事(231)

幾天前,我和先生去看劉亦菲主演的電影《二代妖精之今生有幸》,電影我無感,裡面一個畫面卻縈繞腦海揮之不去不吐不快

電影的結尾,馮紹峰主演的袁帥要陪深愛的狐妖白纖楚(劉亦菲飾)回家,考慮到妖精家族重口味,因此禮物是兩盒蠍子,用精緻紙盒包裝,中途蠍子爬了出來,袁帥糾結半天,用手拿起又扔回盒子。我和先生吐槽,這簡直低估蠍子的智商。抓蠍子,那動作一定要快,一氣呵成,否則肯定被蜇。慢也行,那得認真仔細,瞅准機會,捏住尾巴最後兩節,快速提起。還有,該用透氣的瓶裝,瓶蓋要有孔。先生聽完,撫額,大笑,這是感受?

自古以來說起蠍子,雖不至於毛骨悚然,但花容失色還是常見到的,人們用「蛇蠍心腸」、「蛇頭蠍尾」來形容人毒辣,所以提起它每每厭惡之。我小時候生活在北方農村,那裡的人們對它沒有絲毫成見,眾蟲平等,相反,因為它具有的巨大藥用價值可以賣錢,大概每斤最貴180元,所以多多益善。

我童年的快樂跟蠍子密不可分,我們的暑假基本都是在捉蠍中度過。小時候,我們幾個要好的孩子,吃過飯,經常約在一起去捉蠍子,三五人一起,去到山林里。於是對蠍子有很深的感情。

蠍子可不是一年什麼時候都有的,24個節氣中有個節氣叫「驚蟄」,在立春和雨水之後,大約在每年陰曆二月、陽曆3月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這時候春回大地,天氣轉暖,雨水增多,冬藏蟄居的小蟲開始甦醒,蠍子也不例外。經歷一冬的蟄伏,這時候它們迫不及待要出來吸風飲露,捕蟲獵食,遊戲草叢,然後持續到立秋時節。驚蟄後的蠍子多半個頭非常大,而且數量多。我們村三面環山,加之這時節杏花、桃花次第開放,去山林里捉蠍,那不知道要比在田地里耕種美多少,何況還可以賣了賺錢,交下學期的學費或者央求母親去買自己喜歡的東西。於是捉蠍,對孩童的我們來說,是最美的事情,沒有之一。

捉蠍要做好準備,赤手空拳是要不得的。蠍尾末節有毒刺,被蜇一下可是感覺很酸爽,足足疼上一天那是不能少的,即使你塗了蠍子草或者蝸牛的粘液。如果是大大的雌蠍子蜇你,更是除了蟄處,還會痛牽他處。但有一大好處,「被蠍子蜇,一年不會生病」,這個我有被蜇過,但當年有沒有生病我可記不得了,不過蠍毒是蠍子的精華,增加抵抗力的良藥,這在古籍藥典中都有記載。

當然,雖然說被蜇一下有益處,但誰也不願意去嘗試一天痛楚,所以要配好工具。我們的工具至少有三樣,一是鑷子,這種鑷子多半是筷子做的,從中間用刀劈開,要不偏不倚,然後選擇適合的小棍放在頂端,用繩子捆好,鑷子便製成了。好的鑷子是成功的關鍵,既防止被蜇,又能在發現蠍子的時候快速堵住它的去路,迅速夾起。二是大點的塑料瓶子或者結實的塑料袋子,用來裝蠍子。瓶子或袋子內側要光滑,防止蠍子爬上來。玻璃瓶是要不得的,容易打碎,尤其是山林間,蠍子跑一地,辛苦就白費了。袋子要結實,否則容易被荊棘勾破,一樣的道理。三是火鈎子,農村經常用它來倒騰爐中炭火,捉蠍子它是幹嘛用的呢,翻石頭。這三樣工具是必不可少的。當然如果再精細一點,那就穿長衣長褲,再帶個草帽。水杯我們基本是不帶的,林間有甘甜清澈的泉水,我們都知道在哪裡。

捉蠍要選好地點。不能是茂密不透風的樹林,不能是沒有陽光的山林背面,所以向陽有灌木的山坡是最好的選擇。它喜歡潮濕陰暗處,這個濕非常講究,剛下過雨自然是不行的,最好的是下過雨,太陽出來曬過半天后,半潮濕的地方,那才是它的最愛。陰暗地,多選擇石頭底下或者石縫的縫隙。這個石頭不能是奇形怪狀的,最好是不太厚的石板,大點小點沒關係。所以上面我們提到必須帶火鈎子,因為火鈎子可以直接勾起石板,可以省力,大大提高效率。

不是每一塊石板底下都有蠍子,往往上百塊石頭底下能捉到一隻已是幸運事。為了節省時間,我們通常做法是翻的石頭要儘量避開別人翻過的,因為就算有蠍,可能也被別人捉走了。當然,即使掌握上面的技巧,捉蠍也是要有運氣才行。於是大家相約,誰翻到蠍子,就吆喝一聲。我們通常這麼吆喝「我這裡有個大的」,「我這裡有個半大的」,聲音里滿滿的欣喜,同時也激勵其他夥伴繼續努力。大蠍子體長約60mm,會比較有重量,但是數量不多,半大的比較常見,也可以接受,再小一點的我們就不捉了。村裡的大人有告誡,「凡事不能做盡」。還有一種蠍子,即使它達到捕捉條件,我們也不捉,那就是剛完成生產的母蠍,道理你懂的。

捉蠍會發生很多事情,我們先來說說人的事兒。

[1]

作者簡介

井立娜,棲居河北,會做紙藝花,喜詩書,生活簡單。希望每天早上從中午開始,慢慢生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