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政教協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政教協定(德語:Reichskonkordat)是梵蒂岡與當時新興的納粹德國所締結的條約,簽訂於1933年7月20日,簽署雙方分別為國務樞機卿安日納·派契利(未來的庇護十二世)和德國副總理弗朗茨·馮·帕彭,分別代表教宗庇護十一世和德國總統保羅·馮·興登堡。該條約確保了天主教會在德國的權利。該協定要求天主教會神父向德國總統宣誓效忠,神職人員不得參與政治活動。協定簽署後,納粹政權即開始違反相關協定,進而引發天主教會的抗議和1937年《極度關切》的通諭。該協定是天主教會歷史上最具爭議的協定之一。

基督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公元1世紀產生於亞洲西部地區,奉耶穌為救世主[1]。公元4世紀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2]

天主教

是基督教人數最多的宗派、教會。天主教會以羅馬教宗為領袖,故又稱羅馬天主教會、羅馬公教會、羅馬大公教會、羅馬公教。

天主教的中文名稱源自明朝萬曆年間耶穌會將基督信仰傳入中國,經當朝禮部尚書之徐光啟與利瑪竇等耶穌會士討論,取儒家古話「至高莫若天,至尊莫若主」,稱其信仰之獨一神靈為「天主」,故稱之。天主教在與新教並提時亦被稱為「舊教」,兩者分別代表着第一個千禧年開始的「傳承式信仰」、以及16世紀宗教改革開始的「書面式信仰」。這一概念曾在恢復公教傳統的牛津運動提出。

視頻

政教協定 相關視頻

十分鐘了解五大宗教
世界三大宗教之:佛教全球傳播路線地圖!中國對佛教傳播的影響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