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飛將軍李廣一生未封侯的真正原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飛將軍李廣 |
飛將軍李廣的大名真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李廣射虎的故事更是婦孺皆知。但今天要說的是另一件事,這事情不那麼光彩,通過這件事情,反映出李廣這人心胸太狹窄,沒有容人之心。[1]
事情還得從馬邑設伏講起。大行令王恢和大商人聶壹共同策劃了在馬邑設伏匈奴大軍的計劃。這個計劃非常周密,如果計劃成功,可以一舉擊破匈奴主力。但是百密一疏。眼看匈奴大軍就要進入設伏圈,卻不料匈奴前軍俘獲了雁門尉史。這個尉史投降匈奴,把王恢的計劃全盤托出。匈奴大軍立即撤退。王恢的計劃就此落空。漢軍無功而返。王恢下獄被迫自殺。李廣當時擔任護軍將軍,參與了設伏。四年後,公元前129年(漢武帝元光六年)匈奴大軍再次襲擾漢邊境。漢武帝大怒,決心與匈奴一較高下。他派出當時比較強悍的四個將軍:李廣、公孫敖、公孫賀和衛青。四人率四萬大軍分別從雁門、雲中、代郡、上谷四個方面同時進攻入侵的匈奴軍。李廣領軍從雁門出擊。
四人中李廣名氣最大,衛青最年輕。當時匈奴懼怕李廣,便將主力軍放在雁門這邊。以數倍於李廣軍的軍力對付李廣率領的漢軍。雖說李廣名曰「飛將軍」,但他也不是神。面對強大的匈奴軍,李廣大軍被攻破,李廣也受了傷,撤退中被匈奴俘虜。
匈奴單于戰前曾下令說要活捉李廣。所以當時匈奴士兵沒有殺死李廣。
李廣當時受了傷,匈奴士兵把他綁在網兜里,兩個騎兵左右提着網兜。就這樣走了十多里路。李廣裝死,使匈奴士兵放鬆了警惕。他找準時機,趁着匈奴兵不注意的時候縱身跳上匈奴士兵的馬,奪了他的弓,掙脫網兜,趁勢把匈奴兵推下馬去,自己騎馬向南飛馳數十里,找到潰散的漢軍殘部。這一戰,李廣是死裡逃生。他雖然戰敗,但是拖住了匈奴主力,為其他三路大軍特別是衛青率領的漢軍創造了機會。可以說是雖敗猶榮。但是漢武帝不考慮這些,他只要勝利。堂堂大漢朝名將怎麼可以被匈奴俘虜?他一怒之下把李廣下獄,按律應處死刑。還好李廣通過關係出錢贖罪,才免於一死。官職被削了,成為平民,回老家閒居。
閒居期間,李廣經常和朋友外出打獵。
有天,他帶着一個隨從外出打獵,和朋友野炊,吃完已經是深夜。在回家路上經過霸陵亭。霸陵尉喝醉了酒,大聲喝斥禁止李廣一行通行。李廣隨從說:「這是前任李將軍。」亭尉說:「現任將軍尚且不許通行,何況前任呢!」亭尉扣留了李廣,沒讓他通過,李廣只好停宿在霸陵。
沒過多久,匈奴又侵擾漢朝邊境,這次殺死了遼西太守,並打敗鎮守在漁陽韓安國。此事對朝廷震動不小。漢武帝決定派出大軍反擊。大戰在即,他想到了被免官的李廣。於是連夜召見李廣,調離韓安國,任命李廣為右北平太守,鎮守遼西。
上任在即,李廣卻提出調霸陵尉和他一起赴任,漢武帝同意了。霸陵尉怎麼也想不明白為什麼要調自己。等他到了李廣軍中,見了李廣本人,方才一夢初醒。但已經來不及了。李廣二話沒說,立即將霸陵尉抓起來砍了腦袋。
那天晚上的事情,霸陵尉雖然喝醉了酒,說話不客氣,但他做得並沒有錯。他是在執行朝廷規定。而李廣對此事卻耿耿於懷,非得殺了亭尉的頭才甘心。可見李廣心胸之狹窄。從一件小事可以看出人的品格。如果李廣是個心胸寬廣、有大肚量的人,何至於與一個喝醉酒的小亭尉計較?
李廣晚年看着那些戰功不如自己、名聲更不如自己的人一個又一個被封侯,心中很憋屈。當他與當時著名的星象專家王朔聊天時,他問王朔說:「自漢擊匈奴而廣未嘗不在其中,而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擊胡軍功取侯者數十人,而廣不為後人,然無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豈吾相不當侯邪?且固命也?」
王朔回答說:「是你殺了太多投降的人。」
王朔的回答等於沒有回答。「一將功成萬骨枯」,哪有不殺人的將軍?那些被封侯的將軍,哪個不是雙手沾滿鮮血的人?李廣難封,他懷疑是自己命中不帶。我覺得,或許就是因為他心胸過於狹窄、沒有容人之心吧![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