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探秘故宮建築里隱藏的風水文化

風水文化

來自網絡的圖片

探秘故宮建築里隱藏的風水文化古代風水文化的影響廣泛的波及到人們日常衣、食、住、行的各個方面,對此,皇室一族對於風水方面則更是講究。作為古代建築代表之一,皇帝居住的紫禁城,其建築理念無疑深受古代風水學的影響,那麼,故宮里究竟有哪些方面受過風水大師的指點呢?[1]

故宮在設計建造時,遵循了許多儒家的原則,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前朝,後市,左祖,右社。」所謂前朝,是指宮殿的前面是百官議政的朝堂;所謂後市,是指皇宮的後面,有一個很大的交易市場,以滿足宮廷生活的需要;左祖,指的是皇宮的左面,是皇帝祭祀祖先的太廟;右社,指皇宮的右面,是皇帝祭祀土地神、穀物神的社稷壇

故宮的建築都嚴格遵循對稱的規則,沿一條南北走向的中軸線排列,而這條中軸線上的建築,更以故宮為重心,這些建築都坐北朝南,體現着皇帝的至尊。午門是故宮的正門,紅牆黃瓦,朱漆大柱,雕樑畫棟,飛檐翹角。平面呈「凹」字形,以聚生氣,中間洞開三門。在午門高大磚石墩台上建有崇樓五座,正樓九開間。這些都是傳統思想「九五至尊」的象徵。

過了太和門就是三大殿。三大殿坐落在一個「土」形的三台上,這個三台一方面抬高了三大殿的高度,另一方面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體現。中國文化陰陽五行中「土」居中,所以故宮的設計者將故宮最重要的部分用漢白玉砌成了「土」形三台。

坤寧宮與乾清宮的名字和功用都是對應的。《易經》中,乾對天,主陽;坤對地,主陰。清、寧二字都是安定、詳和的意思。

故宮的後門為神武門,位於中軸線之北。神武門原稱玄武門,為了避康熙玄燁之諱將玄武門改為神武門。故宮中有一條稱為金水河的小河,橫貫東西,將廣場分為南北兩半。在中國人的環境觀念中,背山面水是一種理想的模式,甚至以風水的形式被固定下來。金水河自紫禁城的西北角流入宮中,並流經幾座重要的建築前面,以造成背山面水的吉利環境。按五行相生,金生水,故名金水河。

故宮的規劃與建築布局運用了五行學說的觀念。陰陽五行是中國古代的一種世界觀和宇宙觀。古人認為世上萬物皆分陰陽,男性為陽,女性為陰;方位的前為陽,後為陰;數字中的單數為陽,雙數為陰等等。在故宮,屬於陽性的帝王執政的朝廷放在前面,將皇帝、皇后生活的寢宮放在後方,這不僅適應使用功能方面的需要,也符合陰陽之說。前朝安排了三座大殿,後宮部分只有兩座宮(即乾清和坤寧二宮,交泰殿是後期加建的),符合單數為陽、雙數為陰之說。

又如天上五官的中官居於中間,而中官又分為三垣,即上垣太微、中垣紫微、下垣天市,這中垣紫微自然又處於中官之中,成了宇宙中最中心的位置,為天帝居住之地。這天子在地上居住的宮殿也應該稱為紫微宮。明、清兩朝把皇帝居住的宮城禁地稱為紫禁城自然是事出有據了。唐朝長安的皇城和宋朝汴梁的宮城,它們的南門都稱為朱雀門。明、清朝紫禁城的午門也稱為五鳳樓,鳳本屬鳥類,所以午門也是朱雀門,北面的宮門自然稱玄武門。[2]

目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