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揭秘姜子牙為何曾經會投靠紂王?

姜子牙

來自網絡的圖片

揭秘姜子牙為何曾經會投靠紂王?細心的讀者會發現,《封神演義》第十五回,姜子牙因仙業考核不合格,屬末位淘汰之列,被請下山門。初次下山之時,元始天尊送給他一句「成湯數盡,周室當興,你與我代勞封神,下山扶助明主」。這句沒頭沒尾的話,粗粗想來有些莫名其妙,甚至說故弄玄虛。怎麼代勞封神?具體封什麼神?封神工具是什麼?天尊都沒有明講。[1]

有人講,神仙總喜歡把話說一半,悟得透悟不透靠悟性。這話也不太對。及至小說三十七回,時子牙業已輔佐周武王,因收容政治犯黃飛虎,同宗主國商湯帝國鬧翻,隨即遭到以帝國將領張桂芳為首的將領討伐。姜子牙這人的法力,大家都知道,學藝不精,半吊子功夫,只好回崑崙山請求救援。天尊端坐上位,正色道,「你今上山正好,命南極仙翁,取封神榜與你,可往岐山造一封神台。台上張掛封神榜,把你的一生事,俱完畢了。」

這是時隔十年之後,天尊再一次見到子牙,並同他交談,而講得第一句話,便是將十年前擱下的半句話續上,「取封神榜與你,往岐山造一封神台」。

那麼,元始天尊為何要花上十年時間,才將封神這事說全呢?當然,他有自己的考量。

姜子牙這個弟子,通過崑崙山修行四十年的考察,應該基本確定,其政治態度上對於闡教是忠誠的。按理說,以天尊修煉萬千年的眼力,大抵不會看錯。但凡事總有看走眼的時候,封神可是大事,絕對不可以掉以輕心。

打個比方,殷郊、殷洪反目廣成子、赤精子,這些都是徒弟反水師父的案例。

為了保險起見,這位慎重的大神自然要設一個漫長的考核期。當然,為了防止這位白髮弟子在歲月的洪流里走偏,當時也給了他一個暗語,「一十年來窘迫鄉,耐心守分且安然,溪石上垂竿釣,自有高明訪子賢。」

這就是說,子牙啊,你此次下山,道路是曲折的,時間是漫長的,前途是光明的。

那麼,姜子牙初次下山之後,究竟又做了什麼呢?

他並沒有先去西岐,而是先奔向帝國首府朝歌。子牙所為,其實很好理解。朝歌和西岐的區別,就相當於現代北京和福州的區別,對於任何一位待業「青年」而言,一線城市肯定都是首選,何況,朝歌還是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但是,姜子牙的自主創業之路,走地並不順利。崑崙山閉世修行了四十年,其實和塵俗世界已然脫軌,無法融入大城市的生活氛圍。幸好子牙在朝歌有位發小,叫做宋異人,這哥們比較講義氣,也有些積蓄,所以一直給他打氣,力挺他,還替他張羅了一個家庭。其間,子牙也經營了幾個項目,但一直沒有起色。後來總算因有些異能,被紂王「翻牌」,進了體制系統,做了一名下大夫,授司天監職。卻又因太過正直,差點要了妲己的閨蜜玉石琵琶精性命,被點名通緝了。

應該說,姜子牙的從業軌跡,早已在元始天尊的算計之中。

一來,他要讓姜子牙通過自主擇業,切身感受周、商兩大陣營政治氛圍的不同,他要讓姜子牙自己用腳投票,對此,他信心十足。二來,天尊算定紂王必受妲己蠱惑,對正直人士百般迫害,果然,通緝令這趟東風,更斷卻子牙替商湯賣命的後路。要知道,當時因為各宗原由,游離在周、商兩大陣營舉棋不定的大有人在。譬如,冀州候蘇護,一方面身為紂王的岳父,理應站在女婿一處,另一方面,又因紂王社會名聲不佳,怕污了自己名聲,尋思着要投靠西周一派。心裡如同打着一個鼓,立場一直搖擺不定。這就是其中一例。

就當子牙被紂王通緝,徹底斷了後路,元始天尊十年前留下的臨別贈言,就起到了作用。耳後呼呼地風聲,如千軍萬馬的嘶喊,姜子牙心中猛醒,「成湯數盡,周室當興」,最後隱身於西岐郊野之外,「溪石上垂竿釣」。這一切,更加堅定了姜子牙的信念,師父料事如神一切竟在掌握的屬性。

從此,子牙再無他念,誓將師父交代的任務,當作畢生事業。[2]

目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