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故鄉流在心裡的河(楊智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故鄉流在心裡的河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故鄉流在心裡的河》中國當代作家楊智勇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故鄉流在心裡的河

故鄉永遠在記憶中,而時間將拉長這種懷念,每個人都有着成長的故鄉,故鄉永遠在自己的心中存放。

每個人的記憶里都有個故鄉的背影吧,或遠或近,或濃或淡,不經意地,總是會牽扯出許多情懷。尤其對於那些遠離故土,身處異鄉的人們來說,儘管前方的路程繁花似錦,風光明媚,可是,他們老是禁不住以同一個姿態去回望,回望那段魂牽夢縈卻永遠回不去的時光,那片山水,那塊安寧的土地,和那塊土地上生活着的人們。於是,文字便是最好的表達方式,這也應該算是對於心靈的一種慰藉吧,即便軀殼不能再回故土,也要讓靈魂以另一種方式宿歸,或許這就是對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根深蒂固的鄉土情結最好的佐證。

於是,在眾多的懷鄉詩中,我總是能讀到一股淡淡的鄉愁,或許是山崗上的那輪明月,或許是那清遠的笛音,或許是那暮色里的野風。「故鄉」這個形象總是淺淺地隱匿在詩中的各色形象之後,淡淡地,解不開,化不去,也送不走。於是,在詩歌的優美韻律中,總是有一片遼闊的草原,一個靜靜的山村,一個小小的宅院,在文字的另一端默默守候。

在一篇篇思鄉的散文中,都有這樣深深的感觸,那山、那水、那人,都在自己的記憶中;故鄉的一切一直撩動着我們遠離故鄉的心,也許蒼桑了容顏,蒼老了心情,可是對故土的守望與眷戀,一直都在,從未抹去。只是,平日裡我們從不輕易觸碰,我們怕一碰就會傷懷,一碰就會讓記憶的碎片傾刻分解離散,成為散發着原始氣息的一縷塵末,再也無法復原。所以,對於遠行他方的人來說,故鄉永遠是記憶深處藏得最深的那個詞,無論它曾經的面目如何,我們的骨子總是打着它的烙印,不管我們願意與否,它總是揮之不去,像與生俱來的特質,流淌在我們的血液里,靜靜燃燒與沸騰。

很多人在談論故鄉時,總是有濃得散不開的情緒。我想,寫作原本就是如此吧,更多的時候,就是一種情緒的渲瀉。對於故鄉的深深綣繾,並願意將其訴諸筆端,應該是緣於生命中最初的感受與美好。故鄉,永遠與童年相連,而童年永遠是我們回不去的時光,卻一直都在心裡的那份情懷。兒時的那片土地和歲月,給了我們最初的成長,給了生命最初的疼痛與憂傷。

所以,我用文字來懷念故鄉,在時間的經緯中,在每一次縱橫交錯的十字路口,在每一個即將迷失的瞬間,每一次的回望與凝視,都會堅定即將啟程的步履,奔赴前方。

在奔馳的汽車上,透過窗外的綠色,我的思緒隨着飛轉的車輪,回到了幾十年前的童年的故鄉。那時處處瀰漫着青草的氣息,天空懸掛着清朗的圓月,嘹亮的雞啼喚醒故鄉忙碌的每一天。豐盈盈的莊稼、綠油油的蔬菜、五彩繽紛的果花菜花、吸引着蜂蝶飛舞。

踏上故鄉的土地,帶着深深的眷戀去捕捉故鄉人真實生活的蹤跡,解讀他們心靈的密碼。故鄉的大部分田地已荒蕪,更多的年輕人走進城市,現在政府的主導下,集中整治發展產業,幫助農村增收致富。故鄉的發展也許有自己的曲調吧,沒有代價就沒有發展,這是文明直到今天所遵循的規律。

粗茶淡飯的歲月,沒能沖淡故鄉人內心的寧靜,滿眼的綠蔭,他們的純樸、慷慨和友善滲透於我的血脈,他們對生活的企盼、對命運的抗爭、對土地的熱愛,賦予我太多的靈感,使我的血液里永遠流着故鄉泥土的氣息,絲絲縈繞的鄉情,是我永遠無法掙脫的牽絆。

多少次與親人的相逢與離別,都牽動着我一段不能忘懷的過往,牽動着多少情愫,牽動着多少愁腸。每一次的相逢與離別,讓我加深了對故鄉的牽掛與思念。思緒萬千,久久的停留在故鄉的思念與牽掛中,我不知道如何去慰藉這片生我養我的土地,只能遙寄一束幸福的祝願,無論何時何地,故鄉依舊瀰漫在我心中。無論遊子的行程走得多遠,只要被溪水浸潤過的心靈,都會牽掛故鄉的明月,都會深深懷念故鄉泥土的芬芳。

故鄉,苦難而美好的故鄉,長長的村路以及黃昏的炊煙在我的目光中蜿蜒。記憶里,有落地生根的鋤頭,輕輕把農曆一頁頁翻過,木門土舍的故鄉,我生命的歸巢,黑豆一樣的眼睛,還偎在清潔的民間,青綠淺露的愛情,隨山中一縷晚風悠忽而過。是誰,手扶桑枝和落花深處的籬門,飲着鄉風半斛,唱起古老的山地情歌。

踩過山野的赤腳,走在城市的街道,我心中常常深蘊感謝的情懷,故鄉的一草一木鑲在心靈深處,我才不至於在城市迷失,離故鄉越來越遠,在每個季節的記憶里,萌發了我對故鄉及自然的熱愛。

在我生命的每一時,每一刻,仿佛總有一種聲音從遠方飄來,在耳邊縈繞,在心靈蕩漾;在我生命的每一天每一夜,似乎總有一個人在不停地呼喚着我名字……我知道,這聲音來自於我的故鄉,來自於故鄉那條母親河淌出的淙淙流水聲。

我的故鄉在南方一個山村。村邊有一條小河,她日夜舒展着玉體,舞動着飄帶,如婀娜多姿少女般文靜,似少女裸露臂膀一樣的清亮。她永不知疲倦地流淌着,流來了山村第一聲顫顫的而又悠揚的叫賣聲,流走了太陽西下那最後的一抹餘輝。

這是一條母親河。她以母親那溫暖、寬宏的情懷,養育了故鄉小城的玲瓏秀色,包容了山村兒女們的七彩人生。

童年時,天氣溫煦的黃昏,我和小夥伴們常常在小河邊上捉迷藏,那密密匝匝的蒲草曾經給了我們無窮無盡的樂趣。有時,我們坐在河邊看鴨子浮水,看青蛙鳴叫,看老婆婆們和大姐姐們洗衣服。還有那個調皮小男孩也常常來到我們中間講述他從小河底摸出來裝在貝殼裡的那個總也聽不膩的童話……

隨着歲月的增長,我到小河邊來的時間更多了,有時會一個人在小河邊發呆,有時候靜靜地在小河邊看書,我已經把小河當作了我最親密的朋友,或看藍天行雲,或欣賞小河淌水,或向她袒露我心中的秘密。我的每一個細胞里都充滿着美好的嚮往,充滿着強勁的毅力,從小河的身上,我學會容納了許多新鮮的事物,沉穩的面對接連而來的一切。

在秋涼的日子裡,小河也似乎顯示着一種淒楚的美。這個時候,我不止一次地獨步於這幾乎被人遺忘的寂寥的小河邊,依然坐在那裡看小河流水,看藍天白雲,任山邊的夕陽在風中滑落,任薄暮悄悄把大地的一切包容。

那年中考,我常常懷揣一本書來到小河邊,找一僻寧靜之處,伴着蛙鼓蟬鳴這大自然美好的音樂,擷取屬於自己的芬芳。於是,我的生活不再蒼白不再失意,那段日子裡,我是時間的寵兒,小河的朋友,那份擁有是深刻的擁有,從此,我是小河邊不可缺少的一道風景。

故鄉小河的魅力,母性般陽柔的小河,點亮了我生命中曾經暗淡的時刻,也激勵了我對生活的摯愛和追求。每每想到故鄉那條靜靜的小河,一種溫情便幽然從心底升起……

離開故鄉已經三十年了,故鄉的那條小河時時流淌在我的心底,時時澎湃着我的胸懷!

故鄉,我童年的記憶,心靈的故鄉,不管身在何處,我的心靈永遠將你深情的歌唱,那些悅耳的蛙聲,密集如歌的苜蓿,一抹炊煙浸透的稻香,已刺穿了我最初的詩行,成為我靈魂深處的歌謠。[1]

作者簡介

楊智勇,男,現供職於松桃苗族自治縣人社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