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日月食典》,世界上第一部包含過去和未來長時期日月食的表。特·奧波耳策著。本書是 《帝國科學院論文集·數學和自然科學類》第52卷,於1887年由皇王室宮廷和國家印刷所在維也納出版。英譯本1962年美國多佛出版公司出版。本書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分4部分,1.引言,2. 日食典,3.月食典和4. 日食圖,全書共570頁。本書包含公元前1208年至公元2161年的8 000次日食和公元前1207年至公元2163年的5200次月食。日食典是根據其 《月亮朔望表》(1881)計算的,月食典是根據其《月食推算表》 (1883) 計算的。《月亮朔望表》是根據漢森的計算日月食的理論經過改進而編成,《月食推算表》則是把 《月亮朔望表》的部分內容簡化而編的。本書引言部分給出了對於日食典、月食典和日食圖三部分的說明,並給出了用漢森方法計算日食的詳細公式。日食典給出了每次日食的日期、類型、根數、以及日出時、中午和日沒時見日全食或日環食的地點的經緯度。根據所給的根數,使用引言部分所列出的公式,可以計算每次日食的詳細情況。如; 某一定地點見日食的時刻和食分,日全食帶或日環食帶的經緯度,地球上最初看到日偏食和最後看到日偏食的地點的經緯度,在日出時和在日沒時看到食甚的地點的經緯度,就全球來說可以看到日偏食的區域的南北界限和東西界限的經緯度等。月食典給出了月食的日期、食分、食甚時刻、月偏食時間之半、月全食時間之半,以及食甚時見月亮在天頂的地點的經緯度。日食圖部分共有圖160幅,底圖是以北極為中心的北半球地圖,範圍擴展到南緯30度,給出了日全食帶和日環食帶經過地面的路線圖。

本書出版後將近1個世紀以來,一直是研究古代日月食和計算當代日月食的重要參考書。可是本書的精度較低,跟現代用精確方法算得的相比較,本書登載的日月食的類型有極個別的有錯誤,所給的日食路線圖也有不同程度的偏差。雖然近年來已有人另外出版新的日食典和月食典,比本書更為準確,但本書仍具有長時期使用的價值。

作者簡介

特 ·奧波耳策 (Theodor Ritter vonOppolzer,1841—1886),奧地利數學家和天文學家。1875年起任維也納大學大地測量學和天文學教授。1886年被選為國際大地測量協會會長。共發表論文300多篇,主要是關於彗星和小行星軌道計算和軌道改進方面的。著有《彗星和行星軌道計算教科書》2卷。巨著《日月食典》由京策耳等10名專家協助計算完成,在他去世後的第2年——1887年出版。

相關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為書籍文獻的綜合性、科學性和知識性的工具書。選收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文學藝術的各個學科,以及宗教的名著和重要典籍。以一部著作,或一篇論文、作品為一條詞目;古籍[1]中個別篇章,習慣上認為有特殊意義的,也獨立設目。一部著作[2]一般只在一卷出現。少數著作是幾個學科不可缺少的,在有關各卷互見。互見條目用(參見第 頁)註明。

視頻

日月食典 相關視頻

幾分鐘告訴你什麼是日月食!
介紹日月食-中英字幕

參考文獻

  1. 中國古籍和中國少數民族古籍的定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 2016-07-26
  2. 專著和論文哪個含金量高,搜狐,2020-06-30