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新豐紅樹林生態保護區

新豐紅樹林生態保護區照片來自
新豐紅樹林生態保護區照片來自

新豐紅樹林生態保護區位於新竹縣新豐鄉崁頭溪出海口的紅毛港遊憩區,為新竹縣政府所規劃的自然生態保護區,新豐紅樹林佔地8.5公頃,它是北台灣地區為一水筆仔海茄苳混生的紅樹林,並且是台灣唯一建有觀賞步道的生態保護區。

地址:新竹縣新豐鄉新豐村池府路

營業(開放)時間:全天候開放

服務設施:涼亭、洗手間

費用簡介:免費參觀

停車場:設有免費停車場[1]


目錄

簡介

新豐紅樹林生態保護區擁有極為特殊的自然生態、數百種的植物及多樣化的生物,讓整個紅樹林生態保護區充滿了活力,這裡曾經未受到重視,也僅是附近居民才知道的自然寶地,不過在經過新竹縣政府的重新規劃,建造起可以欣賞自然生態的木棧步道、高聳的眺望台、紅樹林橋等設施,再透過許多媒體與部落客的推薦,讓新豐紅樹林生態保護區成為一個相當熱門的新竹旅遊景點。

佔地8.5公頃,屬水筆仔、海茄苳混生紅樹林,也是目前唯一建有觀賞步道的生態保護區,木棧道全長約四百餘公尺,可近距離觀賞生態之美及潮汐變化。

由紅樹林橋進入木棧道,兩旁是茂密的紅樹林,步道上設有解說牌及涼亭,坐在涼亭吹著海風,看招潮蟹在泥地裡鑽洞,十分有趣,登上瞭望台後視野開闊,藍天、白雲、綠樹交織成一幅美麗的圖畫。

步道終點可折返,或穿過樹林接至鳳坑村的姜厝聚落,是台灣西海岸朴樹最密集區域「百年朴仔樹聚落區」,因風剪的因素,老樹曲線十分優美,配上國家一級古蹟「天水堂」的三合院紅磚古厝,充滿古樸懷舊的氛圍。

紅毛港北岸也有一小段紅樹林棧道,終點可接至海濱步道及自行車道。

  • 所在縣市:新竹縣新豐鄉
  • 里程:2.1公里
  • 步道類型:郊山步道
  • 步道型態:環狀
  • 海拔高度:6~7公尺
  • 高度落差:1公尺
  • 路面狀況:木棧道、柏油路
  • 所需時間:40 分鐘
  • 難易度:低
  • 最適季節:全年[2]


關於紅樹林

 
紅樹林照片來自

紅樹林介紹

紅樹林泛指生長在熱帶、亞熱帶的海河沿岸或海河交會處的灌木或喬木,具有防風、定砂、緩流、消浪、淨化水質及保護堤岸功能。紅樹林的名稱由來,是源自紅茄苳的特徵,因其樹幹、枝條及花朵都是紅色的,樹皮還可以提煉紅色染料,於是又稱做「紅樹」。

台灣地區共計有6種紅樹林植物, 但因棲地的破壞,目前僅存水筆仔、欖李、海茄苳及五梨跤等4種,且因氣候環境的影響,北部僅有水筆仔,越往南部則種類越多。這些植物必須要有特殊的生存機 制,才能在「半鹹半淡」的惡劣環境中生存。 生存法寶包括:

 
新豐紅樹林照片來自

1.胎生苗:為適應缺氧及高鹽度的泥地,紅樹林植物的果實成熟後不會掉落,種子直接在母樹上發育成帶有胚莖的胎生苗,待發育成熟後,再脫離母樹掉 到泥灘地繼續成長。

2.保水、排鹽:欖李肉質的葉子可以保存更多的水分,水筆仔、海茄苳、五梨跤的葉子有厚皮層、或密生絨毛,以防止水分蒸散。而植物體內多餘的鹽分 則貯存在老葉中,隨著落葉排除。

3.支持根及呼吸根:泥灘地裡缺氧,所以發展出氣生根,以增加氧量的吸收;為抵擋潮水漲退,則演化出支持根以固著植物體。

紅樹林植物的功用

1.紅樹林植物可以提供魚、蝦、蟹、貝、鳥類等生物豐富的食物來源及棲息場所,構成一個具有高度生產力之生態系。

2.紅樹林植物為生存而演化出的特別型態(如呼吸根、支持根等),可以攔截淤泥、擴大灘地,也可保護海岸,減低強風大浪對於海岸的直接衝擊力,因 此有極佳的保安護岸的功能。

2.廣大的紅樹林溼地本身就是最佳的自然生態環境的教育場所,讓更多的人得以親近大自然,感受生物之美與大自然的奧妙,進而引發其愛護大自然、保護環境、尊重生命等自我省思。[3]


新豐紅樹林的紅樹林分布

紅毛河口堆積的豐富有機物質,是紅樹林與棲息期間的蟹類最佳的生態系,新豐紅樹林承接紅毛河沖刷而下豐富的有機物質之後,在出海口形成廣大的沼澤地形,南岸是生長茂盛的水筆仔、海茄苳林,北岸近處是紅毛港碼頭,更遠處靠近海邊則又有大片混生林;另外,新豐紅樹林設有步道和涼亭,是國內唯一具有生態觀光條件的紅樹林保護區,最理想的觀察時間在潮水最高後三小時,便可以看到潮間帶生物以及鷸鴴科鳥類覓食情形,生態資源十分豐富。[4]


景點介紹

據說,早在300多年前,荷蘭人的船隻在新豐海濱擱淺,他們便由此登陸台灣,因為這批人髮色偏紅,當時台灣人喚之為「紅毛番」,港口也就順應民情地稱為「紅毛港」。

紅毛港曾經是重要的商港,當時北台灣的茶葉、蔗糖、樟腦製品大多由此輸出,繁華一時,但隨著港口淤積而逐漸沒落,成為一處寧靜的海濱。

近年來,鄉公所在方圓之內規畫了自行車道、人行步道、海水浴場等設施,並設立了紅樹林保護區,希望吸引更多人來此觀光遊憩。

走過紅色鋼樑拱橋,就進入紅毛溪出海口附近的紅樹林保護區,這裡是北台灣唯一的海茄苳、水筆仔混生區域,因此在自然生態上具有相當重要地位。

遊客可沿著木棧道深入其間,除了可以近距離地觀察紅樹林、彈塗魚、招潮蟹等潮間生態,還能欣賞來此渡冬的候鳥群可愛身影。


設施

新豐紅樹林生態保護區設有橫跨崁頭溪兩岸的紅樹林橋,其中一側為紅毛港開放式停車場,另一則為紅樹林保護區,在保護區內搭有參觀木棧道,讓遊客們能夠近距離欣賞到紅樹林的自然之美,站在木棧道上還可以目睹沼澤上的許多小螃蟹、彈塗魚,木棧道設有休憩涼亭以及高聳的觀景台,遊客們可以很輕鬆的在紅樹林間徜徉,亦能步上觀景台,欣賞那整片綠油油的紅樹林以及崁頭溪河口的出海美景,整體設施的規劃主要以景物欣賞與生態觀察為主,以最少的人為破壞,達到親近大自然的觀光價值。[5]


景點圖片


紅樹林生態動物

新豐紅樹林生態保護區是個擁有非常獨特的紅樹林生態圈,也是北台灣唯一由水筆仔及海茄苳共同生長的紅樹林,崁頭溪的河口潮間帶因為有了這些茂密的紅樹林,因此也孕育了無數的生命,例如彈塗魚、花跳、清白招潮蟹、弧邊招潮蟹、萬歲大眼蟹、股窗蟹、摺痕相手蟹、台灣厚蟹、斯氏沙蟹 ... 等不同品種的螃蟹,另外還有許多水鳥棲息,如白鷺鷥、白頭翁、綠繡眼、翠鳥、東方環頸鴴、磯鷸 ... 等,是許多賞鳥攝影愛好者們拍攝的熱門題材。[6]

彈塗魚

紅樹林中最奇特的動物就是造型可愛的彈塗魚,屬虎科的彈塗魚能夠適應沼澤地半水半路的潮間帶環境,他不錦可以在水中生活,並且能長時間爬到岸邊棲息,憑藉濕潤的皮膚和鰓室中的水來呼吸。一般觀賞彈塗魚再漲潮至剛退潮的時間最適宜,兩眼突出,行動迅速的彈塗魚兒這十會爬到堤岸、沙洲、泥灘邊緣樹支或石頭上休息;如果您要欣賞她們彈跳的英資,可站起來突然靠近,迫使它們離開岸邊展現彈跳神功。至於體型較大,造型更為誇張的花跳,習性大致和彈塗魚一樣,但因適應力、活動力較差,因此只能在泥灘地活動,無法上岸,不過如果您肯花時間,並攜帶望遠鏡等輔助工具,或許可看到它們求偶時曼妙的舞姿。

招潮蟹

新豐紅樹林沼澤中最常見的螃蟹有清白招潮蟹弧邊招潮蟹,在紅毛和兩岸棲息活動的另有萬歲大眼蟹、台灣厚蟹、摺痕相手蟹、斯氏沙蟹、股窗蟹等,資源相當豐富;在紅樹林生長的招潮蟹,最特別的地方在於雄蟹有一個巨大的鉗腳,另一邊卻是小巧可憐如叉子般的小螯腳;在功能上,小螯腳是攻進食之用,大鉗腳則是最佳護衛武器,及求偶向雌性展示的英勇象徵。如果您肯多花一些時間等待觀賞,必能看到這一大群可愛的「橫行」動物,如何辛勤地覓食、挖洞。

水鳥

新豐紅樹林的沼澤區可活動的空間較小,因此水鳥種類不多,最常見的是小白鷺,不過如果仔細觀察,仍可在樹梢林間發現魚狗(翠鳥)、白頭翁綠繡眼的蹤跡;而每年9月到隔年5月之間,河流兩邊長可見到鷸行鳥科的磯鷸東方環頸行鳥來此覓食。[7]


交通資訊:

【自行開車】

西濱公路(省道61線)約於65公里處循「紅毛港遊憩區」指標右轉至竹1鄉道,至堤防時左轉並沿堤防旁道路行駛即可抵達停車場。

【大眾運輸】

搭乘火車於新豐車站下車,出站後再轉乘計程車前往。[8]


周邊景點


視頻

竹縣新豐紅樹林生態保護區 豐富生態動植物

新竹新豐紅樹林生態保護區 - 空拍影片

2021.02.18 新豐紅樹林保護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